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4-6 07: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北京中轴线
2.天桥演艺园区规划范围。该功能区的具体规划内容在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在此不赘述。
2.1.天桥演艺园区起步区。主要项目是旧改新的天桥演艺大厦、南区公建天桥艺术中心(目前已经封顶,内容是大中小三个剧场)、北区公建天桥汇(尚未有具体设计,就在德云社和德云社靠外的那片地方,估计以后以中小型剧场为主)。该区域的天桥斜街以步行街的方式勾勒出了原先农坛坛墙的东北曲线部分。天桥斜街曾有改造规划,但是目前尚未盘活。
2.2.先农坛坛区。自民国时期起渐渐沦为居民区。至今已经完全成为建成区,近期没有腾退计划。按控规,在与天桥斜街之于先农坛主轴对称的位置上,将修建另一条斜街以标示先农坛坛墙西北曲线部分。纳入天桥演艺园区之后,这片区域可能会结合先农坛内坛区域进行重新设计,但在起步区初有成效之前估计不会动作。
2.3.先农坛内坛。目前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对外开放。前两年重新布展之后展览品质上乘,算得一个好博物馆,虽然规模有限。目前观耕台南和东侧尚被某学校占据,原来的“一亩三分地”目前是学校篮球场,形制独特的宰牲亭和其他附属建筑尚被单位占用。五岳五渎等祭坛坛体尚未恢复。
2.4.成庆宫。明代建筑,尚处在旷日持久的修缮中。
2.5.香厂-留学路新市区
目前在规划上作为“协调区”存在,也就是说不划定在文保区,但是依然在保护范围内。我画的那条线略有些问题,这片区域不仅仅包括标出的那一部分,西侧靠近两广大街的区域也在其中。这里是北京城市现代化的开端鼻祖,当年在新生活运动的旗帜下建立了一批仿欧、仿沪新市区宅院建筑,今天已多为区级文保单位,有的已开始修缮,但整体区域并未腾退。纳入天桥演艺园区后,主要规划为小剧场群落。目前尚未有明确设计。当年北京的先锋试验区今天已成为外城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大杂院区域之一,令人感慨。但在审慎的整治开发下应该会有所改观。
2.6.虎坊桥东南片
纳入天桥演艺园区后规划为商务商业服务区,未来设计以金融街式的高层建筑为主。我个人对此规划并不太看好。如果说北京20世纪初的现代化鳌头是香厂-留学路,50年代的现代化模范就是虎坊桥-工人俱乐部-前门饭店这个局部了,目前整体留存有50年代的大公共建筑群面貌,和海淀区八大学院建筑群都属于建国初期的功能区典范,开发应该慎重。
3.草市刷子市协调区
属于旧城被遗忘的区域,基础设施非常差,传统建筑遗存也非常有限,但是多多少少还是保留了一些很微妙的生活传统(比如刷子市胡同里现在还有一家生产刷子卖刷子的老户,几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次了,但是识者寥寥)。这片区域如果放任不管,迟早就烂掉了。目前尚未有具体规划设计。作为协调区,又靠近天坛,未来或许以翻修新建四合院为主。
4.西园子
在控规中,这片区域是要拆平了搞住宅开发的。但是崇外地块的开发就已经惊动了联合国,这里更加靠近天坛,估计不会擅动,也不应该大规模开发。未来有纳入协调区的可能,目前没有规划。
5.东市场-坛西
这片夹缝中的用地现在分为两部分,北侧还在拆迁,南侧就是大家熟悉的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已经确定要向南扩建,有几个方案,但是具体定夺尚不明确;北侧按照规划,可能引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也就是将目前位于故宫西墙屏风楼里的档案馆迁入此处,约略与天桥演艺大厦相对。这个项目涉及的因素很多,目前操作情况不明。
此次更新就先介绍到这里。下次更新内容是北京历史遗存中弥足珍贵而又在乱象中毁弃严重的宣南-永安区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