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9-30 23: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湖区奏响商业航天“产才融合”最强音,两大“飞天学院”落地!
9月28日,“星链全球 航向未来”首届西湖商业航天产才交流会在云栖小镇拉开帷幕。本次交流会是2025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的重要子活动,旨在促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加快建设西湖区智能人才培育高地,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两大“飞天学院”揭牌、一批航空航天领域重大人才项目签约落地,西湖区在布局“空天地海”一体化产业的棋盘上,再落关键一子。
现场,16个涵盖航空航天、激光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西湖英才”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杭州)、空天智造科教融合学院揭牌亮相。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西湖区在商业航天这一战略前沿领域完成了从项目引入、平台搭建到生态培育的关键布局,为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加速崛起注入了强劲动能。
“商业航天是人才密集型产业,谁集聚了全球顶尖的人才,谁就拥有了持续升空的第一宇宙速度。”西湖区委主要负责人说,西湖区商业航天从无中生有,到点石成金,靠的正是人才的强竞争力。向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布局,西湖区正为杭州商业航天产业积蓄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杭州)致力于成为驱动航天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将积极推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和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以及各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与航天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院将立足杭州,辐射长三角,高起点建设商业航天产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系统注入航天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空间技术等优质师资及课程,强力支撑区域航天产业发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人力资源部部长孔延辉,谈及新成立的分院时满怀期待,“这是我们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与地方合作建立分院,将订单式培养航天领域应用型硕博人才,希望将航天重大工程积累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杭州商业航天资源、新兴交叉学科的深度融合,碰撞出创新火花。”
省级空天智造科教融合学院由西湖区联合之江实验室、浙大城市学院共建,将作为新型产业学院,将聚焦人工智能、空天材料、增材制造等空天产业关键技术,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型复合人才。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牵头、专攻卫星载荷等前沿领域的星载智能光电感知工程中心9月28日也正式亮相。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提及,该中心的核心目标,正是研发“更轻、更小、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商业航天光电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杭高院已有产品成功应用于国 家载人航天和商业卫星,具备国际水平的技术实力。”王建宇说,建立省级中心旨在为研发团队提供一个更高水平的平台,为商业航天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强力支撑。
“我们已构建了由院士领衔的百人团队,持有71项核心知识产权,并成功研制了柔性太阳能翼等关键产品。”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所长常亮介绍。未来,各方力量将围绕“将技术的确定性变为市场的引领力”,同向使力、配置资源,实现智能感知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东方红激光公司致力于在太空架设“信息金桥”——利用激光技术在卫星之间或卫星与地面之间进行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堪称“太空中的信息高速公路”。传统的通信方式往往选用的是微波通信,好比通过发电报的方式,将数据传上太空。卫星激光通信相比微波具有传输速率高、保密性强、抗干扰能力好等优点,通过太空有卫星基站,传输速率达到100Gbps,是传统微波通信的成百上千倍。
这条“太空信息高速公路”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在遥感卫星数据传输中,能快速将高分辨率的图像和大量数据传回地面;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有助于实现卫星之间的高速互联,提升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预计今年,东方红激光公司将正式入驻云栖小镇,未来,将在完成国 家任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商业航天市场,推动激光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昨天,云栖小镇名誉镇长、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会上描绘了一幅更具想象力的图景:“人类去火星的路上,更需要计算和AI的陪伴。”他认为,“太空是人类最大的资源,AI不应缺席太空”。面向未来,云栖小镇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打造太空计算发源地、打造国内一流的卫星核心部组件制造基地、打造首个国际卫星数据交易平台、打造商业航天未来产业先导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