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barrettxia

2018空气质量同比趋恶化,恐面临持续雾霾天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9 1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雾霾与肺癌的关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947912

刘洁
癌症科普公号:斗瘤(antica-hero),用好故事来话疗

关于雾霾,如何而来,国家机构有自己的看法,民众也有自己的理解。这不是我们今天讲述的内容,我们今天要来聊聊雾霾和癌症的问题。

首先,为了严谨,我们还是用空气污染吧,毕竟空气污染致癌和雾霾致癌是否是一回事,总有人说不是一回事。

      空气污染不致癌的谬论

虽然很多人从内心都明白空气污染对人体是不好的,然而总有人闭着眼说,比如:没有证据表明空气污染会致癌或者说空气污染对癌症的贡献很小,持有这种论调的“砖家”们还有很多,哪怕这种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甚至看到一种奇怪的理论“空气越好的地方癌症越多”,这种论调简直是混淆黑白,文中举例发达国家尤其是丹麦等地癌症发病率高于被污染困扰的中国,纯粹是数据在说谎。

事实上,我们知道,癌症的首要风险是年龄,年龄越大,癌症发病率越高。而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远高于中国,且大部分进入老龄化状态,他们的老年人数量远高于中国那么他们的癌症发病率自然要高于中国。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A村1000个人,今年50个得癌症;B村1000人,然后只有10个人得癌症。

最直观的,也是最简单粗暴的,就是A村癌症发病率是5%,B村是1%。

于是有人惊呆了,难道A村出了啥不干净的东西,或者乱七八糟的啥的,导致A村癌症发病率这么高?

官方赶紧派人出来调查。

然后详细看一下,两个村的人口结构一对比,发现,A村是标准的留守老人村,老人太多,B村是个新村子,年轻人居多,所以A村癌症发病率高不是很正常嘛。

各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

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红色的或者橙色的,意味着他们的老年人数量非常多,所以患癌症多也是完全正常的。

    权威机构有话说  

虽然我们可以掩耳盗铃装作不知道,然而世界上可不是瞎子。大家都知道有个权威的机构叫做世界卫生组织,英文WHO,他可以说是联合国旗下最知名的机构之一了,负责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健康(卫生)问题。

这个组织有个专门的机构叫做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这是世界上关于致癌物最权威的机构,我们大家口中的致癌物,都是这个机构报告的,他们从1971年起组织专家组收集和评价世界各国有关化学物质对人类致癌危险性的资料。

到今天,已经有119种物质被列入了一级致癌物,也就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这些物质是致癌的。


那么,空气污染是不是呢?答案是肯定的。

201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室外空气污染为新的致癌物,且属于一级致癌物,换句话说,空气污染和吸烟、甲醛的致癌等级是一致的。

      空气污染和癌症  

由于工业生产、机动车排放以及各种日常废气的排放,环境空气中包含了大量的污染物,而全球范围内,因此而导致的健康损失十分巨大。

2004年因为环境空气污染导致的肺癌死亡人数就有62000人;2010年因为PM2.5导致的320万人过早死亡,其中有22.3万人死于肺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由24位世界顶尖学者组成的工作团队在审议了1000多篇关于癌症和空气污染的论著之后,最终认定:空气污染是一级致癌物。

污染的空气中主要含有两类致癌物质,一类是致癌化合物,一类是致癌的颗粒,其中致癌物名单如下

表中致癌等级描述为:1:致癌物 ;2A,很可能是致癌物 ;2B,可能致癌物 ;

除了上述化学物质,空气污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叫做颗粒污染。尤其是PM2.5,所谓PM2.5就是直径是2.5的颗粒,这种颗粒最为危险,因为一来这种直径的颗粒容易出现,二来,它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非常久,结果就是大量被人们吸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物质一旦大量进入体内的话,那么他们就会不断地积累。一方面,他们会沉积在肺部,破坏肺组织,导致更容易受到损伤;另一方面,这些物质还能够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参与了人体的新陈代谢。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毒害物质甚至可以进入大脑从而影响人的认知能力。

