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熊猫

[网友互动] 年底开始在石家庄西边绕圈圈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调完图来一次石家庄-邢台-石家庄北的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0 11: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

由 石德 转 京广 南下的车次

改经 北站  石太联络线 石家庄南 平南 京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0 15: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绕的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1: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解释的都很清楚啊
既然德州-郑州方向可以这么走了,我看干脆把北京-郑州方向的普速都扔到北站,从西边绕过去吧。石家庄站改成纯高铁站最好,普速场预留给以后的京石城际。同时普速的旅客可以多欣赏石家庄西部沿线风光,这个C字形至少得绕30分钟才能回到京广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1: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找一图,感兴趣的可以先看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0 2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解释的都很清楚啊
既然德州-郑州方向可以这么走了,我看干脆把北京-郑州方向的普速都扔到北站,从西边 ...
熊猫 发表于 2014-11-10 21:15

支持,那样的话北站规模得再扩大几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那样的话北站规模得再扩大几倍...
68911 发表于 2014-11-10 21:33

咱不那么贪心,北站达到省内最大、某底蕴市5站台的普速规模就可以了,分设南北两广场,上下行各4线,不设正线,接发所有普速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0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解释的都很清楚啊
既然德州-郑州方向可以这么走了,我看干脆把北京-郑州方向的普速都扔到北站,从西边 ...
熊猫 发表于 2014-11-10 21:15


如果京广普速从北京到郑州的车也绕C形的话,需要保留从入地隧道北端到大十字右转向西这一段的京广普速既有线路,以便能够顺利进北站。因为与之平行的京广普铁正线已经钻到地下了。大十字北侧的相应的道岔也应该向北迁移到隧道入口北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1 00: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西北联络线本来也不会入地,北京去往太原方向的车现在就走的这条线,以后可能还要改成复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1 08: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京广普速从北京到郑州的车也绕C形的话,需要保留从入地隧道北端到大十字右转向西这一段的京广普速既 ...
merced 发表于 2014-11-10 23:07

参见T27的牛车的走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1 09: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以上这些都是按设计在走的,京广普速入地后,当务之急是抓紧东南联络线。另外两三年后石济客专开通,东站和庄站的太青场投用也能缓解东去的客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1 09: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东站起来了,就不用绕北站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1 09: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8911 于 2014-11-11 09:48 编辑
如果东站起来了,就不用绕北站了吧?
mrchina 发表于 2014-11-11 09:22


东站起来了,依旧无法南下,东南环是在东站以东接出,也就是说,东边来的南下车若是要停石家庄,会通过东南环进石家庄新客站,换向后再南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1 09: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68911 我知道南下不大可能,但这个按顺序不是由南向东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1 1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吹了半天   入地就是这个结果   绕着玩?当年说好的高普一站有多多少少优势都是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6 10:39 , Processed in 0.05098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