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3 10: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宜居城市】
绿道绿楔绿带 串起宜居未来
一个城市,如果不能让所居之人安居乐业,最终只会成为空而无魂的水泥森林。“武汉2049”,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的追求,其实归于一点就是:让居民生活幸福。
而幸福,最直接的感受就来自身边--根据初步规划,到2049年,武汉居民可享15分钟半径“个人生活圈”,比如,在主城区任何一处步行10分钟,就到达公园;骑车15分钟,就能见到美丽湖泊。
这样美好的远景,正在徐徐向武汉市民走来。2014年,我市通过首个绿楔规划,通过后官湖绿道,已经让不少市民体验到了亲近山、亲近水、亲近绿的城市福利。
位于蔡甸区的后官湖是武汉西部最大的湖泊,连通6湖,坐拥300平方公里水系和4万余亩森林。将它镶起来的,正是历经4年打造,动工于2011年的后官湖沿湖郊野绿道,115公里长,今年年底将全部完工。
过去,武汉市民全家游湖之旅,多选东湖,如今,后官湖日益成为三镇市民尝鲜的新氧吧。尤其是家住汉口的居民,从家里开车到东湖和后官湖,都差不多一个小时,相比城里,后官湖的空气更好,更有养眼养心的绿道,“人在绿中走,湖景眼中留”。
后官湖绿楔也只是江城生态框架体系中确定的六大绿楔之一,另有府河生态绿楔、武湖生态绿楔、大东湖生态绿楔、汤逊湖生态绿楔、青菱湖生态绿楔,它们将从不同方向“楔”入主城区,连接六大新城组群,也成为城市源源供应新鲜氧气的重要“风道”。
绿道,连接湖泊;绿楔,深入城市;绿色,最终将武汉拥抱入怀。第十届园博会筹备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作为主会场的张公堤森林公园,眼下已粗具雏形。建成后,它东至汉口江滩,西至汉江江滩,长20余公里,宽约百米,将与汉口江滩公园、汉江江滩公园对接,形成“绿色围城”的生态景观。张公堤沿线的历史性“灰带”将变成现代版“绿带”。
半城水,半城山,一城绿,武汉将通过水网、山系、林带,勾连其城市的生态景观单元,形成立体的生态网络体系。从2014迈向2049,绿道、绿楔、绿带已经逐步铺出了通向宜居武汉的绿色之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