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2015612dhuhi

[中江新闻] 《南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7: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7: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7: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7: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7: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17: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6: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公开稿)


前        言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实现“多规合一”,是 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土空间规划在国 家规划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对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提供指导和约束。
      《南陵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 划》)是对省级和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和深化,也是南陵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指南、可持续发展蓝图。
      《规划》以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精神,认真落实 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 中部崛起等国 家重大战略机遇,紧扣落实打造“三地一区”战略 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推动南陵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依据《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芜湖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编制,是南陵县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 类建设的行动纲领,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 束性。全县各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应当符合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南陵县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规划分为县域和 中心城区两个层次。规划期限为 2021 至 2035 年,基期年为 2020年,近期为 2025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6: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立足开发保护评估,研判未来发展风险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南陵县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充分剖析国土空 间开发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为合理构建国土空间保护、 开发、利用、修复格局作出科学判断。

第一节 地理格局与资源禀赋


         半山半圩,千峰竞秀。南陵县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东部为青弋江河谷平原,东北部为水网圩区平原,西南和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县域地貌类型多 样,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皆备。
        襟江带河,湖库纵横。县域境内主要河流有青弋江、漳河及其 30 余条支流,主要湖泊为奎湖,另有石峰水库、红旗水库等大小水库 50 余座。在青弋江、漳河流域,河湖交织,相互串通,港汊密布,水体流向多变,水网纵横交替。
        土地肥沃,粮食基地。县域内土壤肥沃,加上密布的河网带来的灌溉便利,是适宜农业生产的区域,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称。南陵为国 家农产品主产区、安徽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南陵县国土空间现状呈“四山一水四分 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土地利用特征。其中耕地 473.08 平方千米、园地 16.72 平方千米、林地 447.56 平方千米、城镇建设用地32.75 平方千米、村庄建设用地 105.66 平方千米、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26.70 平方千米、陆地水域 125.24 平方千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6: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成效与问题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农业空间有效保障。全面完成耕地和永 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高标准农田占比稳步提高,耕地质量不断 提升,获评国 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 家商品粮基地县、优质米 生产基地县、绿肥种子生产基地县,国 家农产品主产区地位不断 巩固。

         生态空间格局优化,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 理念,生态保护红线已做到应划尽划,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2015 年以来南陵县河湖水面率基本保持稳定,呈逐年小幅增加趋势。县域内15个国 家、省及市级水功能区已全部进行了水质监测, 所有水功能区达标率常年保持在 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水平。

        城乡格局不断优化,中心城区框架清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 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连年获评省和美乡村建设先进县,获评国 家级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中心城区用地逐步有序拓展, “西工东居”的产城互动格局逐步清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带 动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先后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 家 园林县城,获批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城。与此同时,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耕地后备资源和农业产业用地空间不足。耕地后备资源较为匮乏,耕地恢复面临诸多限制条件。通过农用地整治、宜耕后备 资源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多种整治形式,补充耕地潜力有限。 随着建设占用耕地需求增加以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态退耕需要, 耕地保护压力与日俱增。西南部乡镇山地分布广,耕地坡度大且 破碎化严重,土地整治工程实施难度大。

        生态安全基础不够稳固。县域地处山区与平圩交汇区,因季 节性水位变化带来河床裸露、堤岸坍塌及岸边植被破碎等问题依 然存在。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势不容忽视,人类活动多, 耕作强度大,对上游地区山丘区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下游平原 圩区水系缺乏整治,局部淤塞严重,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近年 持续投入水环境改造工程,但中心城区与部分中心镇区黑臭水体 问题依然存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较重,城市水体生态系统仍 待进一步修复。

       城乡建设用地效率有待提高。南陵县近几年建设用地增长相对较快,总体来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于芜湖全市平均水平。 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较高,用地效率明显不高,盘活存量土地 压力较大。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仍需提升。通过城市体检评估可知,虽然 近十年南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但是仍存在短板缺项, 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年 代久远,亟需改善,科技馆尚未建设;教育设施的覆盖率仍待提升;城市绿地公园不断增加,但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广场步行 5分钟覆盖率等宜居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部分乡镇村庄布局仍较散 乱,配套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有待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6: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风险与挑战


         潜在灾害依然存在,对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带来挑战。南陵县地处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复杂多样,潜在灾害主要包括洪涝、滑坡、崩塌、泥石流、 火灾及公共卫生安全,县域生产生活与生态安全风险始终存在。 部分圩区设防标准偏低,青弋江、漳河等上游丘陵区域山洪对沿 岸地区造成一定威胁,抗御洪涝风险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公共卫生、地震等突发事件也对城市韧性提出新的要求。

        要素约束趋紧,对建设市域副中心带来挑战。南陵作为芜湖市域两个副中心之一,面临提升总量、提升质效等多重任务。在未来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要素约束趋紧、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空间 有限的背景下,市域副中心经济总量和综合功能必须持续提升, 进而对空间保障、结构优化、支撑强化和效率提升等均提出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6: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强化南陵使命担当,明确开发保护策略


