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26 19: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气质先生FeiYang 于 2017-8-26 20:42 编辑
十四、白马寺释源广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白马寺不仅是洛阳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地,同时也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寺已同龙门石窟、关林构成了洛阳的旅游核心区。随着中州路向东延伸、洛偃一体化进程,洛阳已经形成了向东、向南发展的城市格局,白马寺释源广场建设势在必行。
释源广场的规划范围整体呈“工”字型,北起白马寺山门,跨陇海铁路与中州东路,南接洛河,由三部分组成。东西向广场长600米,宽155米;南北向广场长880米宽338米;中州东路以南广场长258米,宽45米。合计总规划面积31万平方米。
释源广场内的景观在空间上分为“两轴、四园、八组团”:两轴分别是南北向的礼佛修禅文化轴与东西向的人文情怀视觉轴;四园分别是东西向广场上的拈花园、明镜园、静思园与自在园;八组团分别是南北向广场上的本源广场、释源广场、寻源广场、思源广场、悟源广场、品源广场与结源广场。广场东南侧为公交枢纽中心与大型车辆停车场,西南侧为小型车辆停车场。西北侧为特殊停车场。
(二)设计内容:
1.规划构思:本次规划构思来源于永平年间蔡愔、秦景以白马驮经的典故贯穿整个广场的主线。将取经历程中的情景与广场上的景观小品结合,重现历史典故;将佛教中通俗易懂的典故篆刻成文,教化世俗,展现人文情怀。以期创造出规则、大气、幽静的寺庙广场空间。主轴线以时间推算,分为梦佛、求佛、悟佛、拜佛四部分,体现由世俗本心到大彻大悟的参禅之路。
2.总体布局:释源广场内的景观在空间上分为“两轴、四园、八组团”:两轴分别是南北向的礼佛修禅文化轴与东西向的人文情怀视觉轴;四园分别是东西向广场上的拈花园、明镜园、静思园与自在园;八组团分别是南北向广场上的本源广场、释源广场、寻源广场、探源广场、思源广场、悟源广场、品源广场与结源广场。广场东南侧为公交枢纽中心与大型车辆停车场,西南侧为小型车辆停车场。西北侧为特殊停车场。
3.交通流线分析:停车场内设置景区电瓶车停靠站,与景区外来车辆进行无缝对接,电瓶车行驶路线为规划范围内两条重要的步行通道和释源广场两侧与商业区相邻的南北向宽七米的道路,途径主轴线的重要节点,与步行路线对接,直通白马寺山门与齐云塔。步行通道为广场内串连各个景观节点的网络式游览路线。消防车辆可沿广场各个重要入口直接驶入。
4.视线分析:释源广场主轴线上的各个重要节点组成规划范围内的景观视觉纵向轴线,是白马寺寺院内部轴线的延续,人行流线与车行流线分居两侧,主轴线成为游人的视觉焦点,使景观节奏更具韵律感。穿过齐云塔与纵轴线垂直,形成规划范围内横向轴线,齐云塔为释源广场的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借景效果。释源广场与两侧建筑预留用地宽138米,两侧建筑高15米,使人视觉范围内的景观更具层次感。
5.植物配置:寺院山门前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以“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为主题。设计布局以陇海铁路为界,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贯穿释源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象征佛法在洛阳扎根以来,逐渐发芽开花,枝繁叶茂,在中国发扬光大。佛祖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得正觉,故菩提树称为佛树,寓意觉悟、智慧。因此设计采取“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为设计主线。释源广场的植物配置从南至北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春之萌始、夏之繁盛、秋之静谧、东之永恒。春之萌始作为释源广场的开端,植物配置以春花植物碧桃、晚樱作为主要树种,春为始源,创造充满生机的希望之境。夏之萌始位于释源广场的中段,植物相应配以石榴、紫薇等盛夏观赏植物。夏为中盛,创造丰富多姿的繁盛之境。秋之静谧位于陇海铁路以北,少了尘世的浮华,多了清幽的意境。在植物配置上以七叶树、黄栌为主题植物,创造秋之幽深、静谧之境。东之永恒在接近寺庙山门处,此为释源广场的终点。在植物配置上以侧柏、油松等常绿植物为主,与寺内相融合,创造常青永恒之感。
6.铺装设计:在本次设计中,硬质铺装设计以本土的花岗岩与青石板为主。铁路以南的部分与中州东路相接,作为寺庙与城市过渡区域,主要采用花岗岩铺地,体现简洁、时尚之感。穿越下沉广场的铁路以北区域紧邻寺庙,与前者形成不同的界面,主要采用青石板铺地,逐渐渗透寺院文化,体现厚重、古朴之感。大道两侧的电瓶车道采用沥青路面,停车场采用植草砖铺地。
7.照明设计:在本次照明设计中,根据不同界面的表现内容不同,采取多种庭院灯类型,并在外形上与寺院文化相契合,旨在能够满足夜间使用功能的基础上,突出体现造景效果。重要节点在地面上使用埋地灯,与铺装纹理搭配,相得益彰。雕塑及大乔木处设置投射灯,烘托雕塑的主题、营造氛围。
8.景观小品设计:景观家具从造型、色彩、质地等不同的方面都体现出洛阳白马寺的文化特色。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提炼,对坐凳、垃圾桶等设施进行造型设计,依据不同片区所表现的主题不同而设计出不同的造型,使整体景观产生变化。在树阵广场设置树池坐凳,供游人休息纳凉,植物中点缀古朴置石,使景观更显古意。
9.景观建筑设计:白马寺初建于东汉,地处汉魏故城,追溯历史本源,我们把整个白马寺外围文化主题商业建筑定位于仿汉代建筑风格。同时,融入现代材料和技术对建筑的外观形态和内部空间做精心设计,考证史料,汉代建筑风格总结为:高台建筑,直坡屋面,刚劲有力,恢宏大气。 该文化商业片区的设计思想将承载这种理念和精神,以此结合白马寺内部建筑色调和尺度,打造文化展示、商业运作与综合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商业建筑群。
该项目自2011年启动自2013年期间,其设计方案经洛龙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多次会议讨论、研究,设计单位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
按照会议安排,现提交规划专题会审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