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8-10-24 08: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 基本解释 吞
 tūn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
 食物:云吞(tūn)
 兼并,侵占:吞没(mò).吞并.吞蚀。
 音韵参考
 [ 广 韵 ]:吐根切,上平24痕,tūn,臻开一平痕透
 [ 平水韵 ]:上平十三元
 [ 唐 音 ]:*tən
 [ 国 语 ]:tūn
 [ 粤 语 ]:tan1
 [ 闽南语 ]:thun1
 详细解释编辑
 动词性
 1、形声。从口,天声。本义:咽下
 吞,咽也。——《说文》
 吞舟大鱼也。——《后汉书·杜笃传》注
 吞长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风水相吞吐。——宋·苏轼《石钟山记》
 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吞炭(吞咽火炭毁嗓子);吞舌(闭口结舌不言);吞舟(吞航。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吞刀刮肠(喻痛下决心,改过自新);吞牛(比喻少年气概豪迈);吞咀(吞食);吞下一条鳝鱼
 2、吞并,消灭掉
 吞,灭也。——《广雅》
 兼有吞周之意。——《战国策·西周策》
 而交吞揆之。——《楚辞·天问》
 吞二周。——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吞楼(侵吞);吞夺(侵吞掠夺);吞据(吞并,占据);吞声忍气(强忍气愤而不出声);吞声忍泪(形容强忍悲伤);吞声饮恨(抱恨无言);吞哀(隐忍悲伤) [1]
 3、容纳
 吞若云梦者八九。——司马相如《子虚赋》
 4、忍受
 气断声吞。——《聊斋异·促织》
 又如:吞恨 [1]
 形容词性
 痴呆
 灯窗苦吟,寒酸撒吞。——汤显祖《牡丹亭·腐叹》 [1]
 汉语大字典编辑
 [①][tūn]
 [《广韵》吐根切,平痕,透。]
 亦作“呑1”。
 (1)咽下。
 (2)兼并,消灭。
 (3)涵容;容纳。
 (4)隐忍。
 (5)压倒;超过。
 (6)呆,痴。
 (7)借作“褪”(tùn)。使穿着的衣服部分地脱离身体。
 [②][tiān]
 [《广韵》他前切,平先,透。]
 亦作“呑2”。
 姓。
 
 
 不嚼而咽,兼并,消灭
 
 这不是指整体还是指什么。
 
 你没谩骂你没素质低,是的。
 
 你偷梁换柱跑到别人版子来大放厥词
 
 这么大年纪还要别人来给你上语文课
 
 之前那位已经编辑掉了。麻烦您现在可以出门左转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