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issacszc

[江城资讯] 2016年1月1日武汉新闻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 09: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131”产业集群驱动光谷冲刺万亿
    从“一束光”到“一座科技新城”,中国·光谷在“十二五”期间,加速了这个化茧成蝶的过程。

经济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2011至2015这五年间,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等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年均增幅均超过30%。2015这一收官之年,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大关。

主导产业的稳步发展,企业实力的快速提升,是东湖高新区起飞的动力。

发展30年来,光谷建立了特色鲜明,基础扎实的产业体系,已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格局。

目前,作为“老大哥”的光电子产业有望突破5000亿大关。“十二五”期间的五年时间内,光谷已新增高技术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环保节能等3个千亿级产业。

除此以外,武汉新芯、华星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实施,显示和芯片为主体的千亿产业的骨架已经支起;3D打印、机器人新兴产业进入培育快车道。小微企业加速涌现、“瞪羚企业”快速成长、领军企业不断壮大,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企业的活力,源于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东湖高新区率先出台“黄金十条”、“创业十条”,强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以工研院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行“青桐”系列创新创业计划,知识创造和技术创造能力在全国高新区中上升到第2位。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成果日益丰硕。

光谷的发展,不仅限于经济的腾飞。五年来,光谷加速东扩,南北联动,壮大成城,重点产业布局、交通基础设施、高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功能配套、生态新城建设全面铺开,让生活在此的人民群众充满了幸福感。

今年,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惊艳亮相,武汉网球公开赛每年将吸引来自五大洲的高水平选手齐聚武汉,切磋技艺,为武汉架起一座通向世界的桥梁,让武汉了解世界,让世界关注武汉。

民生保障方面,今年高新区还建房项目续建21个、新建12个,续建和新建总面积876.9万平方米;续建8所中小学、扩建7所中小学,总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

光谷国际外国语学校开学招生,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开诊,国际社区正在建设……光谷的工作生活环境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生活在光谷的便捷程度、高端品质迅速提升。

通过设立八大专业园区,不断完善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逐渐实现由单一的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的科技新城转变;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整体提升,节能减排和生态修复工作成效显著,投资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创新和开放“双轮”驱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取得实效。

“十二五”期间,省人大颁布实施《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东湖高新区审议通过《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在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扩大开放、人才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四大特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企业孵化器场地面积5年翻4倍 武汉市国家级孵化器数量 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近日从武汉市科技了解到,武汉市已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14家,孵化器场地面积达到920万平方米,5年间翻了4倍多。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2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据了解,武汉市2010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仅63家,孵化器场地面积22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5家。今年,这些数据大幅攀升,国家级孵化器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此外,近3年来,全市已建和在建的众创空间达108家,大学生创业特区达66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天津。

随着孵化器的大力建设,从孵化器毕业后上市的企业已有包括“凯迪电力”、“高德红外”等14家企业,另有“银泰科技”、“三工激光”等34家毕业企业进入省上市绿色通道,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超过400家,为12.7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据权威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报告,我国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成都”这样一个“3+2”的创新创业格局。

据介绍,5年间我市孵化器发展特色进一步彰显。继早期的综合性孵化器之后,涌现出大批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特区。同时,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已建和在建的108家众创空间中,高校自建、各类市场化主体建设管理的占了近四成。此外,近3年来,全市孵化器建设投资约78亿元。其中,市、区财政补贴资金所占比例仅为6.4%,社会投资占据主导地位。

据统计,在武汉市大力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推动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2638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7450亿元(预计),年均增长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飞 发表于 2016-1-1 08:53
去年新房成交量 江城全国居首
    昨日,最新出炉的去年统计数据,让大武汉楼市再度交上一份傲人成绩单— ...

2015年武汉新建住房成交约22.4万套,较2014年增长24.6%,连续5年刷新年度纪录。
这数据看起来吓人呀,如果是这样,平均每年20万套从2000年算起,到2020年可以成交400万套新房,至少解决1200万人呀。武汉市似乎还不到1000万常住人口,应该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新房了。如果说,一些人买了多套房,那不也是租给别人住了吗,难道像开发商样把房空置起来赔利息呀?而事实上,到现在还没有买房的普通市民比比皆是,真不知道这些数据是不是真实的。
感谢楼主辛苦收集,观点不针对楼主。只是分析,无意争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wzgl 发表于 2016-1-1 09:47
2015年武汉新建住房成交约22.4万套,较2014年增长24.6%,连续5年刷新年度纪录。
这数据看起来吓人呀,如 ...

第一武汉常住人口已过千万 第二谁告诉你是从2000年算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9:5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zgl 发表于 2016-1-1 09:47
2015年武汉新建住房成交约22.4万套,较2014年增长24.6%,连续5年刷新年度纪录。
这数据看起来吓人呀,如 ...

我不知道你怎么算数的,2015年增加20多万,比2014增加百分之20多,你反着算一下2014是增加了多少套,就算每年都是百分之20,你反着算到2000年是增加了多少。再有就是,你只管建了多少,你怎么没算过去的十多年又拆了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0:2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都是炒房团买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0:35: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无名000 发表于 2016-1-1 10:27
好多都是炒房团买的吧

20年前很多人住个40平的小房子都很幸福了,现在很多人觉得住个100平米的房子都嫌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issacszc 发表于 2016-1-1 09:00
你说我地铁“满城挖” 其实我只排第八

发布时间:2015-12-31 20:52:25来源:动向新闻

什么乱七八糟的文章,还落后于大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bobo198191 发表于 2016-1-1 10:42
什么乱七八糟的文章,还落后于大连!

口径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连的那能算地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0:53:26 | 显示全部楼层
bobo198191 发表于 2016-1-1 10:46
呵呵,大连的那能算地铁?

即便只统计纯地铁里程,武汉也落后很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1: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issacszc 发表于 2016-1-1 09:00
你说我地铁“满城挖” 其实我只排第八

发布时间:2015-12-31 20:52:25来源:动向新闻

    那是当然,因为我朝北京上海是世界的中心。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bobo198191 发表于 2016-1-1 10:46
呵呵,大连的那能算地铁?

     大连的城市体量,不可能像武汉需要那么大规模的地铁网络,所以以后肯定也排在武汉之后,现在领先或者落后又有什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1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岸 发表于 2016-1-1 10:53
即便只统计纯地铁里程,武汉也落后很多了。

大连的轨交两条是有轨电车,还有一条城际列车,实际市内地铁跟宁波一个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2 13:57 , Processed in 0.03701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