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国际国内的民航惯例,A-B-C的中转航线,基本上都会比B-C的便宜很多。这是各地本土航司为了吸引外地客源到总部机场中转,巩固总部机场枢纽地位而推出的产品。比如你举例的山东航空,他的总部在济南,在他开辟足够多的济南出港国际航班后,就可以大量打造国内城市A-济南B-国外C的低价中转产品吸引客源了。这种惯例同理用在国航打造北京中转,南航打造广州中转,川航打造成都中转,东航打造昆明/上海中转,厦航打造厦门中转等产品。
你可以回看北部湾航前些年每年的工作蓝图都有一句“打造以南宁为中心的双扇形国内国际航线网络”也就是这个思路,湾航的想法和所有航司一样,就是在总部机场(南宁)开辟足够多的国内航线,足够多的国际航线,然后构建国内-南宁-国际这样的中转格局。思路是正确的。
只不过湾航与别家航司不同的是,其他航司的构建了蓝图,然后就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去做了。而湾航呢,跟大家一起大喊口号后,接下来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与自己喊的口号背道而驰的,说把南宁打造成国内双扇形,结果大量把飞机投放去外省机场,帮海口,济南等机场开辟大量航线,反而南宁机场来来去去飞的都是那十几个三四线城市的航线。说把南宁机场打造成东盟门户枢纽,结果到今天在南宁机场的东盟航线只有曼谷和万象两条,而且都达不到每日班,远远不如国内大部分城市同样飞往曼谷和万象的频率。更不要说国内大部分城市还有很多飞往东南亚其他南宁根本没有通航的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