        围绕全方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实力、大美生态、幸福安康、 人文魅力、创新活力和实干担当南陵的奋斗目标,针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科学确定国土空间保护、开发、 利用、修复的基本策略和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 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精神,认真落实 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建设“五个安徽”和“六个 现代化芜湖”的战略要求,以“打造市域南部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形态优美的现代化副中心”为奋斗目标,以“全方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实力、大美生态、幸福安康、人文魅力、创新活力和实干担当南陵”为总纲领,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 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7: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城市性质


        承接国 家战略,落实安徽省委、省政 府和芜湖市委、市政 府对南陵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围绕建设芜湖市域南部产业特色鲜明、 城市形态优美的现代化副中心总体目标,明确城市性质为国 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 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 家园林县城、芜湖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与快递 装备产业基地。

        国 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美丽经 济、数字经济,促进三次产业协同融合,逐步建立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机制,着力释放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经济价值,促进经济社会 全面绿色转型发展。

       国 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立足南 陵优势,加快打造种业大县、稻米大县、菌物大县、品牌大县。 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都市型、科技型、精细型农业,提高农 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着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培养一批具有现 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国 家园林县城。持续巩固国 家园林县城建设成果,聚焦为民 建绿、为民管绿、为民护绿,彰显园林品质、提升人民群众“幸 福指数”,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芜湖市域南部现代化副中心。按照省委、省政 府关于支持芜 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要求,强化南陵作为芜湖辐 射皖南地区的门户功能,推进城市集聚、辐射和服务功能,重点 保障产业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空间需求,全面提升市域 副中心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实现芜湖市域 南部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形态优美的现代化副中心使命担当。

       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与快递装备产业基地。加快融入全市首位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发展布 局,积极引入汽车整车和重要零部件生产企业,保障高能级、高 规格汽车工业园区空间,支持建设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汽车零 部件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效应,聚焦 揽收拣选、存储输送、装卸搬运、运输配送、包装加工、信息处 理等六大系统,强化数字赋能,提升产业科技化、智能化发展, 支持建设“中国邮谷”和全国全域无人物流示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7: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2025年目标:市域南部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形态优美的现代化副中心基本建成。国土空间格局明显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生态空间保护成效显著,城镇空间更加集约高效,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2035年目标:全县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2050年展望:全面建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 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方面作出 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7: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土空间保护水平大幅提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守自然生态安全底线、稳固生态安全屏障,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至 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68.31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少于
64.35 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少于 71.78 平方千米。

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稳步增强。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城 市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县域西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漳河、青弋江等防洪格局全面建立;清洁高效的能源 供应体系基本建立,能源运输通道等得到有效保障;城市综合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地质灾害治理、公共卫生等各类灾害风险的防范能力明显提升。

国土空间开发效率显著提高。落实内涵集约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消化处置,持续提高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绩效。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立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体 系,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形成以中心城区为发展核 心,许镇镇区为副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人口集疏更加有序,空间开发效率显著提升。

国土空间品质效益持续优化。彰显“南岗北圩中都市”的县 域城乡风貌景观特色,中心城区组团型布局特色得以体现。至203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 45 平方米以上,中心城区公园绿地、 广场步行 5 分钟覆盖率超过 90%,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 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5 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超过 95%,中心城 区路网密度达到 8.0 公里/平方千米。

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全面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覆盖全域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国土空间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7-17 17: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空间策略


         全面推进国土开发、保护和整治,加快构建安全、和谐、开 放、协调、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南陵。

         筑牢底线、安全韧性。贯彻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和生态文明思 想,落实南陵作为国 家级农产品主产区的职责定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引发的洪涝等潜在自然灾害风险,划定洪涝风险控制线,加强地质灾 害综合治理。建设安全韧性城市,中心城区划定防灾分区,完善 应急救援体系和物资储备库网络体系。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落实南陵作为国 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区的职责定位,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构建生态廊道系统 串联各类自然保护地,优化圩田水网底板,完善生态安全格局, 推动生态修复。前瞻布局“双碳”战略,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依托绿水 青山资源构建新经济体系,结合优质环境景观资源,布局文化创 新、休闲旅游、数字经济和医疗康养等新经济产业功能空间。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分类施策培育城市发展动力,提升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许镇桥头堡作用,高标准打造“G205 芜湖汽车科创工业走廊”,聚力推动“一首一优”协同发展,着力构建“一轴三区”产业发展布局。严格控制增量,优先消化存量,盘活低效用地。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开展低效工业用地、旧居住区、 城中村及城边村的有机更新。深化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 城乡无差别的高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

         品质提升、特色彰显。挖掘南陵文化内涵,加强对文物保护 单位、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圩田 水网地区的格局保护和资源利用,发挥特色空间格局魅力。以人 民城市建设为导向,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 人民,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安全城市、智慧 城市、公园城市。重视城市风貌特色塑造,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 管控,建设高品质、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展现南陵独特的人文魅 力和历史底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2 09:28 , Processed in 0.04969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