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上海历史】连载版(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07: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胡锦涛江泽民等出席( 2011年10月9日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10月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大会。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说,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胡锦涛全面回顾了辛亥革命100年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完全统一的殷切希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周铁农,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军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07: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亥-海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展览拉开帷幕( 2011年10月9日 )


  10月9日上午,“辛亥-海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特别展览在中国航海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以辛亥革命中的海军起义为主线,展示了中国海军在辛亥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7: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杨树浦电厂的前世今生( 2011年10月14日 )



百年杨树浦电厂的前世今生
  位于上海市区东部杨树浦路2800号的杨树浦发电厂,南濒黄浦江、北沿杨树浦路、东临复兴岛、西指杨浦大桥,占地14.2公顷。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7: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杨树浦电厂的前世今生( 2011年10月14日 )



百年杨树浦电厂的前世今生
  位于上海市区东部杨树浦路2800号的杨树浦发电厂,南濒黄浦江、北沿杨树浦路、东临复兴岛、西指杨浦大桥,占地14.2公顷。

  前天,是杨树浦电厂的百年诞辰。然而,迎接“百岁生日”的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庆祝仪式,而是一种安静的方式——高耸着的烟囱不再冒烟,汽轮机房中也不再有运转的轰鸣声。

  根据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杨树浦电厂的装机容量已不能适应节能减排要求,所处的中心城区的位置也与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相悖。因此,2010年12月18日上午11时38分,曾经的远东第一大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的2号发电机组正式停止运行,标志着杨树浦发电厂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踏上转型发展之路。

  从某种程度来说,杨树浦电厂的诞生,是为了上海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关停,也是为了上海经济的转型。可以说,杨树浦电厂,见证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变化,也是对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定格和记忆。

  辉煌,铸就无数

  曾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外商电业垄断企业的杨树浦发电厂,前身为英商电气公司发电厂,是世界上最早的发电厂之一。1911年建厂后,几经扩建,到1923年已成为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百年来,杨树浦发电厂从英、美经营,日军占领到新中国军事管制收归国有后,历尽沧桑,同时也铸就了无数辉煌。

  ——1933年,安装了一台遥控高温高压锅炉,是当时远东最先进的大型锅炉;同年,拥有了当时全球最高的105米钢板结构烟囱。

  ——解放前夕,电厂设备容量增长到19.8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0.42亿千瓦时,占上海发电量的81%。

  ——1958年首次安装了国产6000千瓦机组,结束了47年来“洋机”一统天下的局面。

  ——1969年安装投运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国内第一台高温高压直流锅炉。上海解放前夕,杨树浦电厂年发电量分别占上海、全国年发电总量的76.46%、24.23%。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连续10多年达98%及以上,为上海电厂之首。

  ——1988年,全国首座国产220千伏六氟化硫组合电器大型户内变电站安装投运。

  ——到1990年,它已成为上海最大的供热电厂,供热量占全市21%,形成了以电厂为中心,半径为2.5公里的上海市区最大的供热区域。

  百年来,这块土地上,先后安装了30台汽轮发电机组,37台锅炉,各类型设备的制造厂,涉及英国、美国、瑞士、捷克、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号称中国电力行业的博物馆。目前,杨树浦发电厂是全国老设备改造利用,设备种类最多、寿命最长、利用效率最高的发电厂之一。

  电力工业摇篮

  辉煌的背后,是杨树浦电厂工人的智慧。

  建国初期,电厂工人加快了电厂改造和发展的步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摘掉了105米钢烟囱顶部的帽子,提高了锅炉出力;修复了外国专家望而却步的高压锅炉,使“死炉”复活;创造了“花万富操作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等等。

  为了适应上海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厂始终以 “安全、优质、多供、满发”为己任,并逐步架设了以电厂为中心、半径2.5公里的东、西、北三条总长200公里的管道,最大供热量达550吨/小时,成为上海市区最大的供热中心。同时随着220千伏升压站的安装投运,使电厂由单一发电走向热、电联供,送、变电兼备的多功能发展轨道,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热、电产品。电厂集中供热后,煤耗降低和热能利用率提高,减少尘埃排放和大气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应。
  如果在华东地区的电力行业做一个追根溯源的“寻根”调查,可以发现很多老电业领导、专家和职工,都与杨树浦发电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7: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后,新中国百废待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电力人才更是奇缺,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杨树浦发电厂开始扮演了“电力老母鸡”的角色,而且是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

  ——1957年,为支援江苏望亭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输出了从厂长、书记、老技术人员直到各科室科长的全套人马。

