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2015612dhuhi

[中江新闻] 《芜湖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批后公开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13 金钱 回复本帖可获得 1 金钱奖励! 每人限 10 次(中奖概率 90%)
发表于 2024-5-29 11:0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金钱

这个北沿江高铁到底是个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2: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沿江、常芜城际、铜南宣,新建南陵北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3: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金钱

芜湖到湾沚的快速路规划是欧阳湖路南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4: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芜常由南向北接入芜湖南?对常州似乎不是最优选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5: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金钱

johnway 发表于 2024-5-29 14:40
芜常由南向北接入芜湖南?对常州似乎不是最优选啊。

这算是远期规划了,估计后面还会变更,看看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5: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金钱

收藏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公开稿)


1 总则


第1条 编制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  精神,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愿景,抢抓交通强国建设、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 家重大战略机遇,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面向全球的现代化供应链物流中心为目标,科学统筹高铁、港口、机场等重大交通设施空间布局,有序推进城市“双快”交通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公共交通及慢行交通服务品质,全面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安全韧性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引领“一江两屏、南北两圩、一主两副、一湾四极”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加快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第2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芜湖市域,包括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湾沚区、繁昌区、南陵县、无为市,总面积约 6009.02 平方千米。

第3条 规划年限

近期:2021-2025 年; 远期:2026-2035 年; 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15612dhuhi 于 2024-5-29 22:50 编辑

第4条 规划依据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国3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国3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 年)》
《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
《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2021-2050 年)》
《安徽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 景目标纲要》
《芜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芜湖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 51328-2018)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 50546-2009)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及规划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2: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2 综合交通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1节        发展目标


第5条 规划目标

聚焦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3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围绕交通强 市发展目标,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芜湖市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门户枢纽, 面向全球的现代化供应链物流中心”。

第6条 服务目标

1、对外交通

客运交通:打造区域门户枢纽,实现“1235 时空通达圈”,即 1 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2 小时覆盖安徽省域及长三角城市 群主要城市,3 小时通达武汉、郑州、长沙、南昌等中部省会城市, 5 小时实现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效联通。

货运交通:加快建设芜湖港口型国3家物流枢纽城市,打造芜宣机 场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机场,率先实现“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即快件国内 1 天送达,周边国3家 2 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 3 天送达。

2、城市交通

规划构建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双快”骨架系统,实现城市内外及组团间快速衔接,交通效率显著提升,城区 10 分钟内可上快速路,20 分钟内可达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城市主要对外铁路枢纽,40 分 钟内可达机场航空枢纽。坚持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导向,公共交通出 行比例、服务水平、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以芜湖滨江山水本底为特色 的高品质慢行系统基本建成,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公共交通+慢行交 通)达到 75%以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节        交通战略


第7条 枢纽升级战略

强枢纽、优通道,加快枢纽升级。着力夯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全国层面,全面对接国4家战略,实现芜湖市与京津冀、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国4家战略“四极”的快速联系。区域层面,推动 “北强、南升、西补、东联”,以交通廊道建设助推芜湖“省域副中 心”职能升级。市域层面,推动市域站场功能优化整合,完善综合立 体交通枢纽建设。

第8条 客货强市战略

促客运、兴货运,建设客货强市。客运方面,构建公铁空协作, 快捷通达全国的综合客运体系;打造四网融合、覆盖充分、内畅外通 的轨道交通网络,助力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充分发挥皖南地区 中心优势,积极拓展客运服务腹地,培育现代化、同城化都市圈。货 运方面,以京东超级港等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专业性航空货运 枢纽机场建设;提升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打造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航 运中心,加快推进港口型国4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推动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第9条 品质交通战略

构网络、提品质,打造品质交通。着力推动城市交通模式转型发 展,提升城市交通服务品质,加快构筑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双快” 系统,推动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发展。以公共交通实质优先和 高品质慢行系统建设为两大抓手,结合城市蓝绿空间推进以人为本的 绿色交通发展。推广街区制,提升道路服务功能和城市活力。建设智 慧交通协同治理平台,提高科学化、精细化交通治理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2: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节        发展策略


