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2-18 1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招标要求(项目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SW九 届 六 次全会精 神和S WS ZF关于省会建设发展重要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加快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石家庄S WS ZF2017年12月27日出台了《关于开展省会城市建设管理攻坚提质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塑造特色风貌,提升城市风貌,打造2条精品街道,建设解放大街(新胜利大街)ZY景观大道,大力度推动铁路拆除,实施新胜利大街及ZY绿轴建设,彰显现代省会魅力。
二、规划范围及深度要求
规划范围:解放大街(新胜利大街)(北至石黄高速,南至嘉华路)沿线两侧各100到800米范围,具体边界基本沿城市道路中心线划定,总面积约为12.83平方公里。
规划面积:规划面积为7.15平方公里。(不包含规划范围内2.91平方公里的现状新建区和已有规划的区域2.77平方公里)
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应达到国家以及《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试行)》规定的规划深度要求。
城市设计编制深度应达到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深度要求。
三、规划目标
打造标志性、示范性的石家庄市ZY景观大道,合理布局解放大街沿线用地,优化沿街界面,展现现代化省会,绿色都市形象。
四、规划依据和参考
1、《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修编中);
3、《石家庄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河北省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5、《河北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
6、《石家庄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7、《石家庄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8、《石家庄总体城市设计(战略)》;
9、《石家庄市建筑风貌设计导则》;
10、《ZY商务区(CBD)修建性详细规划》;
11、《石家庄市新客站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
12、1:1000地形图。
五、主要工作内容
1、控制性详细规划
深入分析规划范围内的现状,在用地功能、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城市风貌、业态管理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与管理措施。
(1)现状综合研究
对规划范围内的现状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开放空间、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等。
(2)案例研究与上位规划分析
选取国内外相似景观大道周边区域的情况进行研究;对上位规划要求进行研究分析。
(3)发展定位及目标
在现状分析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该区域总体发展定位、风貌特色塑造等战略重点,提出发展目标。
(4)土地使用规划
依据总规,深化、优化用地布局,明确用地性质,明确土地混合使用的原则和适用性,确定混合用地主导用途及地上建筑面积所占最低比例;确定用地兼容比例。
(5)“五线”规划
详细界定规划的“五线”,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文物保护紫线、河道保护蓝线、基础设施黄线。其规划内容应在总体规划和已有定线的基础上进行,确定线位、规模及相关规划控制要求。
(6)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对大区域道路交通系统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流线;完善区域路网系统,提高路网密度;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提出区域内交通管理策略。
(7)市政设施规划
确定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等各类市政设施的规划原则、服务范围、位置规模和用地边界,根据规划容量,结合现有的管线合理确定各类工程干管的走向、管径及布设方式和规划控制廊道,落实各市政配套设施用地,规定其服务规模、建设位置、用地范围。
(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按照服务类型、范围和级别,确定各类公共设施的规划原则、分布位置、用地界线、使用性质、设施规模、服务范围及其它规划控制要求。
(9)公共安全设施规划
综合配置防灾系统,引导防、抗、救设施联合布局,确定防灾设施布点;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及公共安全专项规划等要求,核实确定设防标准;提出消防、防洪、防震、人防、避难场所等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服务半径、服务人口规模、布点要求及周边建设控制要求;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类型、面积和需要配置的应急设施内容,确定各级疏散救援通道及沿线建设控制要求。
(10)生态环境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布局,明确城市各类公园绿地的位置和规模,划定绿线范围,提出各编制层级内绿地总面积,明确控制要求;依据总体规划,落实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明确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数量、用地规模、位置和建设要求;明确建筑节能标准、绿色建筑比例等控制指标,明确新能源利用方式和设施布置要求。
(11)城市景观与城市设计控制
根据城市整体空间轮廓、景观视廊控制要求,综合考虑特色塑造、用地条件、土地性质等因素,在进行专项研究和系统规划基础上,制定城市设计导则。
(12)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以建设地下公共交通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为主,适度建设地下公共服务设施。明确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功能和规划布局,提出地下通道、商业街、停车场等设施的要求;提出控制单元内地下人防设施的控制要求。
2、城市设计
(1)规划目标
在充分研究现状和相关规划基础上,根据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特点,结合地区发展实际,制定城市设计整体目标。
(2)空间景观结构
根据城市设计目标,以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等分析为基础,对空间景观要素进行组织,确定空间景观结构框架,提出空间景观的整体要求。
(3)开放空间系统
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以公园绿地、广场、特色街道等为重点,组织开放空间系统,并与安全工程相衔接。对重要开放空间提出详细的控制引导要求。规划步行系统,明确步行交通跨越城市道路的方式。
(4)道路交通系统
根据用地功能、开发强度、空间特色塑造等方面的要求,协调道路交通与建筑群体、开放空间的关系,明确道路系统、交通设施布局、各类交通流线和停车设施。对慢行系统、景观性道路、城市重要干道的道路空间、道路两侧景观、道路对景等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
(5)建筑控制
根据城市文化传承、景观塑造、容量控制和低碳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对建筑群体的形态、造型以及建筑的体量、高度、密度、风格、屋顶形式等提出整体控制要求。
(6)环境景观系统
以城市公共环境中的环境景观设施的规划设计为重点,提升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性。对重要环境景观设施、重要广场、步行街以及景观照明等的设计提出引导要求。
(7)空间界面控制
提出重要开放空间界面的特征,并对其风貌特色、建筑退界、建筑高度、第五立面、建筑底层功能与形式、界面连续性等进行引导,并提出控制要求。对沿线建筑、构筑物风貌、绿化景观等提出控制要素及控制内容。
(8)地下空间研究
研究地下空间利用条件,提出重点开发区域及其开发规模、功能布局要求;合理组织地下空间的交通流线,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9)衔接控规
明确需要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10)经济测算
对规划区域进行经济性测算,分析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效益,保证综合效益最佳。制定城市设计实施时序安排和可行的分期实施策略与建议,提出近期实施目标和实施工程项目建议。
六、完成时限
项目周期约8个月,设计单位应与甲方进行多次中间沟通汇报。
工作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现场调研与座谈,搜集现状资料;
第二阶段:形成规划思路,并沟通讨论;
第三阶段:确定初步方案,提交方案汇报;
第四阶段:深化完善方案,提交方案汇报;
第五阶段:修改完善规划成果,提交审查。
七、主要成果要求
本规划成果应准确、完整地阐述规划意图和内容,符合本任务书中所提出的深度要求。规划成果包括设计文册、展板以及电子版规划成果文件三部分。
(一)设计文册
制作标准须满足《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规划成果制作标准要求》。设计文册以标准A4或A3册子形式提供10套。包括文本、图则、说明书、城市设计导则、图纸以及满足规划宣传、展示的规划简本。
(二)展板
图纸展板数量不少于10块,用阿拉伯数字在展板的右下角排序编号。采用横版A0纸规格(118.9cm*84.1cm),像素数不低于11235*7946。
(三)电子版规划成果文件
设计单位应提供包括全部设计文件(文字说明采用Word格式、图纸采用AutoCAD2004、GIS、jpg格式)、效果图(jpg格式)及汇报演示的光盘2套,以备留存查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