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26 19: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信息有限,这几个方案的对比有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连体方案实际上是Z8-Z10两座建筑的设计,而后面的无论是德国方案(晚于连体方案)还是本土方案(早于连体方案),都只涉及Z8。在假设Z8是单体的情况下,Z10又会被设计成什么样子?这两个地块之和拿来和连体方案相比才最理想,可惜Z10后来并无深化的单体设计出现。
连体方案实际上在我看来比汉恩的Z8方案要更中规中矩,其实不过是两座线条很简洁的形体顶部用悬挑结构连接而已。
核心区的地块设计虽然最终只能每个地块定一个,可是当时投标时上百个落选方案,市里一定还有割舍不下的。谁能想象通州的彩虹之门本来是给核心区Z3\4\5\6四个地块的落选方案?西方不亮东方亮,直接平移到运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