第10条        加快枢纽建设,提升枢纽能级

以重大项目助推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优化铁路枢纽,做强水运枢纽,提升空港枢纽。依托国5家运输大通道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水运和航空为支撑,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运输通道网络。
构建三大复合通道,即沿江复合运输通道,京台、京沪复合运输 通道,G60 复合运输通道,强化公铁水功能复合,实现区域设施互联共享,促进区域协同。打造空港、陆港、江港综合交通枢纽,强化与区域枢纽衔接联动,提升芜湖市广域辐射力和竞争力。

第11条        拓展对外通道,全面开放合作

做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与国6家战略“四极”联系的快速交通廊道。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中四角”。以 G60 科创走廊建设为抓手,加快融入“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以芜宣机场为载体,打造为芜湖面向世界、开放合作的门户窗口。 提升航空枢纽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发展特色临空产业,构建双循环枢 纽优势的门户平台。

发挥芜湖港发展优势,形成江海联通、枢纽互通、航道畅通、公铁水多式联运的航运格局。加强与长江中上游港口的航线合作,优化 整合港区布局,高效利用岸线资源,提升芜湖港集装箱转运功能。

第12条        人本高效绿色,智慧精细治理

建设以绿色交通为骨干的出行模式,打造品质交通。转变交通发 展模式,满足多目标服务需求,构建多层次、高品质、可持续的城市 多元交通服务体系。

建设以双快系统为骨架的运输网络,促进一体发展。加快城市快 速路、轨道交通“双快”系统建设,布局与芜湖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 的双快骨架运输网络,引领和支撑城市空间格局,实现城市各组团、 各枢纽快速通达,促进芜湖市域“五区一市一县”一体化融合发展。

建设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平台,推动精细治理。聚焦“新基建”,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通讯 技术加快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建设智慧交通大数据协同治 理平台。提高城市交通全方位、多方式、科学化、精准化治理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3: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3 区域及对外交通规划


第1节        铁路系统规划


第13条        发展目标

从区域协同、多网融合维度,构建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速 铁路组成的铁路网络,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系统结构,打造区 域互联互通、功能复合多元的铁路运输格局,助力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进一步提升芜湖铁路枢纽地位。

依托高速铁路融入全国铁路运输大通道,实现与全国重要城市的高速联接,1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2 小时覆盖安徽省域 及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3 小时通达武汉、郑州、长沙、南昌等中 部省会城市,5 小时实现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高效联通。依托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实现与宣城、铜陵、池州 30min 通达,市域主城与副城 30min 内实现联系。铁路运输在对外客运、货运中的比重分别达到 45%、3%以上。

第14条        芜湖铁路网规划

1、高速(城际)铁路及磁悬浮系统

规划形成“三横三纵一射”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布局。包括北沿江高铁、合芜宣城际、宁安城际、商合杭高铁、合福高铁、芜常城际及高速磁悬浮系统(规划预留)。

2、普速铁路

规划“两横一纵”6 条普速铁路,形成“沿江+跨江”货运铁路网络布局。包括宁芜铁路、芜铜铁路、淮南铁路、皖赣铁路、庐铜铁路、 铜南宣铁路。规划扩能改造宁芜铁路和芜铜铁路,中心城区内淮南铁 路、宁芜铁路改线外绕。

规划预控“一横一纵”2 条普速铁路,分别为江北铁路、江北铁路与宁芜铁路联络线。

第15条        铁路枢纽站场规划

1、铁路客运枢纽 规划形成“两主七副”铁路客运枢纽格局。“两主”分别为:芜湖站、芜湖北站;“七副”分别为:芜湖南站、繁昌西站、湾沚南站、 芜宣机场站、无为站、无为南站、南陵站。

2、铁路货运枢纽

规划12个铁路货运站,分别为:塔桥(综合货运)站、裕溪口 站、峨桥站、八里湾站、沈家巷站、鸠江站、湾沚站、南陵北站、繁昌站、枫香墩站、姚沟站、三元站。

依托塔桥站、裕溪口站、峨桥站和宝特物流园,打造“一主两辅” 铁路物流枢纽。“一主”为塔桥铁路物流基地,“两辅”分别为:裕溪 口铁路物流基地、三山铁路物流基地。

规划1个铁路编组站:芜湖东编组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节        公路系统规划


