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3-21 17: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4-3-21 22:08 编辑
溯源:
天主教传入山西最早是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 1620 年) , 于崇祯七年( 1635 年) 在太原建堂, 设立会口。清康熙三十五年( 1696 年) 山西成为 9 个代牧教区之一, 此后教区更迭, 于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 , 罗马教廷另设山西代牧区, 由意大利籍方济格会教士管理。在教士江类思任主教期间, 于清同治九年( 1870年) 在太原大北街东三道巷建立主教堂, 但随后于1900 年义和团运动期间被焚毁(原解放路天主堂), 同时, 有包括艾士杰主教在内的 26 名教会人士被杀
义和团运动后, 1901 年外籍教士安怀珍、刘博第出面办理教案, 与清政府交涉, 取得白银 250 万两, 作为庚子教案的赔偿。安、刘以太原大堂和住房全毁、与洋务局道台沈敦和交涉, 占用令德堂书院( 今山西实验中学地址) 。 1902 年 7 月, 风朝瑞 来太原任主教后, 因山西学子竭力反对教会占据令德堂, 因而于 1902 年 12 月 4日与山西布政使赵尔巽协商, 将令德堂退还。赵尔巽酬以白银二万两, 作为新教堂建筑之补助,现今的太原天主堂是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建的,1905年落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