  ——1958年和1960年,杨树浦发电厂分别向吴泾发电厂和闵行发电厂输送了一部分技术人员。

  ——1965年和1970年,为支援贵州的清镇发电厂和安徽一家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又分别输送了全套人马。如果加上支援供电局、电力设计院和其他有关单位的,杨树浦发电厂输出的人才多达3000人。

  杨树浦发电厂迄今为止,先后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电力系统,以及党政机关、国防、科研和大专院校等270多个单位输送了4300多名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被誉为“中国电力工业的摇篮”。上世纪60年代起,先后向蒙古、越南、阿尔巴尼亚、科威特、缅甸和柬埔寨等国家派遣技术专家43人次。

  一批又一批职工在杨树浦电厂工作、成长、退休,有的是父子、爷孙数代人在这里工作,对他们来说,工厂从某种程度已经成为他们的“衣食父母”和“精神家园”。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作出关停杨树浦电厂的决定时,上级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给出的原则是 “保证企业不单方面将职工推向社会、保证每位职工有岗位选择、保证再上岗的职工收入基本稳定”。目前,全厂406名职工无一名下岗,全部分流输出到上电股份公司所属的漕泾电厂、漕泾热电、外高桥电厂、田集电厂、长兴岛电厂、运营公司、工程公司等企业作贡献。

  未来蓝图初绘就

  虽然,杨树浦电厂已经关停。但是,当记者前天走进电厂,感受到的并不是凄凉,看到的依然是一片忙碌景象。

  杨树浦电厂厂长何建华告诉记者,电厂虽然关停了,但是他现在的工作反而更忙了。一方面,电厂的停运给当地的供电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新变电站建成投运之前,杨树浦电厂的一部分职工依然要做好老变电站的运营维护工作。

  另一方面,他们已经开始在为未来杨树浦电厂的转型发展而忙碌。

  何建华告诉记者,将来,这里将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展示基地”。因为,这里保留了不少当时最先进的老设备、老机器。像1921年美国GE公司生产的汽轮发电机,当时发电量为2万千瓦/小时,这台机器一直运行到2003年。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GE生产的老机组。2001年,当美国GE公司老总来这里参观时,惊叹于这台老机器维护管理得如此之好,甚至提出要收购的想法。这里还有英国、美国、瑞士、捷克、德国等多个国家制造的汽轮发电机组、锅炉等,都可以作为展示的资源。未来,这里还将成立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技术展示机构。

  这里,也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杨树浦发电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有了第一个共产党员,1926年成立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杨树浦发电厂职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成为上海工人运动的“红色堡垒”。这里不仅有遭遇“2·6”大轰炸后冒着随时可能再次被炸的危险仍坚守发电岗位的全体职工,也有像董云琪、花万贵、杨金福等一批的全国劳模,更有以王孝和烈士为代表的革命志士。

  这里,或许还将成为上海工业旅游的景点之一。杨树浦电厂有三处优秀保护建筑,一个是1921年建造的循泵房,另一个是用铁皮车间打造的汽机房,还有一处便是一座小洋房。据介绍,这些都将重新维修,展现它原来的工业风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20: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陈毅同志诞辰110周年 陈毅生平与思想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1年10月27日 )
  10月26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市党史学会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纪念陈毅同志诞辰110周年。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市科教党校以及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探讨了陈毅同志在革命、军队、政权、外交建设等方面的丰功伟绩和他的建军思想、统战思想、外交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0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钱伟长铜像在上海滨海古园揭幕( 2011年12月20日 )



钱伟长铜像在上海滨海古园揭幕


  钱伟长铜像揭幕暨骨灰安放仪式,12月20日上午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民盟中央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出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3: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电路下水道边发现刻字条石 上海历史博物馆专家鉴定为租界界碑( 2012年2月23日 )
  2月20日,有细心市民在水电路191弄道路下水道下水口边发现一块刻有“BCLOT10191”字样的条石。今天上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薛理勇确认,这块条石是当时租界留下的界碑。

  从“10191”的号码和水泥材质来看,可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界碑。薛理勇解释道,这种地产界碑是当时的土地持有人向领事馆注册,10191就是注册号码,然后由领事馆再向上海道署报批,界碑是由中国政府竖的。现存类似界碑数量很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当时租界的土地制度以及中国政府和租界的关系。

  据悉,界碑长约0.6米,宽约0.3米。多年来,它被垫放在水电路191弄一个下水道下水口边。由于一直有雨水冲洗,因此界碑表面光滑完整,保存较好。被发现后,虹口区区委党史办有关人员对照了薛理勇发表在历史博物馆网站上的《近几年上海发现的地界碑》一文内容,初步判断这块不起眼的铺路石真实身份可能是“租界界碑”。

