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30 02: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园首日 雨中尝鲜
昨天,第八届中国花博会正式开园,蒙蒙的秋雨让花博园变得更加叶绿花红。
可是,这样的天气,游园的人会多吗?11点一过,花博园南北两个入口拥挤的人流给出了答案。
期待已久 风雨无阻
中午12点,花博园北门的入口处,常州光大国际旅行社的临时办事处前排起了长队,旅行社副总经理宗晓乐忙得团团转:“前几天有不少游客预约了今天游园,可今天下雨,担心游客会临时变化,没想到人一点没少。还有很多人,是上午看了开幕式直播临时决定来游玩的,所以出乎意料了。”宗晓乐说,截至12:30左右,光大国旅已有35个团队入园,总人数超过了千人。
在排队等候入园的队伍中,记者碰到了一个30多人的本地游客团,这些游客都来自经发区的常州福威机械有限公司。带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花博会在家门口开,大家都特别关注,当然要来饱饱眼福。所以公司统一买票,组织员工第一天就来看,当是给职工的一项福利。
等了两年的花博会终于开幕了,家住新北区的姜师傅和老伴一早出门,坐第一趟专线车赶来。一进门,他们就被大门口的月季花雕塑吸引住了。老伴拗了好几个造型,姜师傅的快门也按个不停,“听说花博园里有好多平时看不到的花木,我们已经盼了好久,即使下雨也要来!”
走在花博园区,最感慨的是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原住民”,来自嘉泽镇窑港村的3位村民想要到园区里找找“老家”的感觉。他们告诉记者,为了花博园的建设,他们的老房子已经拆迁,搬进了全新的安置小区。以前老家的位置,现在成了花博主展馆,完全看不出以前的影子,“这么气派、漂亮的花博园就建在我们家门口,和自家的‘牺牲’比起来,值!”
除了本地游客,来自上海、无锡等地的游客也不少。陆佩玉是无锡人,如今已定居常州,昨天,她邀请了一帮无锡的亲朋好友来游玩。前一阵她不巧摔伤了腿,所以只能坐着轮椅。原以为游玩起来不方便,没想到花博园内的无障碍设施做得很贴心,不管是进门安检还是乘电瓶车、去展馆、上厕所,都没感到不便。
室内室外 处处精彩
下雨天虽然给游客出游带来影响,但花博园内众多精彩的看点,让游客们的兴致不断升温。不少游客告诉记者,雨中游花博,别有一番滋味。“以前看到书上说烟雨江南,今天我真正领略到了这种意境。”来自山东的游客张裕华一边拍照,一边告诉记者。
室外展区是花博园中最吸引眼球的景点之一,经过雨水洗刷后的花博园更显清新、朝气。很多游客打着雨伞步行游园,朵朵伞花又给花博园增添了一丝新意。也有一些游客买来雨衣,解放双手出来拍照,记录下美好瞬间。
不同于室外展区展示园林造景、人文风情,花博会主展馆集中展示全球最新奇的花卉品种、最前沿的花艺栽培技术,以及花艺在家居领域的应用。“哇,原来牡丹这么大!”“台湾馆真漂亮!”“这些花我都是第一次看到,太美了。”娇嫩欲滴的金正日花、永不凋谢的永生花、姿态端秀的各色兰花……走进花博会主展馆,仿佛步入了花的海洋,惹得游客惊叹连连。各种款式的手机,加上专业摄影者的“长枪短炮”,纷纷定格在绽放的鲜花上。
在江苏馆外,75岁的彭善民举着长焦镜头等待游人走过的瞬间。作为常州摄影家协会会员,彭老背来了自己最贵的“家伙”,各种镜头装了满满一摄影包。彭老说,花是他最爱拍的,“常州的各种花事节日很多,梅花节、菊花节、牡丹节、月季花节、荷花节我都会赶去拍,但没有一个比得上花博会,这些花够我拍好多天了。”彭老说,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凭身份证免票入园,所以他会经常来,拍个够。
专业人士的评价更具说服力。陕西省花卉协会副会长吴雪萍已参加过多次花卉展,但这次的印象特别深,“品种非常全,布置也很新颖,套用现在的网络用语——高端大气上档次。”吴雪萍幽默地说。
友情提醒:呵护手边花
经过前期试运营,许多细节得到了改善。但记者在首日的游览中,发现仍有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
从北入口进门后,记者和游客一起搭乘电瓶车。电瓶车候车区设置了“S”型的候车护栏,并设置了几十个弯道。但昨天乘车的游客并不太多,而护栏都是固定的,不能从中间“抄近路”,游客要转几十个弯才能坐上车。而此时,电瓶车空车已经排成了长队。目前,管理方正着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
记者还了解到,经过试运营后,电瓶观光车线路有所调整,由一条运行线路变为两条,且均为单行线路。1号线从花博园北站始发,途经室外展区下车点,到达主展馆站(南出口站)终点,全程约15分钟,票价为20元。2号线从花博园南站始发,途经水上舞台下车点和自然馆下车点,到达雅集园站(北出口站)终点,全程约20分钟,票价为20元。园区内还增加应急路线,从花博园南站始发,途经花博大桥,到达雅集园站(北出口站)终点。
另外一点要提醒的是:花朵虽美,但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在主展馆内的台湾展区,文心兰、蝴蝶兰的美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台湾展区的志愿者尹丽丽一直很忙,“许多游客看到这么漂亮的花,都会质疑真假,想摸一摸,我们就要上前劝阻。”
正当尹丽丽和记者说话的工夫,一个两三岁的小朋友径直穿过警戒线,一把抓住了一朵蝴蝶兰,尹丽丽和现场工作人员赶紧跑过去,从小家伙手中“抢救”那朵鲜花,还好,花没有掉下来。
好几个展区的参展商告诉记者,他们带来的都是名贵品种,游客只能观赏,不能触摸。而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数以万计,他们特别担心会损坏花木。所以,提醒大家务必文明游览!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