这是全球PM2.5的内容,颜色越深表示污染越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是世界上PM2.5污染最重的国家,主要是来自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居民取暖,而撒哈拉沙漠主要是因为沙尘的缘故。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近几十年来,每10到15年,肺癌患者人数就会增加一倍。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也显示,肺癌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上升了465%,取代肝癌成为我国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空气污染和癌症  

由于空气污染是个比较复杂的内容,各地区空气污染类型也有所差异。但是就像我们在第三部分描述的,大部分空气污染物都是致癌物,比如空气中的多环芳烃(PAHs)类就是一种标准的致癌物,这种物质进入体内会影响人体很多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得体内的代谢发生紊乱,为癌症的发病提供温床,而且它本身也会导致DNA的损伤,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来自巴西的实验发现,把颗粒物注射到小白鼠皮下,其部位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很多综合性证据表明空气污染物的致癌,在IARC报告中都有详细的引用描述。

事实上,目前对于空气污染物致癌,基本上是共识。比如发表在权威期刊《柳叶刀》的一篇论文,它综合了在欧洲9个国家内进行的17项队列研究的数据,涉及了32万人,13年的追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暴露在室外污染空气中的人也会有更大的风险罹患癌症,哪怕欧洲是世界上空气最好的地区之一,他们发现,每立方米空气中每增加5微克细小颗粒,患肺癌的风险就增加了18%。而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或是附近交通情况,与癌症都没有出现明显联系。

英国政府认为,每年有7.8%的肺癌患者是空气污染导致的,荷兰政府直接指出,PM2.5越低越好。

此外,空气污染还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随着PM2.5浓度等级提升,即空气质量从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与之对应的心脑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增加百分比分别为2.5%、3%、4.7%、6.5%、4.5%和13.7%;随着PM10浓度等级的提升,与之对应的心脑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增加百分比分别为0.2%、1.9%、4.2%、9.3%、6%和1%。


(空气污染和心血管疾病)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上世纪伦敦烟雾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当时,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在大雾持续的5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今天的中国已经正在经济增长的大道上驰骋,然而我们的污染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污染使得我们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牺牲健康换来的发展,其实,又能享用多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0:1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呢?你想表达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0:2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ueliang 发表于 2018-3-9 19:01
希望代表能多提议关于解决河北的严重污染问题,不光是严重的空气污染,还有化工厂、钢铁厂、药厂等等造成的 ...

今年报告没提钢厂搬迁,真特么不容易,要是钢厂搬走了,真应该在谈固光华竖个纪念碑,纪念钢厂这几年贡献的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0:3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定钢厂不搬,远洋不得交房,已经开工三年不搬就尴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0:4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ishuo22 发表于 2018-3-9 20:15
然后呢?你想表达什么

可能是想让咱们投资2.5概念的股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1: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洛城飞花 于 2018-3-14 21:40 编辑

顶一下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小乐 发表于 2018-3-9 20:29
今年报告没提钢厂搬迁,真特么不容易,要是钢厂搬走了,真应该在谈固光华竖个纪念碑,纪念钢厂这几年贡献 ...

O(∩_∩)O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2: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小乐 发表于 2018-3-9 20:32
规定钢厂不搬,远洋不得交房,已经开工三年不搬就尴尬了

