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BU_David

[文物保护]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4 2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0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00: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00: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00: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00: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7 2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主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8 09: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直隶河北省 发表于 2020-4-13 09:22
河北省的文物保护费用基本都给了正定

正定的费用不只是河北省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国家文物局的……单霁翔都聘正定博物馆名誉馆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8 10: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了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21: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22: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22: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09: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话古城」街巷逸闻——荷包营
保定方志 2017-10-23 10:57:53

唐家胡同南段西侧,至体育场街,有一条小胡同,原从西水门至莲池的河道经此,河道弯曲,呈荷包状,故名荷包营。路宽只有几尺,街长不过百步,时至今日也还是住着三五十户人家,要是提起它的名称,还有另一个来历,和一段民间传说故事有关。

据说,很早很早以前,这里住着一户穷秀才,一户鞋匠。常言说,“远亲不如近邻”,二人情投意合,结为盟兄把弟,秀才居长。

一天,秀才把鞋匠请到家中说道:“贤弟,为兄近日盘算,与其在家坐吃山空,倒不如出门谋些生路,能拿回三吊五吊的,也好……”鞋匠不等秀才说完忙说:“你我兄弟情如手足,家中之事包在小弟身上,大哥只管放心前去得了。”

秀才离家之后,鞋匠早出晚归,两家担子一人担,吃喝穿戴、柴米油盐接济得非常周到。嫂嫂王氏任事也不用操心费力,落得个轻闲自在。时间一长,针懒得拿,线懒得动,整天东走西串。

鞋匠觉着王氏嫂嫂不安于食,万一有个一差二错,将来如何对得起大哥呢?一天,鞋匠到秀才家对王氏说:“嫂子,不瞒你说,大哥不在家,近来生意不太景气,活计也少,我想嫂子也谋点营生,多少进点儿,盼大哥回来也就好了。”王氏一听,心中老大不痛快,但一想,总不是亲兄弟,心里不高兴,嘴上却笑着说:“几个月来,全凭大兄弟,也够难为大兄弟了,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干点什么呢?”鞋匠说:“嫂子针线活不错,以我看绣点荷包卖卖,多少也能找点花销,贴补着过日子。”

鞋匠买来了丝线、布料。王氏没法,也只好穿针走线绣起了荷包。头一天,让孩子们拿出去换回了一吊钱,第二天又很快卖了,时间一长,王氏绣的荷包不但赚回了生活,还有了零花,日子也觉得宽裕多了,整天价起早贪黑,再也没有别的闲心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秀才进家一见老婆孩儿,悲喜交加。悲的是一别三载,喜的是今又一家团聚。王氏不见亲人不落泪,一见亲人满肚子委屈,诉说起娘儿们的不容易。秀才听妻子一说,心想,虽说和鞋匠情同手足,但总不如一母同胞。

第二天,秀才来到鞋匠家,鞋匠见大哥回来了,忙刷锅洗碗,跟老哥喝上一盅。秀才说:“出门三年,家中靠兄弟接济几个月,也总算咱们没白结拜一场。”鞋匠听大哥言谈之中似有抱怨,上炕把破箱子打开,秀才一看,满满一箱荷包。鞋匠说:“大哥出门,唯恐嫂子有个闪失,嫂子所绣荷包,我都托人买下……”秀才一听,眼泪横流,扑通一声跪倒在鞋匠面前说:“请受为兄一拜。”鞋匠忙把秀才扶起说:“大哥出门艰难,小弟深知,你我情同手足,亲如兄弟,这都是份内之事。”

打这儿以后,王氏绣荷包更勤谨了,秀才除教子外,每日拿荷包街头去卖,换得钱来欲报鞋匠大恩。鞋匠知道后,哪里肯依,干脆也让妻子绣开了荷包,和大哥一同做起荷包生意来。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赞佩鞋匠的为人。远近老百姓也都愿到这条街上买个荷包,街坊邻居看着这哥俩买卖一天天兴隆,也让家里妇道人绣起了荷包。日子一长,人们要买荷包,都说:“到荷包营去买吧。”无意中就给这条街起了个名字——荷包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09: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话古城」街巷逸闻——铁面将军庙
保定方志 2017-10-16 10:46:57

由淮军公所东口、唐家胡同南口与兴华路西口交汇处往南,是一条弯曲的小街,路长210米。

过去这里曾有一座坐西面东的庙宇,先称“铁面五道庙”,后改称“铁面将军庙”,故称此街名为“铁面将军庙”。

早年此街东侧多是大小不等的水坑、洼地。

往南向西可通希寺胡同,向东沿坑岸可行数百米,与东上坡的干草林、米家胡同、西关帝庙街等小街小巷相连。

这片水坑又称“西河坑”,是保定“三山不显,四水不流”的四水之一。在历史上都是长年积存雨水,可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水坑,同时因这些水坑和湿地附近多栽有树木、花卉,王占元在铁面将军庙南部原矮松园旧地重建起花园。

