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1 1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式太极拳历史与传奇—— 太极武圣杨露禅
太极武圣杨露禅这个名字,如今已在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中广为知晓。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不管人们知不知道他的名字,但由他开创的世界太极拳运动,如今已波澜壮阔地传到了上百个国家,受益者上亿人。他的传奇经历,他为世界武术文化和人类健康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已经载入史册。
1
杨露禅传奇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先后推出两部表现杨式太极拳宗师杨露禅事迹的优秀剧作,一部为电影《神丐》,一部为电视连续剧《太极宗师》。此外,上世纪30年代,武侠小说大家宫白羽先生的中篇小说《太极杨舍命偷拳》,早早开了对杨露禅故事宣传的先河。
在这些文艺作品中,描写了清代这位立志武学、除暴安良、为国为民举大义的武术大侠,特别集中地描写他矢志学拳,“三下陈家沟,学艺十八年”,先被拒之门外,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后毁容扮作乞丐混进陈家做杂务,借机偷看陈家练拳,后被陈家发现,陈长兴受其诚
心感动收他为徒,成为众徒中的佼佼者。之后,杨露禅又受师傅之托,将太极拳传向北方,立足北京,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使太极拳终于立身武林,独树一帜。杨露禅本人也因此成为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圣人级的英雄人物。
2
历史上的杨露禅
杨露禅的家乡在永年县广府西南的闫门寨村,他和他的十几位儿孙们至今依然安葬在那里。
目前用来研究和考证杨家太极拳的资料主要有《永年县志》、广府“太和堂”药店陈家人的讲述及家传“折子”、杨家族人和弟子的记忆、相关太极拳研究学者的著述,还有永年广府镇许多民间的传说。
历史上的杨露禅确实有与传说类似的经历,但如电影《神丐》所说的毁容装哑、混入陈家打工偷拳等细节显然是文艺作品的虚构。对此,史学工作者和杨露禅的家人自有他们的讲述。
杨禄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禄禅,“后到北京授拳时改为露禅”(见《广平府》一书),生于清朝嘉庆4年(1799年),卒于清同治11年(1872年),享年73岁。杨祖籍直隶广平府闫门寨村,少年时随父辈移居广府南关(今永年县广府城南关)。
杨露禅生于一个贫穷农民家里,对此,1931年编纂的永年县志有这样的记载:“杨福同,字露禅,南关人,家贫,性和善,幼失怙恃,佣于太和堂药行。”
杨露禅生性好武,始习洪拳,且颇有功底。当时,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在广府古城西街开设“太和堂”药店。一日,他从药店前经过,遇到一地痞恶棍在店内寻衅闹事,争执起来,恶棍举手就打,只见店掌柜举手轻轻一拨,恶棍立刻摔出门外。杨露禅是练武人,很注意这场格斗,见店掌柜的拳路新颖,轻灵奥妙,于是决心到太和堂拜师学艺。他千方百计托人说情,打动了药店掌柜,答应他先在“太和堂”药店内做杂工,闲时可跟掌柜王昶学拳(庞大明书载)。经过一段时间,药店东家陈德瑚见杨露禅聪明勤快,学拳心切,便介绍他到自己的老家河南温县陈家沟去学艺,这就演出了人们所熟知的杨露禅三下陈家沟的故事。
温县陈家沟距永年800里。据杨振基说,杨露禅在那里学拳,开始并不顺利。陈德瑚是将杨露禅作为雇工介绍给陈家沟掌门拳师陈长兴(陈氏十四世)的。按照陈氏的规矩,太极拳术从不外传,他们只让杨露禅在前院活动,不得到后院,是对这个外乡人的防范。起初杨露禅以为后院住内眷,一直不敢越雷池一步。他在陈家住了半年,并未发现有人练拳,心中疑惑,始觉陈家不让去后院有些蹊跷。一夜,他爬到前院树上,见后院有人正在月光下练拳。他高兴异常,以后得机会就上树看拳,然后自己一人偷偷练习。
杨露禅经过一段时间“偷拳”之后,拳术进步很快。一次他无意中发劲将一个陈氏弟子推翻在地,立即引起陈家的注意。陈长兴让他说明缘由,并让他表演一番太极拳。陈长兴看后很惊讶,认为杨露禅有悟性,并为人诚实,且已有陈氏拳术的真味,便破例收了他这个外乡子弟。
自此,陈长兴用心教,杨露禅朝夕苦练,寒暑不辍,自觉艺精后返回家乡。当时广府城内习武的人很多,各种拳派都有,听说杨露禅学到了“绵拳”(太极拳),都希望与之一见高低。谁知在一次比试中,杨露禅竟然失手跌倒,心中十分懊悔,于是决心再度求师,二下陈家沟。这次到陈家沟后,习练更加刻苦,熟练掌握了“绵拳”的拳路、拳诀、器械。别师回家时,陈长兴告诉他:“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你以后有了困难,还可以来找我。”二次回乡,再与人交手,虽没败过,却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杨露禅想,自己虽两下陈家沟,还远未能透彻地掌握这门拳术,未能学到绵拳的精髓,于是决定第三次下陈家沟。
陈长兴见杨露禅确实真心求艺,甚为感动,遂将“绵拳”之精奥“倾囊而赠”。杨露禅终于将“绵拳”的沾、粘、连、随之功法,行功运气之要领,连同杆、剑、刀、棍等器械一一融会贯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学成太极拳。
据杨式太极拳名家庞大明先生所著《杨式太极拳阐秘》一书记载:“陈式太极拳原有五路拳,五路捶,一路一百单八式长拳,一路小四套,以及散手,短打,亦是短打,共15个套路。杨露禅重视师承,但不拘泥于师承。”他回到故里永年,在教拳实践过程中,与当地各类拳术相结合,将陈式太极拳原有的套路做了改变,但仍有十五个套路。
“清道光年间,杨禄禅(39岁)从陈家沟艺成返里后,在南关设场授拳。”(永年太极拳志)。杨振基在他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中说:“我曾祖父艺成回永年后,武林中再也没敢与之较量的了。”
