|

楼主 |
发表于 2015-3-30 12: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当前规划中有待解决的新问题
1、建设速度慢——规划的时效性正在面临更多挑战
早在2004年底,武汉市政府就以批复《武汉王家墩地区总体规划方案》,而直到2010年底才形成目前存在的建成度较低的核心区路网,即使在2013年的今日,武汉CBD拔地而起的建筑也并不算多。这片CBD建设速度与国内同类型商务区相比显得较为缓慢。建设速度缓慢的原因更多来自于规划与市政之外社会经济因素,但是无疑会对早先规划的时效性造成影响,我们不得不自问:现在在实施的规划方案已经有过时的迹象了吗?原先的规划如何符合当下的新要求?
2、周边成熟度高——新建区影响如何渗透到规划区域之外
军用机场的搬迁为武汉市释放了约180平方公里的城市净空,消除了其长期以来对市民交通、生活的影响。这18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特别是以机场为中心数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区域,在机场存在的数十年中受到相对严重的影响,制约甚至扭曲了这些区域的城市发展。然而此轮城市更新活动所涉及的区域仅仅只有机场及其配套本身所置换而来的数平方公里,那么如何利用规划建设CBD的契机,起到改善新CBD附近长期受机场影响的较成熟区域的城市机能,即使得新规划建设区域的影响向周边成熟度高的区域渗透?
3、住宅风格均质化——地标商务区的城市形象感较弱
王家墩CBD的非核心区域规划了数量较多的住宅用地,然后目前已经启动的几个住宅项目在建筑规模、形式、风格上均质化严重,这对于一个定位为地标性质的CBD来说,很难形成富有当代气息以及当地文脉的城市新形象。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住宅开发单位对建筑风格的选择?如何通过规划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手段来制约此类均质化的发生,并且积极引入多元化的设计风格?让新建的CBD呈现多元化的人居面貌。
4、规划区域开发零散——大纵深规划区域开发时序策略
王家墩CBD为纵深较大的成片规划开发区域,且被建成区围合,周边现状复杂度高,地块外围与建成区接壤处存在一定开发限制,故如何安排区域中各个用地的开发时序,以达到在合理的供求关系条件下进行开发与招商的目的,这就需要规划设计人员与各领域研究人员跨界合作,共同给出符合经济利益的开发策略。也许这是未来制约开发建设进度的最大困难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