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牛不慢

5号线一期工程各站点名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9 1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洪,那洪立交,槎路,白沙壮锦立交,亭洪西路,旱塘,新阳,广西大学,秀灵路,明秀路,北湖南路,虎丘,狮山公园,小鸡村,药用植物园,二塘,金桥客运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子 发表于 2017-7-6 20:29
公开征集站名前的17座站名:那洪站(绿港国际中心站)、那洪立交站、金凯路站、白沙壮锦立交站(江南公园站 ...

邕滨立交改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园改二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4: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binka 发表于 2017-7-8 12:31
1、国凯大道站;2、略;3、金凯立交站;4、江南公园站;5、周家坡站;6、五一立交站;7、新秀立交站;8、略 ...

12、秀峰路站,,很多人不懂秀峰路,,其实很短小的一条路,在南宁大把多这样的路;但是你说虎丘,估计知道的人会多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6:1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亭洪西路,明秀路,北湖南路直接把路去掉,地铁站名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影响民众认知的,我发现很多城市的地铁站也是这样把路去掉,比如广州二号线的车晓南站,实际就是在车晓南路上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6:18: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亭洪西路,明秀路,北湖南路直接把路去掉,地铁站名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影响民众认知的,我发现很多城市的地铁站也是这样把路去掉,比如广州二号线的车晓南站,实际就是在车晓南路上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18: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讨厌有路的地铁站名  还有插插立交  就像我不喜欢公交站都叫插插❌❌路口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伪书记 发表于 2017-7-9 14:53
12、秀峰路站,,很多人不懂秀峰路,,其实很短小的一条路,在南宁大把多这样的路;但是你说虎丘,估计知 ...

不瞒你说,我真不知道虎丘,因为不常去那个地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4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Van_wert 发表于 2017-7-9 13:30
邕滨立交改药用植物园,药用植物园改二塘,

