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新华社:二里头遗址打开神秘夏朝的文化密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5 13: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13:2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路口遇见你 发表于 2019-9-15 12:46
秦会把代表天下正统的鼎给造兵器?
大家都知道商朝就已经不缺青铜了,商朝一个王后的鼎,后母戊鼎就重 ...

不缺青铜,不代表就真造了9个千斤鼎,造几个几百斤的意思一下就行,要不秦武王能举起来?自己失手给砸死?秦这个国家比较有意思,推行郡县制,搞各种改革,搞霸道不搞王道,保不准秦王觉得这些鼎代表不了什么,所以销毁造其它东西显示与众不同。吹九鼎多的估计就是儒家复古那帮人,汉朝董仲舒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13: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林的遗风 发表于 2019-9-15 10:48
说的是大禹治水,没说治黄河啊。治水很正常啊,良渚也治水,还修了很多水坝。大禹治水就是上古时期人们对生 ...


能流传数千年,能以治水而登临中原领袖的宝座,绝对是大洪水级别的治水事件!不可能是良渚这样的局部防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13: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下个路口遇见你 于 2019-9-15 13:59 编辑
有话好好说12345 发表于 2019-9-14 23:53
大禹治水,治理程度今人不得而知,不宜完全否定,也可能仅仅治理了很少一段黄河,但说一点没治过水不妥



能以治水而登临中原领袖宝座就能知道治理程度!!

当然这是神话传说中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16: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治水肯定有这可能,但是估计是天气变化,导致洪水自己退去了,不过当时大禹可能是带头人,正好摘了个桃子,古人迷信,以为这人有神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1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下个路口遇见你 于 2019-9-15 18:54 编辑
kingfire1988 发表于 2019-9-15 16:06
治水肯定有这可能,但是估计是天气变化,导致洪水自己退去了,不过当时大禹可能是带头人,正好摘了个桃子, ...


自然褪去还是大禹疏导,舜还是能分得清的!

至于你说的“有神功”,舜作为一代明君会信这个?
鬼神之说只不过是统治者用来统治百姓的一种手段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21: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下个路口遇见你 于 2019-9-15 21:38 编辑
kingfire1988 发表于 2019-9-15 13:22
不缺青铜,不代表就真造了9个千斤鼎,造几个几百斤的意思一下就行,要不秦武王能举起来?自己失手给砸死 ...


我去健身房试了试,100斤杠铃我举不起来。

和教练聊了很长时间,他说你给出的300斤这个数字还是非常中肯的!

举鼎比举杠铃难度大的多,杠铃受力点靠近身体容易掌控,鼎的受力点靠外而且不集中很容易形成杠杆作用,也就是受力点每向胸外一公分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力。

教练说如果秦武王能举起300斤的鼎,那他就能举起500斤的杠铃,确实是个很强的大力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21:3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路口遇见你 发表于 2019-9-15 18:52
自然褪去还是大禹疏导,舜还是能分得清的!

至于你说的“有神功”,舜作为一代明君会信这个?

舜又不在一线,也是主要听汇报吧,禹肯定也是组织了个团队在操作,不是一个人,大家一起捧他,谁能不信?连编带吹的说多了,可不都信他能力强了,舜只是个头领,也不是神仙,那个时代信息传递极不发达,说啥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5 21: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kingfire1988 发表于 2019-9-15 21:37
舜又不在一线,也是主要听汇报吧,禹肯定也是组织了个团队在操作,不是一个人,大家一起捧他,谁能不信? ...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能大禹治水没有山海经描述的那么夸张,但应该也有治水这件事,只不过规模没有那么大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1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洛阳民间艺术家发明的洛阳铲属于当代最伟大发明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14: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都开始讨论治水了。

治水就是治伊水的龙门,今嵩县的何村乡那里,那个地方的伊水口才称龙门,其旁有个小山就是三涂山。就是通过先火烧后水泼的办法,把崖口扩大便于洪水下泄。

今之龙门,过去称伊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14: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水有三关,自南而北,龙门、陆浑、伊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6 15:24: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寒 发表于 2019-9-16 14:38
呵呵,都开始讨论治水了。

治水就是治伊水的龙门,今嵩县的何村乡那里,那个地方的伊水口才称龙门,其旁 ...

也可能,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08: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18 08: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2 05:00 , Processed in 0.04432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