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FANS

深圳前海:中国开放新地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小看这里,现在很荒芜,30年前的深圳也这样,什么都没有。30年前,深圳“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和实践,先行先试,成功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探路。如今的深圳,也有了“成长的烦恼”。经过30年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后,改革越来越难,肉越来越少,硬骨头越来越多。

前海承接的是深圳未来三十年改革先锋的角色,然而对比30年前大规模的改革开放来说,前海的开发模式会更聪明和有效,毕竟在前三十年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踏着前人改革的脚步,前海的发展道路势必会更顺畅,我们对前海有信心!

“创意就是金钱、创新就是生命”的大字标语,在海外装饰大厦树立起来后,不仅成为深圳华强北的象征,更被全体深圳人认可,成为这座年轻城市下一个30年发展的新动力遥想当年蛇口开发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图腾,两个标语跨越30年时空,进行历史对话。而标语背后的这座城市,早已无从寻找当年“省尾国角”的边陲小村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00亿元,相当于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的两倍多。从1979年到2009年,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9倍。深圳30年,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奇迹。

30年来,改变深圳的是多重力量的合力,而这一切都要回到原点——蛇口。


“1979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一个圈”,这句歌词已经深深地烙在深圳的城市记忆中,就连深圳特区30周年的宣传标示,仍然以这句话为创意来源,足见其影响之深远。虽然特区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80年8月26日,但特区迈出第一步,是1979年的蛇口开发区。

上世纪80年代的蛇口,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多运一车泥土加4分钱,但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能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极大关注。也许,正是这个“4分钱”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成为一场涤荡深圳特区的旋风,进而从南国边陲一路北上,以摧枯拉朽之势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以蛇口为起点,深圳以体制创新,步步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体制的改变,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开始向深圳汇集。其中,人的移动,对深圳发展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移民之城,徐明天认为,深圳是“人才引力定律”的最好证明。而深圳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吸引力,根本的因素就是“深圳梦”所衍生出来的人的自由和解放。当一列列从北往南的列车装载着饱满的青春之躯,抵达深圳时,梦想也同时抵达。深圳对于现代化中国的符号意义,就是用这些或平凡或传奇的个人梦想,装饰了一座城市30年的记忆。当时总结说,没有梦想的人,不会来到深圳。

只有在深圳这个“梦工场”中,才能从“蛇口基因”中生长出招商、平安、中集、万科,以及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品牌企业。如果说这些知名企业是深圳的城市名片,那么华强北的电子商铺,则代表着一种平民化的梦想追求方式,其中所蕴含、涌动着的创业潮,对深圳发展的推动意义,丝毫不亚于那些知名企业。

2010年,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深圳将互联网、新能源、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为发展重点,使深圳产业结构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表现形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上海世博会上的“大芬丽莎”向全世界观众展现深圳创意设计之都的美好前景时,在深圳市博物馆的大门口,树立着一座造型为双臂撑门的雕像《闯》,与“拓荒牛”异曲同工,寓意敢闯敢干的深圳精神,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大芬丽莎”所代表的创意智造,与“拓荒牛”和“闯”所代表的敢闯敢干的改革精神,就是下一个30年深圳梦想实现的双翼。今天,深圳已经回到中国改革舞台的中心。

而立之年,深圳开始讲述“新改革故事”。

从1980年特区成立开始,高擎改革大旗的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如同任何一个人都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一样,深圳在2000年“弱冠”之年,一系列的问题便开始呈现,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情绪的变化。最终,在2002年底,以一篇网文的形式引发对深圳的全面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年,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激发千层浪,满城风雨起。正如国内某知名媒体评论的那样:网文真正触动深圳人心之处,不是文中似是而非的案例,而是文中流露出的深圳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下降的失落与迷惘。此时的深圳,面对的不仅仅是一篇网文引发出的城市情绪,以及成千上万块的“板砖”,而是历史的拷问。但深圳经历的争论,这不是第一次,更不会是最后一次。1994年,国情专家胡鞍钢率先向深圳发难并引发激烈争论;更早的在1985年,香港学者陈文鸿的文章《深圳的问题在哪里》,也曾引发一场涉及多个方面的争论。

当深圳内外都在讨论“被抛弃”时,对深圳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外迁潮开始了,此后有逐年递增之势,至2005年,迁出现象开始突显,特别是盛传深圳的“四大金刚”——华为、中兴、招商、平安都将外迁。虽然事实并未如此,但本土知名企业的一个“搬”字,总是格外牵动深圳人的神经。与此同时,由于“行政权三分”改革趋于沉寂,更是引发出社会各界对深圳改革精神丧失的担忧与争议。但实质上,谁也没有抛弃深圳,抛弃深圳的恰恰是深圳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度自嘲“特区不特”的深圳,终于拿到一柄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从而再次回到中国改革舞台的中心。

2009年5月,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其中,尤为意味深长的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赫然居于各项改革首位,这在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等7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绝无仅有。

