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3-23 14: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obukson 于 2014-3-23 14:19 编辑
建国后的河北省,是个拼凑起来地域概念,且因为各种各样上得了上不了台面的原因,区划设计体现了很多奇葩思路,几乎还都遗留到了今天。自蒙元设行省以来,从来没有一个省,能像河北这样,把行省制的负面效应发挥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地步。
看河北地图,好好一个省,中间被抠出去京津两块,硬生生将本省分成南北两块——其实是三块。北部东北部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中部廊坊、保定、沧州,南部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
这个分类,是以利益集团划分的,各个小集团,彼此间利益并不一致,甚至相互间直接冲突。
东北部的唐秦地区,本来是一个市,背靠关外,面向京津,对与京津合作甚为积极。北部张承地区,孤悬塞外,部分任口音比帝都土著还正,亲京无疑。中部廊坊保定信其地理位置特殊,对待京津合作态度最为主动,和两地利益还颇有一致之处,比如对津保铁路,保廊是彻底支持的。但是南部集团不同,石衡邢邯是坚决要搞自己的石家庄——黄骅轴心并与天津(可能的话还有帝都)做直接竞争,当然有空的话邢邯也很愿意向南掺和下中原经济区…沧州仍然在南部和中部集团间摇摆。
乱吧,这就是河北的内部状况。总体来看,环京津的亲京津,离着远的生争心。南部集团里有省会,不可避免的间接影响到全省决策,也就不可避免的伤害到中部集团的切身利益——还是比如津保铁路,不多说。因此两边民间情绪对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保定副中心的消息一出,某贴吧里石家庄吧友怎么说?“我石家庄要完”看到了吧,“你死我活”,夸张了,但无恶意,这就是民意的真实一面。
河北要想打翻身仗,一要加快产业升级,二要积极推进城镇化——两件事吧其实还是一件事,这句话都说了好几遍了啊…只有理顺产业结构,才有基础参与京津分工,才能吸引更多人口完成城镇化,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出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来。归根到底,河北需要更多的大城市,才能组团参与京津冀区域竞争,此为河北的最为直接的诉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