能把二塘这个名称沿用下来话,这样也不错!不过最好是在金桥客运站那个位置叫,金桥客运站今后有可能搬到三塘或者四塘。南宁的“塘”还是挺有文化底蕴的,沿邕宾公路一路从二塘依次分布到昆仑关的九塘!个人觉得一塘可能就是人民公园南侧古代重要的军事据点官塘了!
南宁的二塘的话,二塘村属于兴宁区,;二塘社区属于属于青秀区,在原二塘煤矿的基础上建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1:4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宁“塘”类地名的考释 2012-11-21 10:11阅读:281 作者:梁滢 一、南宁地名以“塘”命名的不同情况 南宁自贞观六年(632)得名为“邕州”。唐朝《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武德四年于此置南晋州。贞观六年改为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说文解字》川部:“邕,四方有水,自邕城池者。”可见,南宁是以其水资源丰富的地理特点而命名为“邕”的。当地群众语言习惯较少使用“湖”、“池”而多使用“塘”。南宁市属的镇、乡、村,使用“塘”字来命名的比比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当地的池塘而得名。这些因池塘而得名的地名,按照语言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汉语地名。例如:大塘镇——今属南宁市良庆区,附近有著名的屯六水库,是广西的大型水库之一。长塘镇——今属南宁市青秀区,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现有著名的仲豆坡么旦小水库,面积50亩左右。二,壮语地名。这种地名来源于壮语,将壮语读音折合成谐音或近音的汉字。这种“壮语汉字”的地名在南宁农村十分常见,以壮语读其音便能知其义。例如:坛洛乡——今属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是壮语daemz的谐音,意即水塘;“洛”是壮语laeg的谐音,指深。村址处有深鱼塘,故名。汀测村——今属南宁市武鸣县。“汀”是壮语dingb的谐音,即常年不干的水塘;“测”是壮语siek的近音,即芦苇。村边有常年不干的长满芦苇的水塘,故名。 以上汉语和壮语的“塘”类地名都因当地有池塘的地理特点而命名,只是语言来源不同。而另一些含有“塘”字的地名则不是因为池塘,而是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这是本文要重点分析的第三种情况。 南宁北面有一些地名用了“塘”字,从地理位置上从南向北依次排列,分别是二塘村、三塘镇、四塘镇、五塘镇、六塘村、七塘村、八塘村、九塘镇。其中,今天的“镇”都是从以前的“乡”以“撤乡建镇”的方式发展而来的。它们依次坐落在连接南宁市至其所辖的宾阳县的昆仑大道旁边,呈现距离均匀的分布,每一塘之间相距约为五公里,也就是老人们习惯说的“十华里”。九塘的位置就在昆仑关附近。昆仑关是广西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 二、“塘”曾是古代邮驿制度和军事建制的单位 《广西通志·邮电志》记载:“宋至道三年(997),以开封为中心的驿路,其南路经岳(州)、(湘)潭至广州可转达苍捂(今梧州)。南宋桂州升为静江府,广西路即以此为中心建设驿路网,境内(含县内递铺驿路)有驿路一万多里。其中昆仑古道,是 连接桂州和邕州的重要孔道,隘口昆仑关附近设有金城驿(今邕宁九塘),朝天铺(今邕宁四塘至九塘一段)、归仁铺(今邕宁三塘)……清代驿路亦分中央干线和省内干线。中央干线以皇华释为首驿,在北京东华门。通达各省干线中有湖南、广东入广西驿路和由云南、贵州入广西驿路。省内释路由各府、州、县管理,州(土州)、县(土县)设塘、铺,边防地区设腰站、台。”可见,宋朝的“铺”是地方上的一种普遍的邮驿单位。到了清朝,邮驿单位又添加了“塘”这一名称,与“铺”属于同一级别。 清朝的“塘”不仅是邮驿单位,也是军事单位。而“十里一塘”的设置是在清代大量发展起来的。“在驿站和铺递之外,另有军塘的设置,亦可视做邮传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军塘,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地方治安管理单位。”“绿营兵的最高级建制为‘标’,下辖‘营’与‘协’,再下为‘讯’,再下即为‘塘’。各级单位分区驻防,‘塘’为最基层的驻防单位,范围以村来划分,设置十分严密,间隔大致5—10里,且分水陆两种。清代广西的驿站、铺递和军塘有机结合,相互嵌套,构成了缜密的邮传体系。其中,驿站主要设置于交通干线之上,数量不多,且以水驿为主,主要为往来官员提供食宿,于文报传递作用不大;铺递则置于各交通干支线之上,大致十里一铺,省府州县纵向往来与横向交往,均靠其维系,为文报传递的主体;军塘设置更为广泛,主要交通线之外的山区小径、关防要隘均有其存在,在保障交通畅通的同时,也弥补了铺递设置的不足,是邮传系统的安全保证和有力补充。清代广西邮传体系中驿少、铺多,辅以大量军塘的特点,是由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所决定,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 以邮驿制度或军事建制单位来命名一个地方,类似的例子在全国各地不胜枚举。汉时的驿路,每十里设置一长亭,每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休息、话别。白寿彝《中国交通史》转引《风俗通》说:“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北周文人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朝诗人李白《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今南宁市和福州市都有叫做“五里亭”的地名,正是秦汉馆驿制度留下的痕迹。著名的民歌《三十里铺》中提到的“绥德三十里铺村”,以及今山东、安徽的“三十里铺”的地名,都是距离县城30华里而得名,体现了古代铺递制度留下的命名习惯。南宁市江南区亭子乡有烽火台和叫“水塘江”的地名,方志记载这一带旧时曾是清朝水军驻扎之地。“卫”是明朝军事建制,天津旧称“天津卫”,因为它在明朝曾经是一个大军营。 三、“数字+ 塘”格式地名的“塘”的由来 我国宋、元、明、清四代都实行铺递制度,邮驿基层单位的名称因朝代变更而有所不同。宋朝的基层邮驿叫“驿”或“递铺”,元朝蒙古语中“驿”的音译是“站赤”,简称“站”(两站之间的距离从五六十里至百数里不等);明朝叫“所”、“铺”,清朝叫“驿”、“站”、“塘”、“台”、“所”、“铺”。这些名称的变更在方言中留下了痕迹。在明代由于铺和铺之间的距离基本固定为十里,所以有些方言,如温州话、厦门话至今仍把十里称为“一铺”。这和南宁话把“十里”称为一“塘”的做法是相同的。南宁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使用壮语的区域很广。铺递制度对壮语也产生了影响。南宁市邕宁区那陈乡群众的壮语中,“十”的读音是/ip/,“十里路”的读音是/a phou h n/,也就是“一铺路”;“百”读为/bak/,而“百里路”则读为/aam h n/,也就是“一站路”。在这两个词组中,“铺”和“站”保留着汉音,与壮语的“十”和“百”读音完全不同。它们显然是作为汉语词被借入壮语中的。可以看出,壮语在元朝吸收了“站”,作为表示“百里”的量词。 表示“十里”的概念,南宁的壮语说“铺”,粤方言说“塘”。可以推想,明朝时壮语吸收“十里一铺”的观念,产生了量词“铺”;而粤方言则在宋朝地名中已经使用“铺”,但没有把它发展成一个量词。到了清朝顺治年间,粤方言吸收了军队建制“十里一塘”的观念之后,产生了量词“塘”,并在这一时期将含有“铺”的地名换成了“数字+ 塘”的地名:“金城驿”改称“九塘”,“归仁铺”改称“三塘”,同一交通干线上每隔十里的地名也相应地重新命名。这反映出地名文化的变异性、时代性。 “数字+ 塘”的地名在广西不胜枚举。除了上文所及,南宁的其他城区边缘还有好几个“数字+ 塘”的地名。广西其他地方也不乏类似的地名,以致地名雷同也不少。例如,桂林市曾是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在距桂林市中心10公里(“二塘”)处有一个“二塘村”;距桂林市中心30公里(“六塘”)处有一个今属临桂县的“六塘镇”。 为什么是“塘”而不是其他的字进入了清朝的邮驿体系、军事建制?从邮政史可以知道,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的邮驿制度。班弨认为,清朝设“塘”作为邮驿单位和军事建制单位,与明朝传递军事新闻的“塘报”制度有关。 对于明朝“塘报”的命名原因,众说纷纭。我们追根溯源,作了这样的思考:沿海地区所说的“塘”不仅指内陆的池塘,还指海岸线上珊瑚礁围着的浅湖地貌(犹如一个水塘),即把环状礁称为“塘”。环状礁的微地貌还有礁塘、塘口和塘沟、塘口三角洲等类型。人工修建在海岸线上的防汛堤防也叫做“塘”。我国海塘建筑开始的年代很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记载了一个传说:“《地理志》曰:会稽西部都尉治《钱唐记》,曰:‘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始开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卽与钱一千。旬月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不复取。于是载土石者皆弃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钱塘焉。”五代后梁吴越王曾修建过一段二三十公里的捍海塘,世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后世修筑的捍海塘也不少。明朝抗击倭寇期间,捍海塘不但是挡风、堵水的护城屏障,也是政府驻军抗击倭寇的重要海防军事设施。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之害是长期困扰政府的国防大患,我国军民与倭寇之间的战争从14 世纪延续到16 世纪。倭寇侵扰浙东,从钱塘县上岸,沿钱塘江而上侵害百姓。在倭寇侵扰期间,政府和钱塘驻军之间的军报非常频繁。于是明朝的钱塘军报被简称为“塘报”。 明清称军队防戍地带为“汛”或“汛地”,也与东南沿海抗倭的军队驻地有关。按时而至的“汛”是沿海地区特有的自然现象。洪武、永乐年间,明政府的舰队针对风汛及倭寇活动规律出海巡逻和歼敌;沿海卫所根据水文、地形,在倭寇可能登陆的位置及战略要地修筑城塞台堡。“汛”这种自然现象与海防息息相关,有“汛”的地方就是军事要地,“汛地”一词也因此而成为军队防戍地带的专用名称。 综上所述,“塘”、“汛”这两个多见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名词,因明朝浙东军事活动频繁,在军报中经常出现,从而进入明朝的军事组织制度中,形成了“塘汛之制”的提法,被清朝沿袭使用,用“塘”、“讯(汛)”来命名军事建制的基层单位,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文献 [1]高歌.明代塘报及其特点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9(5). [2]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宁市志·文化卷[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3]张小亮.清代广西邮传体系考略[J].黑龙江史志,2009(11). [4]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梁滢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文章发表于《兰台世界》2012年第3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9 22:1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aulee8211 发表于 2017-7-9 16:17
亭洪西路,明秀路,北湖南路直接把路去掉,地铁站名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影响民众认知的,我发现很多城市的地铁 ...