第16条  发展目标

构建层次分明、网络发达、畅通高效的公路系统,显著提升城市对外通达能力,全面对接长三角,实现与南京、合肥、杭州、上海等 中心城市均有多条通道互联;规划完善县乡公路建设,全面实现县乡公路等级化。

至 2035 年,高速公路覆盖芜湖市所有主城、副城、中心镇,网络密度达到 10 千米/平方千米以上。依托公路网络实现城镇中心 15min 内上高速公路;主城中心 1h 通达所有副城中心;主城中心 1.5h 通达所有中心镇;副城中心、中心镇 45min 可达辖区内所有乡镇。

第17条        高速公路

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提升重要交通走廊服务水平,分流过境交通,缓解关键通道交通压力。规划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 多向通达的“双环十二射两联”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到 2035 年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 650 千米,路网密度超过 10 千米/百平方千米。

“城市内环”:由宁九高速-杭合高速-宁芜高速-巢黄高速组成; “都市外环”:由铜商高速-无桐高速-沪汉高速-宣城至博望高速-沪渝高速组成;

“十二射”:分别为芜合高速、杭合高速、宁九高速、宁芜高速、宣城至博望高速、沪汉高速、溧芜高速、沪渝高速、芜黄高速、无桐 高速、铜商高速、明巢高速等。

“两联”:分别为宁九高速大龙湾支线、无为高速北环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3: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8条        国省干线

不断优化国省干线路网结构,加快干线公路升级和快速化改造,实施穿越城区段公路外迁改线,降低过境交通对城区造成干扰,增加 路网容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规划由 6 条国道和 19 条 省道形成“五横五纵十四射”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

6 条国道:分别为 G205、G236、G318、G329、G347、G635;

19 条省道:分别为 S104、S208、S212、S213、S217、S218、S220、 S233、S330、S334、S335、S339、S449、S451、S455、S456、S457、 S460、S463。

第19条        县乡公路

在规划国省干线公路网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县乡公路网络,与国省干线有机衔接,增强县际间、县城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交通 联系,全面覆盖县域内经济发展中心、主要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重 要节点。

规划县道 92 条、总里程 1628.047 千米,净里程 1585.795 千米;

规划乡道 572 条,总里程 2805.911 千米,路网密度 46.6 千米/百平方千米,乡道人口密度 7.5 千米/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2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节        港口水运规划


第20条  发展目标

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协调联动、 整合港口资源,加快航运枢纽设施建设,优化港口服务格局,规划将芜湖港打造成为江海联运枢纽、安徽省外贸和集装箱主枢纽港、长江 中下游多式联运航运中心,促进芜湖港口型国3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芜湖港高质量发展。至 2035 年,芜湖港总吞吐量达到 2.6 亿吨,集 装箱吞吐量达到 500 万 TEU。

第21条        航道网布局

进一步完善干线航道网络,加快内河航道“升级、扩能、沟通、 联网”。规划形成“一干两支五线”为主,其他航道为辅的内河航道 网络布局。至 2035 年,规划航道 30 条,总里程 736.25 千米,其中四级及其以上干线航道 10 条,里程 341.92 千米,占比 46.4%。 “一干”:长江黄金水道,为一级航道。重点加快推进长江航道的整治扩容,提升长江航道维护水深,建设皖江深水航道,实现长江 芜湖段常年维护水深 9-10.5 米,芜湖长江大桥以北段达到 12.5 米。

“两支”:包括合裕线和芜申运河,规划合裕线为二级航道,芜申运河为三级航道。

“五线”:分别为青山河、风襄河、西河、青弋江、漳河。其中, 规划青山河、风襄河、西河为三级航道;规划青弋江(清水-南阳)、 漳河(峨桥-澛港)为四级航道;规划青弋江(南阳-弋江)、漳河(南 陵-峨桥)为五级航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2 14:22 , Processed in 0.04535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