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5 2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lwan 于 2012-6-11 16:38 编辑
比较轮轨
“中低速磁浮列车每公里造价在4亿元左右,略高于轻轨,但远低于地铁。”据丛春水介绍,与轮轨相比,中低速磁浮列车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不仅可以降低征地、拆迁、噪音防护成本,而且因为车辆和 轨道无接触、无机械传动系统,列车的机械维修量小,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实现国产化生产,可大幅度降低车辆造价。
“中低速磁浮列车永远不会脱轨。”北控磁浮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丛春水还向记者指出,中低速磁浮列车的安全性极强,由于列车“包”在轨道上运行,没有脱轨危险;列车、线路、供电、运行控制系统采用与地铁、轻轨相同或类似的成熟技术,可靠性高;采用电制动、机械制动、“落车”辅助制动三重制动方式,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列车上还装有多组液压轮,平时都是收起来的,在遇到全线停电的极端事件时才会放出来让列车安全地滑行。”
“由于低噪音、转弯半径小,中低速磁浮列车不仅可以把车站修到小区门口,而且在三环、四环的绿化带上就可以架设线路。”丛春水表示,与轮轨相比磁浮列车的运营效益也很好,需要的运营维护人员很少;而且能够提升沿线物业的总体价值。“在运输效率方面,也介于地铁和轻轨之间,据测算在一个站点每小时单方向运量为3.2万人次。”
未来发展
“中低速磁浮列车技术目前只有我国和日本掌握,目前,只有日本爱知世博线采用这一技术,美国和韩国都正在研发中。”刘志明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北控磁浮集成国内相关领域优势资源,已经掌握了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 悬浮控制和系统集成技术;组织建立了工程化生产体系和知识产权保证体系;建立了以北控磁浮为组织运作主体,国防科大为技术主体、相关专业单位为设计、生产、建设主体的运作模式,“由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产业化实施能力已经形成。”
“深圳31公里长的8号线亚运会后即将开建,天津滨海新区目前正在进行选线工作,济南也在进行规划工作,洛阳、重庆、常州等城市也透露了上马中低速磁浮系统的意向。”刘志明透露,年底前,他们还将把优化后的“四代车”投入试验线运行,未来还考虑研发“五代车”,“未来在S1线上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将是 五代车 定型车,稳定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都将达到优化。”
释疑辐射
“中低速磁浮列车没有比普通轮轨有更多的电磁污染。市民是把高速、超导等其他磁浮列车的各种问题都放在了中低速磁浮列车上而产生的误解,实际上中低速磁浮列车除磁浮控制系统外的部分和地铁、轻轨都是一致的。”针对电磁辐射问题,刘志明表示,由于磁路闭合,中低速磁浮列车泄漏的磁场其实相当低,车内外泄漏电磁场主要是由安装在列车下面的悬浮控制器、牵引变流器、滤波电感和牵引控制器等车载电器设备产生的,高速轮轨系统、地铁系统同样拥有类似的电力电子设备。“其实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与轮轨交通系统一样,都是一种复合了几种频段的低强度电磁辐射,车厢内的静磁场和极低频磁场均处于相同的百微特和十微特数量级。”
四次环评
“磁浮列车内的磁场仅相当于吹风机、剃须刀等家用电器产生的磁场,甚至更低。”丛春水告诉记者,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目前已通过中科院电工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4家机构的检测。所得结果证明,中低速磁浮列车系统没有额外的高频电磁辐射,无论列车内外、行进或停驶状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均未超过甚至远低于世卫组织推荐的国际标准的公众限值。“中科院的检测显示,一个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所能承受的电磁场强度不能超过500 T,而乘客在磁悬浮车厢坐着时心脏高度的电磁场强度仅为280 T。”