2009年6月30日,深圳坪山新区横空出世。此前,光明新区也已正式运作。两个新区的陆续设立,标志着深圳加快探索扁平化管理的步伐。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构思,下一步深圳可能还会成立更多的新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4月9日,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接任市委书记。6月19日,深圳前海地区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评审会落幕,前海开发区的蓝图终于揭开盖头。在评审会上获得一等奖的规划方案以“水”为核心,将建设一座21世纪的城市,承载深圳未来30年的梦想。

深圳前海地区位于珠江口东岸,面积18平方公里。当走进前海时,可以看到泥头车往来穿梭,各种大型机器设备快速运转,前海似乎正在告诉世人,这里正在酝酿着一场沧海桑田的巨变。

前海,这片被推土机的轰鸣声唤醒的土地,其战略价值触发了无限联想,更有人将2010年称为深圳的“前海时代元年”。

那么,围海填地的隆隆声中,是否已呈现出珠三角未来“曼哈顿”的影子?这里能不能再现蛇口传奇,成为“特区中的特区”?

30年前,蛇口一声炮响引爆深圳特区,而前海又将如何引爆深圳的下一个3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熟悉深圳的人都知道,填海而成的深圳前海,与蛇口隔山相邻。邻居“老大哥”当年“敢为天下先”的故事,让人备感怀念。

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在蛇口炸响,以袁庚为代表的创业者们开山填海,乱石荒滩被现代化厂房和写字楼所替代,由此,蛇口把深圳带进了一个新时代,而深圳则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30年前,蛇口一个点带动起了深圳;30年后,深圳仍然在寻找这样一个点。

歌曲《春天的故事》以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了深圳特区两个最关键的时间节点:1979年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一个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如果说,深圳将会出现第三个关键节点的话,毫无疑问是2010年,因为这不仅仅是深圳的而立之年,更重要的是,以前海开发带动起中国南海边涌动城市升级的浪潮,深圳的目标直指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世界公认的纽约、伦敦、东京三大世界城市都依托湾区凸显为世界级都会区。金融、总部经济、科技及专业服务等,这些都是打造纽约曼哈顿辉煌不可缺少的基因,在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华尔街,就集中了百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总部。

翻开地图就可以看到,珠江口湾区具备一定的资源和条件,而前海地区位于整个珠三角湾区的核心位置。从规划上讲,前海还位于对整个珠三角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港——深圳——广州这一“脊梁”的中心位置上。而且,前海的硬件条件无可比拟,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以及地铁都很便利,离深港两地距离都较近,而且前海已经有国家保税港区,这些条件都是深港合作的首选。

另一方面,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来看,著名民间网络人士金心异认为,让广东全省动起来已经不可能,只能集中于深圳突破;而在深圳让全市动起来也已不可能,只能集中于前海突破;将粤港澳合作与综合配套改革结合起来,将改革开放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前海是最佳着力点。

因此,从战略上讲,前海区域是深圳未来发展最具战略意义的空间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前海放在“大珠三角”的城市体系中来观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优势明显,而这些领域正是深圳的发展方向。与香港进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合作,使原来一直作为“后厂”的深圳也能成为“前店”,从而形成双方在高端服务产业上分工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这样一来,香港的优势借助前海可以成功延伸到内地,有助于其开拓内地广阔的发展腹地和庞大的内需市场,同时也可促进深圳经济走向产业链的高端,实现跨越式发展。由此,深圳市市长许勤概括说:“前海地区将成为一个‘双跳板’——深圳利用这个跳板,可以走向国际,香港利用这个跳板,可以走向内地。”

按照深圳未来的发展规划,前海地区开发将更强调单位面积的GDP产出,初步设想是到2020年使前海地区的GDP产值达到1500亿元,即每平方公里的产出约100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同30年前蛇口为深圳揭幕一样,30年后的前海开发,将成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奠基礼。而深圳的“前海时代”,才刚刚开始。25日上午,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隆重开幕。前海作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瞩目的焦点,在这次广东省人大会议上被多次提及,足以见得政府对前海中心开发的重视和投入度。

30年前,与香港山水相连的深圳还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渔村,在地图上难觅其踪;30年后,这里已崛起为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经济总量全国第四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当年蛇口工业区一声炮响,在拉开特区建设帷幕的同时,也拉开了持续至今的民工潮。中国农村剩余人口,开始从广东其他地区、湖南、四川、江西等地涌向这个刚刚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和使命的城市。

作为最为成功的一个特区,深圳的成功秘诀往往为人所探寻。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词汇就是包容。在这里汇集着五湖四海的人,他们怀揣着梦想在深圳打拼、奋斗,并最终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

“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崛起为一座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几乎所有对深圳的介绍,都是从这句话开始的。的确,中国30年城市化高歌猛进,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替代深圳的样本意义,因为深圳是中国现代城市最好的镜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0 0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03: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不少经常看到的场景和标语......真不想离开S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1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要好好努力 我最爱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0 15: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海现代服务业建设任重而道远,脚踏实地、实干兴邦,坚信2020前海会递交给党中央一份完美的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16 23:55 , Processed in 0.04601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