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5-22 01: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mianlong 于 2012-5-23 01:17 编辑
现在的毁灭比文夕大火更可怕,还有比这个更更可怕的是,仍然有人把现在的拆当做了理所当然,全盘一概的归纳到棚户区里面了,不要全归咎到文夕大火,文夕大火烧毁了很多,但没全部烧光,地下的东西更多,每一座高楼大厦的基坑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跨越到地下文物带,万达事件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不要用文物没用来找借口,这太自私了。人家外国修地铁碰到文物都可以退让,希腊挖到古城墙立马全盘保护起来,他们也照样在发展,开发和保护本来也可以共存的,价值是什么,可以流传后世,被后世了解,研究今世,甚至是精神上的满足都可以说有历史价值,哪怕小小的一块砖。文物不是给小清新装逼用的,不要以为在新天地似样的老房子里面摆几个咖啡杯过着小资的生活很惬意。当多少年后再来看,也许我们现在所破坏的东西永远回不来了,永远永远,城市是一本书,它记录着发展的点点滴滴,你留住了它,这样的城市是值得翻阅和品味的,每一个辉煌的时代终将过去,也许在下一个时代来临后,我们现在的辉煌被后世所磨灭和取代,那留下的是什么,就如同我们毁灭曾经的辉煌一样。利益的背后蒙蔽了多少人,这个年代我们确实是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应该保持清醒,也许大众的力量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作用,万达古城墙部分保护就是个例子,不要让这个城市的历史毁灭在执行者手中的同时也毁灭在了我们自己手里,长沙已千岁,它一路走来不容易,我们又何苦为了自己的辉煌年代而葬送它的往昔呢。智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添砖加瓦,使它厚重,成熟;而野蛮人会撕毁前书,粘贴新页。
人就是这样,喜欢去看看不到的东西,包括旅游也是,我们去旅游不也是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和不属于我们生活圈里面的东西吗。拆迁应该有分别,它拆掉和改造的应该是本就属于我们这个年代范畴内所能达到的职能并且是可以在这个年代内完善使之达到更好和升级的东西,那么你可以把这类叫做棚户区改造,而不是全盘通拆。高楼和那些古迹本来就可以共存,他们属于不同年代的产物,都是这个城市的缔造者,西方教堂和现代玻璃楼同在一片天下,述说着属于各自年代的辉煌和骄傲,这样的对比多美丽,多和谐,多有情调,相互映衬。换回来说,如果在一些现实问题不谈的情况下来个假设,东牌楼九龙仓工地都可以和城市生活家、蚂蚁公房、青年公寓共存,把它们划到红线外去,难道就不能和聚福井、老公馆共存了吗。那也未必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