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27 0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路从府东街的下方穿过,东西向车辆在上面行驶,南北向车辆下穿通行。在长达4个多月的建设时间里,由于采取了“盖挖法”新工艺,这个主要路口的交通未曾中断,这也创造了我市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的先例。
建设路主线施工基本完成,正式通车指日可待。这条对市民出行影响颇大的主干道,此次改造有哪些亮点,带来什么变化?昨日,记者跟随太原市城市建设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全线感受了这条纵贯南北快速通道的新貌。
1 61岁老路的“新生”
建设路,今年已经61岁了。
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建设路从过去的碎石路到如今的城市大动脉,它的变迁也成为我市城市巨变的一个缩影。
时间回到1953年,我市决定将位于太原明府城护城河位置上的一条土路,铺筑成7米至12米宽的碎石路,由于当时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所以被命名为“建设路”。
从那时起,建设路先后经历了多次道路规划与建设。在1957年至1996年的四十年当中,路面宽度从12米变成了50米。比如,《太原市志》、《太原市市政工程志》等资料中提到,1957年、1963年、1979年、1996年,建设北路曾被分4期按主干道规划,从而逐步演变为50米宽路面。1975年至1978年,建设南路被拓宽为规划干道,宽度50米,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今年,建设路又一次迎来巨变,通过改造从北中环街至许坦东街建成一条长14.2公里,主线双向10车道、无红绿灯、设计时速60公里的快速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