  该条石上方刻有“BCLOT”英文字样,“BC”是British Consulate,即“英国领事馆”的缩写,而“LOT”字样则是土地分界线之义。“BCLOT”意为经英国领事馆注册登记的土地分界线。薛理勇在文中表示,“上海租界存在百年之久,打入地下的‘B.C.LOT’界碑数量很多,而今已所存无几,据我所知约仅10方左右,从这一点来讲,它还是比较宝贵的。”目前,界碑暂存于虹口区委党校“四大”史料组办公室内,计划将来在正在建设中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中陈列展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6: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克松:中美关系从这里起步( 2012年2月28日 )



尼克松:中美关系从这里起步

  “中美关系就是从这里起步的。”1993年春天,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重访中美《上海公报》签署地——上海锦江小礼堂时这样说。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在此发表,中美关系冰融。

  上海锦江小礼堂始建于1959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上海期间,就下榻在锦江小礼堂所属的锦江饭店。

  如今,锦江小礼堂经过1998年、2006年两次改建修缮后,不仅是见证历史一刻的《上海公报》签署地,同时也成为上海市民举办婚礼、政府和企业举办会议的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6: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市首次发现131年前租界外洋行地界碑( 2012年3月1日 )



“公平行”地界碑

  一块距今已有131年的租界外洋行地界碑,2月29日首次在闸北区民居旁被发现。上海历史博物馆专家经初步考证鉴定后认为,此类地界碑目前在上海留存极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上海历史博物馆当场征集、收藏了这块地界碑。

  记者2月29日下午赶到上海历史博物馆,看到了刚刚运回来的还留有雨水的地界碑。博物馆副研究员吴志伟告诉记者,他们是根据热心市民的“报料”,前往天潼路一处动拆迁基地察看地界碑的。经测量,石材做成的地界碑长97厘米,宽29厘米,厚11厘米,重达50多公斤。碑的正面刻有立碑的时间“1881”,洋行的名称“公平行”,还有编号等。

  “这块地界碑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是其他界碑所不及的。”吴志伟介绍说,“公平行”是1850年创办的上海英商洋行。这块地界碑对研究和验证当年外国人在沪创办洋行的历史和途径等,具有较高的价值。

  “但为什么地界碑竖立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徐家花园’旧址区域内,与‘徐园’有什么关系等,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吴志伟指出,闸北区苏河湾地区历史文物遗存很多,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动拆迁时,注重发现和保存类似文物。这次要不是热心市民“报料”,“公平行”地界碑也许就会被当作建筑垃圾处理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6: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2-3-5 17:04 编辑


    目前在外滩的上海英雄纪念碑,设计建造得有点那个,看不太懂?本人试着设计了壹座。

   

本人设计的上海英雄纪念碑最初轮廓方案,顶头部是碑石化的仿白玉兰花,250M左右高,不高于东珠第二球,平时夜晚还能起到指引轮船进港的灯塔作用。仅供未来城规建部门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6: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2-3-5 16:57 编辑


    目前在外滩的上海英雄纪念碑,设计建造得有点那个,看不太懂?本人试着设计了壹座。
   

本人设计的上海英雄纪念碑最初轮廓方案,顶部是碑化的仿白玉兰花放大。仅供未来城规建部门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16: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2-3-5 16:58 编辑

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 六集文献纪录片《突围》将开播( 2012年3月3日 )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制作的六集文献纪录片 《突围》,将于3月5日至7日登陆东方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每日21:15连续播出两集。这部作品根据李岚清同志同名著作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改编。文献纪录片摄制历时3年多,先后采访了上百人,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chutai的历史背景,梳理和总结了部分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充分反映了上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中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突破重重障碍,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凸显了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部文献纪录片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承制,欢迎广大观众届时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5 18: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您!












BEELY官方、beely.com/鸡皮肤,beely毛周去角质精华液,毛周角化症,毛囊角化症 , 抚平鸡皮肤,去鸡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06: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眼中的周恩来”专题展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 2012年3月26日 )
  由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联合举办的“魅力·智慧——美国人眼中的周恩来”专题展览3月26日上午在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主馆隆重开展。

  “魅力·智慧——美国人眼中的周恩来”专题展览是为了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4周年,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0周年而举办,将在陈云纪念馆持续展出至5月26日。展览从尼克松、基辛格、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海明威、谢伟恩、马歇尔、司徒雷登、科恩等10个有代表性美国人的视角,通过100余张图片和文字,展示出从美国总统到普通民众,从五星上将到作家、记者,对周恩来的深情厚谊和高度评价,使观众进一步地了解周恩来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6 07:23 , Processed in 0.05246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