杨露禅回到家乡,跟他学拳的人很多,拳艺也日渐精进。在教授拳艺的过程中,他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并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对陈式太极拳进行了很多改进,创造了一整套独具风格的太极拳套路,被人称之为杨式太极拳“小架子”,使太极拳在永年牢牢扎下了根。从此,杨露禅也开始名闻四方,后来还应邀到河北蓟县得胜镖局,以走镖为业。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杨露禅由时任刑部四川司员外郎的同乡武汝清引荐到北京教拳。
关于杨露禅进京传拳,杨澄甫在
《太极拳使用法》中有段生动记载:北京城里有一张姓富豪,开小店出身,后来暴发致富,人称“小铺张”。一次,杨露禅到其公馆做客,小铺张见露禅身材瘦小,是个“乡巴佬”,又听说杨会拳术,便轻蔑地发问:“杨先生,你的绵拳能不能打人?”杨露禅说:“我这绵拳除了铜人、石人、木头人不能打,凡是父母生的,有血有肉的都能打。”小铺张趁话又说:“你能不能与在座的各位比试一下呢?”杨露禅回话:“好,我就和各位师傅来亲热亲热。”于是露禅与在场一位武师开始比试。比武一开始,该拳师来势汹汹,露禅略一举手,对方立即跌出几丈开外。又一拳师见状,感到不可思议,不服气,又打了过来,只一招儿,也跌了出去。其余拳师不敢再比。小铺张大惊,马上吩咐重摆酒席,请杨露禅上座。杨露禅见其如此势利,很不以为然,于是愤然离席,扬长而去。杨露禅在张家比武挫败众武师的事很快传播开来。
北京作为几代京都,王公大臣家中大都养有武师看家护院,课子教侄。因而不断有人慕名而来,与杨露禅比试较技,全都败在他的手下。久之,在京城内“杨无敌”的名字日渐传开。光绪帝老师翁同和一次看杨露禅与人比试时,高兴地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如猿猱,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亲书对联一副相赠:“手捧太极震寰宇,身怀绝技压群英。”
此后,太极拳誉满京师,一时王公贵族、富豪乡绅纷纷递帖学艺,以能够请到杨露禅为荣。清廷亦将太极拳奉为国术,在北京广为传播。
杨露禅在授拳时,根据社会上层的健身需要,重新改编拳路,削减了高难招式,如震脚发力,窜蹦跳跃的动作,变为更加柔缓;动作也缩小了,使其更适应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形成新的拳架,称太极拳“小架子”。
从杨露禅学拳归来在广府授拳,又到北京传拳之后,数百年隐于乡野秘而不宣的太极拳开始传播到通都京畿,并进入王公贵族大门,进而逐步走向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华武林之中独树一帜,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杨露禅在京20多年教拳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提高、完善,拳术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后被推崇为杨式太极拳。
太极拳的广泛传播进一步证明,杨式太极拳的诞生,对中国以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这件事情,杨露禅成了伟大的人物;也由于这件事情,邯郸成为世界知名的太极拳故乡和圣地。
3
杨露禅的历史贡献
1.杨露禅是将太极拳传向世界的第一人。
清代武术诗人湘潭杨季子曾写诗赞曰:“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的确,在杨露禅之前,后来称为太极拳的绵拳“十三式”(掤、履、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远在河南温县的陈家沟民间深藏久远而不外传,如果不是近千里之外的这个外乡人去“偷拳”,“十三式”也许至今仍在少数武术界人中流传着,绝不会有后来的那种大传播、大发展。杨露禅的历史贡献无与伦比,他应该是造福人类武术文化和健康事业的一位武圣人。圣人者,乃道德、智慧与技能最高之人,杨露禅在世界太极拳界当之无愧。
2.杨露禅是使太极拳首次在广大的武林中亮相,并以独立的门派站定脚跟的功臣,是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在杨露禅进北京传拳之前,中国武林拳派已经很多,最著名的有“少林拳”、“八卦掌”等,而没有太极拳这一门派。是杨露禅进北京后打遍武林无敌手,被人誉为“杨无敌”,从而开创了“太极门”,让整个中国武术界刮目相看,因而对中国武术的丰富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3.杨露禅发展了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成为将武术与养生结合起来的始祖,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卓越贡献。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约有一亿三千万人习练太极拳,其中练杨式太极拳的就超过一亿,太极拳已风靡世界,传播到上百个国家。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都对太极拳有过重要的评价,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再如孙中山、蔡元培乃至蒋介石都曾经为太极拳题过词。
4.杨露禅和杨式太极拳为提高中国特别是邯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作出贡献。
杨露禅是邯郸永年人,闫门寨是杨氏祖籍。永年的广府古城是杨家故居所在地,杨家的主要嫡传后人至今依然定居在邯郸。在邯郸、永年及各县地,杨式太极拳的传人众多。邯郸永年是中国太极拳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兴之地,是太极拳使得邯郸、永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世界知晓了邯郸、永年。这些,都是杨露禅和杨式太极拳对故乡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