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7-19 23: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fazone 于 2016-7-20 00:27 编辑
广州在宗教史上的地位
http://ex.cssn.cn/zt/rwln/wh/whyc/201607/t20160703_3096412.shtml
2016年06月29日 13:07 来源:人文岭南第61期 作者:王丽英
广州滨临江海,外连港澳,交通发达,环境优美,人才荟萃,造就了广州宗教历史悠长,底蕴深厚,富于滨海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史上居于“四地”之重要地位。
外来宗教海路入华首选地
外来宗教指汉唐以来先后传入我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它们由海路来华均以广州为首站。(首站,足见当时的广州是排名非常靠前的,世界性影响力极大的世界级大都会)
佛教由海路传入广州最早是在西晋太康二年(281),西竺僧迦摩罗至广州建三皈、仁王二寺,从此开辟了佛教传入中国的“海上丝路”。梁武帝普通七年(526),达摩从西竺国“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至此”,在广州城西建西来庵(今华林寺),开启了禅宗在中国的传播。伊斯兰教传入广州应是在唐贞观年间(627—649),穆罕默德的近臣(一说母舅)阿布·宛葛素随商船从海道抵达广州,创建怀圣寺和修建光塔,开始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海路”之旅。天主教传入广州约在明末,明万历十一年(1583),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偕同利玛窦搭船到广州,请求居留和建教堂,未获允许。康熙二十三年(1684),巴黎外方传教会大主教伊大任从海道抵华,住在广州传教,并为罗马教皇委任的第一位中国籍主教罗文藻举行祝圣典礼,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主教在华传教历程。基督新教传入广州始于清中叶,清嘉庆十二年(1807)受伦敦布道会派遣,第一个以新教牧师资格来华的英国人罗伯特·马礼逊乘着货船来到广州传教,广州因此成为基督新教入华的首站,从此基督新教开始了在华传播的历史。
中外宗教交流前沿地
中外宗教在广州汇合、碰撞和交融,广州成为中外宗教交流的前沿地。
历史上,从广州出发,或北上弘法,或出海求法的佛教高僧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外籍僧人从海路来广州后,或稍息片刻后北上,或在弘法几年后北上,如六朝时期,昙摩耶舍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1)抵达广州,先在白沙寺译经,后北上长安(今西安)弘法。也有一些中国高僧从广州出海求法,如唐代著名高僧义净一行五人就是从广州出海赴印度求法的,他在海外停留25年,取回经书400部,可与玄奘取经相媲美。
据义净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在初唐前往印度等国求法的56人中,就有34人是从海路去的,其出发地主要是在广州。高僧们的北上弘法和出海求法,强化了广州在佛教传播中所起的沟通海内外的桥梁作用。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其长生教旨、斋醮科仪、养生大法和神仙信仰早已漂洋过海,全世界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黄大仙信仰,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都有黄大仙祠或庙。伊斯兰教也有从广州向内地传播以及经广州出海朝觐的双向交流活动。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在广州的传播,引发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广州成为沟通海内外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和前沿地。
宗教变革先驱地
广州位于中国南部,较少受到封建正统文化的束缚,因而广州宗教具有创新性和变通性,在宗教文化发展史上,广州因应时代的需求,率先提出和解决时代的新课题,开启宗教变革新机。突出的如:东晋葛洪创立神仙道教,将原来民间方术整合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仙学理论体系,把原先“救世”道教改造成为“度世”道教,从此,讲求个人长生不死,成为道教的主流思想,经葛洪改造而成的神仙道教,开启了道教变革和发展之新机。隋朝苏元朗首先提出“归神丹于心炼”的内丹学说,倡导由“外丹道教”向“内丹道教”的转变,其实质也是一次宗教改革,它最终使道教从渴望“肉体的飞升”转变为追求精神的升华与超越,实现仙学理论的转型,从此,内丹道教盛行。唐代慧能倡导佛教禅宗改革,主张修习禅定,以彻见心性的本源为宗旨,倡导顿悟法门,创立禅宗南派,标志着佛教完成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在千年积淀中,广州积累了深厚的宗教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宗教风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岭南宗教的中心地,与北京、西安等城市比肩,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千年宗教重地。
从时间上来看,佛教、道教在广州的传播历史近两千年。六朝时,广州就是全国三大佛教译经中心之一。两晋之际,鲍靓和葛洪创立了广州道教的符箓派和丹鼎派,鲍靓还创建广州第一道场越冈院(今三元宫前身),广州由此成为道教南传重镇。伊斯兰教在唐初传入广州,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从空间上来看,广州文化宗教不仅辐射内地,而且发散到海外。从物质层面来看,广州许多知名的宗教场所已经湮没,但幸存下来的仍然蔚为大观,如佛教的光孝寺、六榕寺、华林寺、大佛寺、海幢寺五大名寺,道教的三元宫、纯阳观等风采依然;伊斯兰教的清真先贤古墓被海内外穆斯林奉为“小圣地”、有东方麦加之称,怀圣寺光塔一柱擎天,成为世界同类塔中迄今唯一不倒之塔。总之,广州的宗教文化在历史上发挥了引领岭南、沟通中国与世界,以及辐射海内外的文化功能和精神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