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贵阳新闻网
“十一”黄金周期间,在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各建设工地,不少建设者放弃节假日休息,与往常一样奋战在项目建设第一线,争分夺秒抢工期,全力以赴推进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 连日来,记者走进1号线会展中心至大寨区间段中间站朱家湾站建设工地,与挥汗如雨的工人们聊起了假日加班的故事。
假期进度不能缓 隧道掘进24小时作业 1日上午9点,在朱家湾站暗挖隧道120米深处,隧道2队副队长彭小刚正和工友忙着安装进行支护结构的立架。 与其他施工站点不同,朱家湾站建设现场上方是阳光立交桥,暗挖隧道时要克服车辆通行产生的震动问题。“车辆在立交桥上行驶时,洞内都会抖一抖。”彭小刚说,暗挖隧道共有600米,隧道最浅的地方只与路面相隔5米,“要保证隧道正常施工,支护是关键。” “越是在假期的时候,隧道的支护安装越要仔细。”彭小刚说,假期通行的车辆较往常更多,对隧道支护的要求更高,平时只用60公分的钢支撑要加厚到70至80公分,每一次支护的钢支撑数量也要由2个增加到3个,以确保隧道掘进不受影响。 按照计划,朱家湾站的暗挖隧道将在明年7月全部完成,这就意味着工人们每天要掘进2米以上。目前,暗挖隧道已完成120米。“节假日的掘进任务和平时一样。”彭小刚说,国庆节期间,该站点的支护作业将24小时不间断进行隧道支护,以保证隧道掘进的如期贯通。
加班加点抢工期 每人每天捆扎2吨钢筋 2日上午10点,在朱家湾站明挖隧道施工现场,吕刚生正在努力地将加工好的钢筋捆扎成一座6米宽、7米高的模具,为接下来的混凝土浇筑做准备。 朱家湾站的明挖隧道分为两个作业面,每天对钢筋模具的需求量较大,“一天要消耗30吨左右的钢筋量。”吕刚生说,轨道交通对钢筋捆扎要求较高,与图纸设计相差的精准度理论上不能超过1厘米,每人每天要在完成2吨钢筋捆扎任务的同时,保证零误差,“平时都要经常加班才能完成任务,节假日也不例外。” 吕刚生是湖南人,从事钢筋捆扎工作有8年多的时间。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工地上符合要求的钢筋工较少,吕刚生自年初以来就一直在工地上进行作业。“小长假、黄金周都要加班加点的干,不然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进度。”吕刚生说。
父子兵干劲十足 每日合力运100方土石方 1日早上7点半,46岁的徐建胜和儿子徐依轮撂下饭碗,急匆匆地赶到朱家湾站的站台区,开始了一天的土建工作。 一个多月前,徐建胜父子随施工队从重庆来到贵阳,参与轨道交通1号线的建设。在工地上,父子俩主要是进行土石方运输工作。 “我们施工队一共有58人,每天要完成3000方土石方的运输,平均一人50方左右,黄金周期间的任务也是如此。”徐建胜说,总的土石方量将有60万方,“按照现在的进度,明年7月份前可以全部完成。” 徐建胜是湖南衡阳人,曾在广东等地的采石场打过工。半个月前,徐建胜叫上儿子,跟着他一起上工地。“虽然辛苦,但是工作很稳定,家人都支持咱们在这边工作。”徐建胜说,“儿子刚入行,比熟工还是差些,但是以后肯定比我强。” 本报记者 谢江林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