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16 1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e24_cy 于 2025-4-16 14:43 编辑
@阳春三月下柳州、@滑稽树下你和我
个人理解,以工代赈是比较好执行的方案
第一,确实目前土木行业是百业萧条之首,相当凋零
第二,各地方政付确实没太大举债基建能力,只能庙堂举债
第三,相比直接发钱,还是以工代赈比较好。发钱,为什么发给别人不发给我?以什么名义发?摊大饼的话,人人有份,每个人手上根本拿不到多少,也没那么多来发。
这个好操作很难平衡。而且直接发钱,有一就有二。
第四,以工代赈,以工程项目的名义,毕竟是真真正正在做事,经济体系在流转,会有商业博弈自平衡的。直接发钱,相当于行政体系在运转,不一样。可以通过地区、项目进行精准滴管,补贴最需要补贴的地方。
第五,以工代赈,尤其运河这种超大型工程,可以优先保障大型施工央企、国企。
第六,钱这种东西,到了国家层面就是一个数字,何况现在还通缩
类似的农田旱改水,高标准农田,西北地区的削山造田,还有光伏、风电等基建,都在上马或维持原来较高的投资水平,也是以工代赈的意味。光伏风电现在都要取消上网保证电价了,但是还在继续建。风电也有小改大的项目,就是低瓦数发电风机改高瓦数风电风机。
感觉本质都不是利润驱动的项目,而是维持性的固定投资。和高科技行业投资抢占市场份额、攻占技术高地,不是一个逻辑。和补贴新能源车,夯实新能源产业链,也不是一个逻辑。而是要托住第一大就业细分行业,拖住土木施工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就业岗位不夸张式的坍塌,让土木工程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农民工、建材商等相关人员转行转型,慢慢消化。
所以平陆运河、湘桂运河、粤赣运河、湖北长江取直运河等运河项目,本身都不是利润驱动的。“投资几百亿下去,未来靠运营能收回投资”,不是这个逻辑。而是投几百亿下去,托住土木就业市场,赈济土木行业人员,顺便捞条运河,日后能成运输大动脉自然是好,一般般也过得去,相当与增加一条出海通道,增加一份战略备份。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