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6-23 1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atuepeace 于 2013-6-23 15:31 编辑
回复 FANS
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首位,这就是上海打造世界航运中心的底气
qianchengjinxiu 发表于 2013-6-22 14:59 
以吞吐量论长短实在太初级了吧,看看伦敦TEU吞吐才多少,但其全球航运中心地位百年来稳如泰山(可预见的将来也看不出有谁能取而代之)!上海港虽然吞吐量高,但是大而不强,别说跟伦敦比了,离香港都有很大差距。上海尚且落后,内地其他港更不具备在中短期内超越香港了。当然这也有政策限制、制度差异等原因造成...
http://www.dfdaily.com/html/8762/2012/9/18/863593.shtml
通过和伦敦、中国香港的数据指标横向对比显示,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港口的业务领先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但是,上海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也同样明显。现象下的背景是,中国航运企业主要参与的是全球航运价值链的低端。
由于数据采集存在较大难度,相对来说,2009年上海、伦敦和中国香港的数据更加全面。因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选取了2009年上海、伦敦及中国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横向对比。
对指标进行横向比较显示,2009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箱,居全球第二位,超过香港,远远高于伦敦。2009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9205万吨,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得益于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上海港口的业务发展明显高于其他国际航运中心。
对航运服务业务的比较显示,上海在航运经纪、海事仲裁及航运金融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方面远逊于香港和伦敦。
其中,航运经纪业务方面,2009年上海合法注册的航运经纪公司0家,二手船舶交易额为25亿元,而香港注册的航运经纪公司为35家,二手船舶交易额为80亿元,伦敦注册的航运经纪公司为400家,二手船舶交易额为1223.46亿元,上海地区的二手船舶交易额仅为伦敦的2.04%。
海事仲裁方面,2009年上海海事仲裁案件数量为57件,而香港为429件,伦敦为3684件。上海海事仲裁案件数不足伦敦的2%,仅为香港的13%;
航运金融方面,2009年上海船舶融资金额仅为伦敦的13%,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还未取得突破;海上保险保费收入不足伦敦的4.5%;国际航运组织方面,入驻上海的国际航运组织数量为0,而香港为10家,伦敦为48家。
由此,可以发现中国航运中心建设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中国航运企业主要参与的是全球航运价值链的低端。
中国航运企业主要是参与到以伦敦知识型国际航运中心为中枢的全球航运价值链中,从事的是低知识含量的、物质资本为主的装卸、运输等基础航运环节,处于全球航运价值链的低端,虽然在“世界工厂”的带动下保持高速增长,但是这种以低端航运要素嵌入到全球航运价值链中的方式也抑制了航运服务功能的升级。
上海的绝大部分航运服务企业依然局限于基础服务功能的开展,仍然以大规模、低成本、低价格取胜,很多航线的负运价和港口之间的压价竞争就是很好的例证。
而中国航运企业所需的融资、仲裁、公估、咨询等很大一部分高端航运服务都是通过伦敦等境外国际航运中心来实现的。基础型航运业务由于缺少作为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的高端航运服务业投入,使基础航运业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并缺乏竞争力。这就是我们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的重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