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dingdangmaook

[龙城轶事] 太原173个城中村名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30 12: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先改造城区里的城中村,如兴华街的彭村,漪汾街的后北屯,南中环的北张村、坞城路的坞城村这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3: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尔啤 于 2014-10-30 13:31 编辑

万柏林改造其实不错,整村改造上,除了闫家沟、移村已经完成,除了下元已全拆,南韩 小王 前北屯 沙沟 南社也都几乎拆完了,瓦窑 小井峪 后北屯正在拆。再看别的区改造基本也就是给村民盖了几个高层或预制板楼,或者弄了个项目,真正村子其实没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6: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还有个下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7: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拆完或基本拆完的有18个:
杨家堡 新庄 下庄
七府坟 享堂 剪子湾
南社 沙沟 前北屯 下元 小王 移村 闫家沟 南寒 神堂沟 聂家山
义井 吴家堡

在拆的有26个:
北营 龙堡 许东 郑村 城西
郝庄 双塔 郝家沟 王家峰 赵北峰 枣园
道场沟 耙儿沟 小枣沟 敦化坊
光社 新村
东社 新庄 大井峪
北阜 西寨 木厂头 南阜 范家堡 武家庄

王儒林应该说的是闫家沟、移村、神堂沟这三个,不但整村拆除而且完成了安置房建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8: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UNIVERSE


    总结的很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2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UNIVERSE


    牛掰啊,了解的这么清楚,大哥,你是干啥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21: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家堡只是长风街以北拆了,长风街以南还是老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22: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拾一个村得100亿,173 个村得17300 亿,靠,把改造它们钱省出来,可以异地建个省会了。不改造狗的了,把租房客搬出来,政府利利索索异地建上百把栋平价公寓,租给打工仔,废老弄个烂租房的财路,控死狗得弄个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闹不完,一口也吃不成个胖子。 应该集中力量,根据各区的实力,每个区主抓几个典型,先搞出完整的典型来,然后拆一批,该一批,准备一批,分阶段吧 剩余的完成。 这173个 别说都,就是把城区里的 都一块拆完了。 一大片的空地一来不好看,二来都弄成拆迁补偿 反而没了开发的能力,三是突然供给这么多土地,开发起来也比较困难。其实最重要的是,不能不承认,我们那么多外来人口,能租的起一室一厅的楼房毕竟少数,拆了城区的,他们也的往外搬,外面又会盖起一大批。  北京五环外外来人口聚集区也没见 北京改造的消灭了。 所以把,有计划的分批来,我最担心的是 全都拆了,一片片空地,没人开发,而外地人的搬到更远的城中村,增加了通勤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03: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康乐村和菜园村都不算吗?不是也还有大片村民自建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康乐村和菜园村都不算吗?不是也还有大片村民自建房吗
飞鱼乐园 发表于 2014-10-31 03:34


这些属于老城中村,是80年代前就已经全部改制的,居民早就已经不是农民身份了,类似的还有水西关村、小南关村、永兴堡村、程家村、古城村、拐角村,牛站村,这些村里的平房建筑应该算城市棚户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0: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nucmole
都是破房子有什么闹不完了,看敢不敢闹,会不会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查《阳曲县志》,民国时期存在,但是现在早已并入城区的不存在的“城中村”有:固古沟村(敦化坊附近)、尹家沟村(光社附近)、古城村、西涧河村、十里铺村、程家村、沙河北村(北大街以北今沙河堡社区)、安家寨村(矿机西苑社区)、永兴堡村、大北关村(解放路上北关)、土门街村(大北门以北段)、东岗村、东菜园村、西菜园村、牛站村、西太堡村、张家巷村、大南关村、小南关村、顺城街村(迎泽公园)、水西关村、老军营村、黑土港村(黑土巷)、五龙口村、红沟子村(红沟路)、小沟子村(小沟街)、兵工路村。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消失的“城中村”有:大南街村(大南关附近)、蒋家营村(胜利街机床厂)、拐角村(新建路与北大街交叉口以北)、旱西关村、巷口村(老军营附近)、三结村(菜园村附近)、西马坊村(享堂西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1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城中村,是解放以后才出现的,基本都是新建的工厂职工宿舍,但是仍旧划分到村的建制中,只是很快就被成立的居委会代替。比如和平北路北段的和平村、友谊村、报喜村,东社附近的太冀村,肿瘤医院附近的职工新村。
此外,在媒体中经常出现的还有康乐街附近的“康乐村”,桃园南路和双塔西街交叉口附近的“西里村”,实际上没有在史料中出现过,应该是解放前后才出现的棚户区,实际并非农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1: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主席爱江青 有才啊{: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0 18:31 , Processed in 0.04880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