我觉得二号线定的与五号线的换乘站站名“明秀路”最差伙了!叫“明秀友爱”站不得啊!比如广州两个重要地名一起用做地铁站名的“嘉禾望岗”、“汉溪长隆”站!实在不行,叫“明秀”或者“友爱”哦!难道对城中村的村字有顾虑,干脆叫“明秀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0 11: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benson610 发表于 2017-7-9 18:33
最讨厌有路的地铁站名  还有插插立交  就像我不喜欢公交站都叫插插❌❌路口一样

完全同意!!其他城市用路命名完全是实在没办法才会用的,路是最次选择,也是最懒选择,民政厅地名办不要找借口说为了提高人们的认知度,地铁的站名取出来后大家自然会取代该地的地名,所以地铁站名还是复兴传统地名的最有效手段
至于立交,简直是突破底线拿来命名地铁站,而且本来立交的命名就已经偷懒成两条道路名称合并的立交了,地铁居然要沿用吗,丧尽天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0 1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binka 发表于 2017-7-9 21:11
不瞒你说,我真不知道虎丘,因为不常去那个地方……呵呵!

看来你真不懂我在说什么,,你不懂虎丘不代表大部分南宁人不懂。懂得虎丘的人可能不懂秀峰路,因为它就在虎邱村大门对面;但是懂得秀峰路的人肯定懂得虎丘,因为秀峰路本身就是虎丘的地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0 17: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塘在邕宾路上,不在昆仑大道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0 20: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虎丘都不懂,就是假的南宁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0 20: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伪书记 发表于 2017-7-10 13:01
看来你真不懂我在说什么,,你不懂虎丘不代表大部分南宁人不懂。懂得虎丘的人可能不懂秀峰路,因为它就在 ...

然而我虎丘和秀峰路都不知道……基本不去那边……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05:25 , Processed in 0.04416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