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君:
谢谢您介绍了苏州的好经验、好做法。如此看来,“十三五”苏州推进市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重点是市域快轨,以及市区和县里两个快速路体系的融合。那无锡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专业人士A:
实现锡澄宜一体化,从无锡市情出发,我认为毫无疑问应该是通过公共交通的方式,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因为道路交通其实现在已经相对比较方便,继续投资的边际效应递减,但轨道交通目前还是空白,是“绩优股”。因此,我认为“十三五”期间无锡要实现锡澄宜基础设施一体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或者说切入点,就是市域快轨。
这次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大城市周边的市域快轨(都市圈城际)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特别是现在启动到江阴的S1和到宜兴的S2线,比起五年前更具备条件,能够对无锡的优化发展、集约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也是资源最节约、环境最友好的方式。
而且现在国家在鼓励大城市构建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比如,日本京阪神地区有新干线,也就是高铁,还有JR线,也就是国铁,然后每个城市有各自的轨道交通,但大阪到其他城市比如京都还有市域快轨。在高铁、国铁、市域快轨和城市轨道交通这四个层次中间,无锡目前唯独缺了市域快轨这个层次,因此,从经验借鉴的角度来看,也确实有这方面的建设需求。
专业人士B:
“十三五”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还能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为数不多的窗口机遇期,无锡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在锡澄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取得突破。我觉得大的思路有这么几点。
一是统筹全局的原则。从上到下全面增强区域统筹发展和战略协同意识,破除画地为牢思想,真正确立“一体两翼”、全域统筹发展理念。二是突出重点的原则。在交通基础设施对接中更加突出轨道交通的先导地位,在锡澄宜交通设施对接中更加突出锡澄、锡宜地区的客运通道的对接,真正实施几个让老百姓感到过瘾的重大工程。三是可能可行的原则。根据需要和可能、环境和条件,实行先易后难,重点切入的策略,优先考虑国家层面已经批复的、无锡能够自主推进的,以及有可能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的项目。四是适度支持的原则。跳出“属地负责、分片包干”的狭隘概念, 对一些影响区域一体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一路一策”,创新投入机制,实行重点倾斜,综合平衡市区与县区的经济负担。
评论君:
各位专家具体建议实施哪些项目呢?
专业人士B:
首先,当务之急是启动一批标志性项目。锡澄方向我认为是市域快轨S1线,锡宜方向我建议把宜马快速通道提上议事日程。
市域快轨S1线北起江阴城区外滩,南至无锡地铁1号线堰桥站,与无锡地铁1号线形成贯通南北的轨道交通线路,并预留今后向无锡东站和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延伸的条件。该项目2012年4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已编制完成预可研报告,下阶段只需编制工可研报告并上报省发改委。如果抓紧时间,可望2017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目前问题是,江阴由于南沿江城际的建设要拿出30多亿,资金压力较大,加之担心S1线的初期客流与运能不匹配,对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我认为这些担心都是不需要的。
从客流需求上看,该项目贯穿的江阴城区和所属4个乡镇(街道),比南京与高淳、宁波与奉化之间的条件更好、联系更紧密。
之前也讲到了,S1这条线上每天来往的通勤量就有近10万人次,假设这里面3成转移到市域快轨上,一天大概3万人次左右。市域快轨和地铁不一样,车厢里是横排、纵排座位混合。因此,一列车即便按6辆编组计算,满载不过800多人,高峰小时开8对(无锡地铁1号线目前的水平)也只能运6400人。假设高峰小时占全天的系数是30%,一天的运能也就是5万多人次。3万除以5万,满载率是60%,客流强度比很多城市的地铁都好了!
更何况,轨道交通不能单看项目的经济效益,而要系统考虑其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带动城市发展、改善城市出行结构的综合效应和带动作用。
从资金筹措上看,最近,国家接连出台了一批扶持轨道交通建设的政策。温州S1线(温州~洞头)已获得中央预算内专项补助2亿元,宁波S3线(宁波~奉化)和温州S2线(瑞安~温州~乐清)分别获得中央专项建设基金4亿元和5亿元。以此类比,S1线起码可以拿到不少于4亿元的直接补助,甚至还可以拿到资本金总额一半的低息贷款。如果无锡积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同时在建设投资比例上适度支持江阴,可以切实减轻江阴因建设南沿江城际造成的资金负担,使S1线具备迅速启动实施的条件。
宜马快速通道东起苏锡常南部高速马山互通,西至宜兴周铁镇,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建成后与苏锡常南部高速形成横贯东西的快速通道,将有力支撑太湖新城、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宜兴的跨越式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宜兴方向(包括溧阳等周边地区)为南京禄口机场贡献的客运量约为163万人次,如宜马快速通道建成,宜兴市民前往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平均只需60分钟(比去禄口机场节省约15分钟),对巩固无锡空港枢纽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但由于常州市要求采用隧道方案而暂时搁置。
最近,有些部门提出,与其在宜马快速通道“桥”改“隧”上多花投资,不如采用宜兴范蠡大道快速化改造对接常州青洋路高架再转上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的替代方案;但我认为,这个方案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锡宜一体化,居然还要到常州境内拐个弯才能进无锡,这恐怕很难让人信服。特别是伴随着苏锡常南部高速的建设,宜马快速通道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如果和市域快轨S2线合并实施,是一劳永逸实现锡宜一体化的最佳方案。因此,无锡应当积极做好常州方面工作,尽快明确跨湖方式,争取“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
专业人士C:
我补充一下,还有一个项目我认为也很重要,那就是凤翔路—锡澄路快速化改造。我建议把这个项目和市域快轨S1线、宜马快速通道列为“十三五”无锡一体化重点突破的三大项目。大家可以看到,苏州现在到县区的快速路体系已经很完备,客运、货运分离,快速、慢速分流,但无锡到江阴、无锡到宜兴,等级标准还不高,体系层次还不分明。听说无锡明年要启动凤翔路的快速化改造,我认为应该和锡澄路一并考虑。这样,南起无锡内环,北至江阴芙蓉大道,形成通江达湖的双向6车道快速路,能够有效分离快慢交通和长短出行,提升无锡市区和江阴间的道路通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