喜鹊落轨
为了证明中低速磁浮列车无电磁污染,丛春水还特意向记者展示了一幅去年5月拍摄的试验线照片,当时磁浮列车正在线路上运行,一只喜鹊却“悠然”地站到了轨道上。据透露,当时“三代车”刚刚上线,摄影者是在拍摄资料图片时无意中将这只喜鹊纳入镜头中的,“动物对于电磁辐射是最敏感的,而喜鹊都敢在轨道上落脚,就可见一斑了。当然照片也绝对不是经过PS的。”
北京中低速磁浮S1
北京中低速磁浮交通S1号线东起地铁十号线慈寿寺站连接地铁六号线、途径海淀、石景山西到门头沟永定新城-石门营,门头沟线(S1线)全长约19.985km,于2010年十月开工建设。
门头沟线(S1线)分东西两段建设,先行修建西段工程即石门营―苹果园站,线路长10.165公里,全部为高架线,设站8座,设计行车速度最高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车辆采用实用性磁浮列车,6辆编组,车长89.6米,每列列车1032人,初期高峰小时列车对数为12对,近期高峰小时列车对数为18对。运营时间为早上5:00至晚上23:00。工程总投资约64.2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9478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48%。初步确定建设期为2年8个月,计划2010年9月1日开始征地拆迁前期准备,2011年5月开工,轨通时间2013年1月,系统联调完成2013年6月,通车试运行2013年7月,试运营时间2013年12月底。
门头沟线(S1线)东段工程从苹果园站―慈寿寺站,线路长9.704公里,设站4座,包括高架站2座,地下站2座。建设期3年3个月,计划2013年11月开工,轨通时间2016年1月,系统联调完成2016年7月,通车试运行2016年8月,试运营时间2017年2月,该条线部分路段将占用老京门铁路五路——西黄村一线。
目前规划中的北京地铁S1号线沿线设计拆迁较少,但工程用时七年。修建完毕后将与六号线连接,形成北京最长的地铁线路,将为北京东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持。
北京市规化委表示建设后的北京地铁S1号线实行轨道交通低票价:每人每次2元,但与其它地铁线路换乘需要另购车票。
工程概况
北京市轨道交通门头沟线(S1线)工程西起门头沟区新城西南角的石门营站,向东高架跨越京原路,经规划绿地沿东西向规划沙石坑西侧路路中敷设,之后转向北沿规划滨河路南延敷设,至石龙路南侧规划支路转向东,沿该路敷设,跨西六环、永定河后进入首钢待开发区,于首钢厂区东南角转向北至京门铁路,之后沿京门铁路南侧控制带敷设,经苹果园枢纽,穿越西黄村车站,经西五环、田村小区、西四环后,在五路居车站向东跨越铁路咽喉区后入地,进入在建M6、M10线慈寿寺站地下一层。
门头沟线(S1线)全长约19.985km,其中高架线约19.420km,地下线约0.455km,过渡段约0.11km;设车站12座,其中高架站11座,地下站1座;在田村设停车场1座,石门营设车辆段1座;新建牵引变电所2座;设计年度为初期2017年,近期2024年,远期2039年。
规划车站
北京地铁S1号线沿途经过始发站慈寿寺、五路居、田村、廖公庄、西黄村、苹果园、金安桥、四道桥、石龙东路、上岸、矿务局、小园、终点站石门营。(规划中)
另外地铁S1号线停车场设在田村,车辆段设在石门营石场村。
悬浮列车


北京地铁S1号线是全国首条以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运行的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60公里/小时,其速度会高于普通的市区地铁,但出于安全的考虑,真正行驶时的速度大约在40—60公里/每小时,每节车厢大约容纳乘客在百人左右。为了保证其运输效率,S1号线的站间距相对于其他地铁要长一些其站间距会拉长到1.5公里—2公里。
北京地铁S1号线磁悬浮列车载客量相对普通地铁列车要小,而标准B型车每节车厢的核定载客量为245人,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每节车厢载客量在100人以内;另外中低速磁悬浮列车每节车厢的造价在800万元左右,相对普通B型车每节600万元的造价并未高出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