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很多人还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次0.7的要求是硬性要求,是你不达标四期就不通过的问题,不要抱着“只是暂时的,以后会放宽的”这种侥幸心理,万一很久才放宽呢?谁愿意拿济南长期没有新地铁线路的风险来赌?赌不起了。
本来济南前两期就含有试验性质,客流强度够呛能达到0.7,已经比其他城市吃亏一些了,后期理应更加照顾主城区。如果要想报四期,三期的客流强度必须要在0.7以上,甚至要0.8,0.9才放心,这样才能把整体客流往上拉。
那么要实现这么高的客流强度,还必须稳定,那么突破口在哪里呢?我认为,老城区的南北加密线路是突破点。理由有三点:
1.老城区很多重点区域还是照顾不到,比如纬十二路、纬二路、历山路、二环东路、卧龙路、解放路,这些地方还是要严重依赖公交车来通勤;
2.前两期老城区几乎是平行线,缺乏南北线,换乘站寥寥无几,地铁几乎没有形成立体线网效应,这导致大家还是需要依赖公交车来换乘,自然无法为地铁贡献客流了;
3.老城区人口和产业成熟稳定,有历史文化底蕴,景点丰富,节假日能有大量游客来“拔高”客流量,风险小一些。
考虑以上因素,我建议三期主要考虑老城区的南北加密线路。只有这样,地铁的利用率才会更高,客流强度自然会上来。我并不是反对起步区和济南其他任何地方修地铁,但在我看来,假如在这些地方建设地铁,短期内的客流强度很难达标。因为很现实的问题就摆在咱们眼前:前三期客流不达标,四期不给批。用低运量轨道交通暂时可以满足需求。咱们要先“活下去”,以后才能考虑“活得好”的问题。
抛砖引玉一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