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ANDAREALM

原容创意园(白塔东路26号地块)酒店改造项目设计方案公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晰街区定位布局,打造属于平江路“调性”的历史街区



对平江历史街区的调研显示,这条1606米长的路两旁,现存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耦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全晋会馆、耦园、卫道观潘宅),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控保建筑44处以及文物点202处,还有为数众多的老建筑,古桥、古井、古树、古牌坊散落其中。座落于街区的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此外还有状元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主题博物馆。平江片区北部与苏州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紧密相连,南部与“长洲县学”、相门城墙博物馆紧密相连。建议借鉴新加坡克拉码头打造调性鲜明的街区经验,对平江路业态进行优化升级、二次改造。以“博物馆”为抓手,打造“游姑苏、先看平江”“苏州城的博物馆入口”等,配合目前正在打造的高端酒店与民宿项目,拓展看展、玩展、沉浸式体验以及研学产业链,通过平江路丰富多彩的“江南文化”资源,留住游客慢下来、住下来,激活街区自身造血功能。



强化更新平台功能,创新资金筹措方式



历史街区更新活化缺少资金是关键问题,应多措并举筹集资金。财政方面,继续加大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投入,市、区两级要进一步加大对名城保护集团投入支持力度,深化细化与名城保护集团的结算机制、补助机制,真正激发名城保护集团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动能作用。另外,探索通过发行专项债券、信托基金、BOT特许经营等渠道筹集资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公共利益导向盘活存量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升级



针对非保护类既有建筑活化利用难的困境,建议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从人居环境改善和产业业态升级两方面出发,构建既有建筑功能活化的正负面清单。鼓励既有建筑活化转变成公服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文化设施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设施,以完整社区为目标,补齐街区短板。考虑地块历史文化资源和片区发展定位,引入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商业功能,更好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以街区历史保护与传承为底线,对不符合片区发展诉求的功能应列入负面清单。针对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技术标准缺位,修缮利用难的问题,坚持技术创新,破解修缮施工堵点。一方面,对以消防为代表的技术规范不匹配问题,探索开展区域消防研究,以专家论证替代审批。另一方面,持续探索“四新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文物建筑修缮领域中的应用,以现代科技赋能“蒯祥技艺”,有效提升文物保护修缮水平。

持续推进文旅融合,打造苏式生活首选地



大力发展网红经济,迎合Z世代消费需求和情绪价值,引入各类主题商店,充分挖掘街区历史文化资源,针对性设置特色标识,形成出片场景、打卡点位,激发街区活力。积极探索后街经济,围绕“一街一特色、一巷一品牌”,积极打造潮牌后街、美食后街、秀场后街,坚持“商圈+景区”互联互通,进一步做好街区城市更新。按照“点、线、圈、面”总体思路,在碑刻之旅、状元之旅等现有精品文旅线路基础上,整合优质资源,提质升级“福气平江”等旅游创新圈。用好以昆曲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展馆资源,重点探索互动方式创新、文创产品开发、沉浸体验、商业特展等业态,适当延长对外开放时间,丰富街区元宇宙场景应用,为领略姑苏之美提供更多“打开方式”,让更多人“因一座馆赴一座城”。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出一批讲述“平江古巷”故事、体现江南文化的“姑苏原创”“姑苏出品”,让一首歌、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加强国际间交流对话、文明互鉴,适时推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外国友人读本”,向全国、向世界讲好精彩的“平江”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18 18:09 , Processed in 0.02917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