考研远洋实力的时候也是再过三年就到了  O(∩_∩)O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2: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上好多人还觉得媒体报道PM2.5是给庄里抹黑了,吸霾吸傻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2: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怪这几天没风呗,治理效果也就内样,以前是16楼跳下来,现在是6楼跳,没啥本质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9 23: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的产业结构不是三五年就能调过来的,慢慢来吧,也没啥办法。实在受不了可以搬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0 00:1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北方雾霾一盘棋 没有哪里可以独善其身 去南方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0 09:1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就留  不喜欢就走   哪来那么多废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0 10: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楼主是真有毛病,你在这说管个卵用,你能管得了老天,还是能管得了工厂汽车?媒体多报道就能减少霾?屁都不懂在这胡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10 15: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研究:雾霾会进入大脑!引发抑郁,甚至痴呆!
2017年01月10日
  虽然这几天,大面积雾霾已逐渐开始散去!
  但是,国内的空气质量问题仍令人感到十分担忧!
  其实关于雾霾,相信很多人也看过了不少分析报道。让人略感失望的是,我们目前对于雾霾危害的认知还停留在肺脏、口鼻腔、心脏、消化系统等层面上。甚至心大的朋友会说:就当今天多抽了几根烟!
  对于这样的正能量我们只能钦佩。不过还是要正经来说,雾霾对于人体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呼吸道上。要知道,在我们不遗余力清肺之时,BBC已经开始呼吁“关注空气污染对于人类大脑所造成的致命损伤”了。
“多年以来,我们以为污染只是伤害我们肺,其实它对大脑的损伤一直被我们忽略了。”
——Paul Mohai,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
(左起图一为健康的大脑,图二三四依次为被空气污染、老年痴呆症以及毒品侵蚀的大脑)
脑子进水是假,
脑子进雾霾倒是真的。
经过空气污染之后,健康的大脑会变成这样...
最近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于PM2.5~10的粗颗粒污染物(如沙尘暴),PM小于2.5的雾霾可以通过呼吸道直达我们的大脑。
“细小的空气颗粒物极易穿透人类的天然防御屏障,它们甚至可以通过肺部来到血液中,并且借由嗅觉神经的神经突触直达大脑。”
——Jennifer Weuve
(肺部直通大脑的示意图)
美国芝加哥拉什医学院(Rush Medical College)心理学教授Jennifer Weuve做过一项针对极细小颗粒物的空气污染源和粗颗粒物的污染源的研究。
  结果表明,只有PM小于2.5的极细颗粒污染源,才能侵入大脑。
  并且,Jennifer的研究团队还对养老院的19000名年长女性的记忆能力和居住的地址进行比对研究,她惊奇地发现,那些常年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被试晚年的记忆衰退更严重,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那么。大脑长期被雾霾侵蚀会怎样?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Randy Nelson的研究发现,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中的大脑会“病变”.
  简单来说,就是你会变傻。
  试验中,Nelson把实验鼠放置于细小颗粒污染物的模拟空气环境里(每周5天处于污染环境,2天处于自然环境)。
  10个月之后,他发现每周固定暴露于污染空气中的实验鼠在做“迷宫测试”时完成任务的时间明显变长,并且犯得错误也越来越多……。
  同时,处于污染环境的实验鼠还普遍出现了抑郁的症状:它们变得食欲不振,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
  为了探寻问题的根源,Nelson对实验鼠的大脑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那些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下的实验鼠,脑部细胞因子已经发生了变化。更绝的是,实验鼠的大脑海马体的神经细胞竟然也发生了结构上变化,也就是说,空气污染生生改写了大脑的组织构架!
  海马体(Hippocampus),又名海马回,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中,如果一个记忆片段,比如一个电话号码或者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被重复提及的话海马体就会将其转存入大脑皮层,成为永久记忆。
  “对于此结果我本人十分吃惊,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空气污染会大脑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从现有结果来讲,空气污染会影响脑细胞和海马体,因此,那些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下的人,很有可能会面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甚至抑郁等症状。”
——Randy Nelson
  这在对1952年经历伦敦雾霾事件的儿童健康追踪中,已得到证实,60多年过去了,雾霾仍给一些人留下了后遗症。
  美国波士顿大学曾对参与调查的200名平均年龄10岁的波士顿儿童进行随机调查。
  结果发现那些成长在严重空气污染区域的孩子,在认知能力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IQ测试上面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居住在未污染城市的孩子。
耶鲁大学的研究显示,从2000 - 2013年间,中国空气污染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了20%以上。
  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800万人死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17:34 , Processed in 0.04390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