1939年4月,日本侵略军在铁面将军庙往西拐弯处的南边(南城根北边)洼地上,建立国际运输株式会社营业所,拥有日、美制汽车65辆,从业人员120人,日本人占1/3,垄断保定市及各县运输业。当时这一带一度繁华几年。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为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肃奸”委员会驻地。

铁面将军庙最南端,便是如今仍保留原貌的一段古城墙。解放前称这里为“南城根”,近年又有人称做“老城根”。

这座在宋城遗址上,利用元代土城基础,明代改建成的砖城墙,历史上曾起到军防和防洪的重要作用,在明朝的京城失陷前,李自成起义军就未能攻入保定城。早年洪水泛滥,因保定砖城“固若金汤”,洪水只能顺流东去而未能入城。

但愿仅存的这段古城墙能够得以妥善保护,成为保定历史的见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 09: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话古城」街巷逸闻——淮军公所街
保定方志 2017-10-11 15:27:25
淮军公所地处旧城西南隅,东与兴华路、唐家胡同、铁面将军庙成十字相接,西至多祥街、粉房胡同,路长近280米。此街因其中部路北建有“淮军昭忠祠公所”而得名。

“淮军昭忠祠公所”简称“淮军公所”,是一座东西115米、南北120米、占地1.7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此地原是县城隍庙、土地祠故址,清咸丰初年,庙宇废弃,由清苑平陵胡汉秋出资购为私产,辟为菜园。光绪十四年(1888)由湖南提督盛军头目周盛波等倡议,并领衔集捐,李鸿章于五月十日专文奏请并奉诏在保定城内修建“淮军昭忠祠”。于是购得胡氏菜地进行施工,越年建成。此祠专为列祀同治四年(1865)以后淮军镇压捻军中阵亡或受伤病故将士,及同治九年(1870)以后调派淮军来直隶防海,在北洋积劳病故者的场所。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鸿章病故,“两宫震悼”,命京师及有关各地特专建祠。于是,保定将“淮军公所”东路进行改建,1902年建成“李文忠公祠堂”,西路仍为“淮军昭忠祠”。

据传,为了修好这座淮军公所,从江南广召能工巧匠,但对当地的工匠却极鄙视。这可气坏了保定的工匠,感到这是极大的侮辱。保定城里有个瓦工头儿,叫花儿李,此人聪明伶俐,眼珠子一转就是个主意,他看到这种情况,就把伙伴们叫在一起,商量起来。

当时,淮军公所的总监工住在火神庙,每天到工地上去,必须通过穿心楼,路过县学街,花儿李就在这段路上转悠,当转到县文庙前,看到院内雄伟高大的一整组宫殿式建筑,但却没有一座像样的照壁时,计上心头。

一天,花儿李对瓦匠师傅们说:“常言道,出水才看两腿泥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他们不是说咱们保定的瓦匠不行吗?咱们给他拿出个样子来看看。我打算在县学街口,修一个影壁,谁有啥本事就使啥本事,大伙合计合计。”并说他有个朋友,是砖窑的掌柜的,砖有的是,叫他给咱们帮忙,大伙都说是个好主意。花儿李跟砖窑掌柜的一说,掌柜的满口答应了。说干就干,立刻就兴工修影壁。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几天,一座蛮漂亮的影壁在县学街文庙前修起来了。来往的人都围起来看影壁上的砖花儿:正当中刻了个鲤鱼跳龙门,四角刻的是树枝树叶在外头,鸟儿拍着翅膀在里头。淮军公所的总监工一看,都看傻了,问:“这是哪儿的师傅的手艺,刻得这么好!”一个正在刻花的小伙子抬起头来,看了总监工一眼,说:“老先生,别夸俺了,这些花花草草的都是徒弟们干的活儿,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呀!要是叫师傅知道了,得骂俺们!”监工一听,吓了一跳:“保定真有能人呀!徒弟的花儿刻得都这样好,师傅就更了不起了!”非要看看他们的师傅是什么样儿的。徒弟们把花儿李找来,总监工的一看,伸出大拇指直夸好:“保定有好样的,修淮军公所,你们怎么不加入呢!”花儿李说:“俺们这点手艺,人家不要。”总监工说:“要!这事儿我说了算,拿我的片子去,今个儿就上工!”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据说李鸿章还领着他老娘去看过保定工匠们修的影壁呢。淮军公所修好了,那高大的门楼,墙壁上精致的雕花,都有着保定工匠们的心血。“巧修影壁”这件事儿,就传为佳话了。

如今,淮军昭忠祠公所主体建筑仍在,淮军公所街和两侧破旧的民居已被宽敞整齐的街道、一栋栋新式居民楼所取代。淮军公所街也与兴华路连为一体统称兴华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5 20:05 , Processed in 0.04705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