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Nordschleife

建设纪实—兴业太古汇|250M/53F+170M/33F|建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8 11: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戈舞姿3 发表于 2017-6-18 11:05
这是大中里项目的百度百科:

2002年12月,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以13.06亿港币从静安区政府手中取得了大中 ...

我去。。。百度百科都相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8 11: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戈舞姿3 发表于 2017-6-18 11:05
这是大中里项目的百度百科:

2002年12月,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以13.06亿港币从静安区政府手中取得了大中 ...

你的ID号从1到多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8 2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欧洲一些商场古典与现代碰撞的设计,太古汇项目商业如果内部是这样就有吸引力多了,同时又和南京西路上大部分商场现代简约风格有所区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9 09: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lpan 于 2017-6-19 09:42 编辑
探戈舞姿3 发表于 2017-6-18 11:05
这是大中里项目的百度百科:

2002年12月,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以13.06亿港币从静安区政府手中取得了大中 ...


项目在太古入股前是住宅项目为主。太古入股后改为商业收租项目。我想兴业出售原因主要是拆迁难度和发展资金投入相对兴业的规模太大了, 太古入股后资金问题得到解决,住宅项目就取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18: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lyinblood 于 2017-6-20 18:33 编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个项目最适合比较的就是一站之隔的iapm了:同样的三条地铁(2/12/13,1/12/10)上盖,同样的上海最主要商业街(南京西路,淮海中路)上的综合体,同样的拆了原来的本土人气商圈(吴江路美食街和襄阳路市场),同样的港资神级开发商,差不多同样的占地面积(太古的更大一些)和差不多的商业面积(iapm更大些),但目前来看,太古的劣势是很明显的,有些甚至是硬伤。个人悲观的预计,即使后期运营再好,超过iapm也很困难
iapm首先做到了一个一楼卖PARDA,YSL这种级别奢侈品的商场很难见到的高人气,而同样的以奢侈品著称的恒隆就永远是冷冷清清的。这得益于新鸿基对品牌搭配的恰到好处,即有重奢,也有HM这种快时尚。除了一楼,大部分楼层的品牌给人的感觉是年轻时尚,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太古汇的招商实在看不懂,DYSON,TESLA甚至双立人,国产的蔚蓝汽车这种品牌占据了商场的沿街位置;内部的品牌大部分也是偏冷的,没有能积累人气的时尚牌子(也许喜茶可以,但喜茶被安排在顶楼最边缘处)现在唯一能寄予希望聚拢人气的,只有星巴克的工厂店和4000平的超.生活了。
其次,iapm的商场设计非常棒,中庭高达6层的白丝带天幕上海至今无商场能超越。并且商场选择了明亮的白灯采光,逛起来感觉轻松、亮堂。而太古汇是选择较为暗淡的淡黄色灯光,偏成熟稳重,逛起来略压抑。鱼骨状天幕我至今无法理解亮点在哪里。
最后是商场设计的硬伤,这点其实是我对太古汇最遗憾的原因。
IAPM的同样是在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的地块上建商场,但非常明智的没有再浪费南北的长度,车行通道和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的布局都是为了保证商场的地块能尽量方正,这样商场内部的店面设置就充满了各种十字路口和转角的设计,逛起来有“发现”的乐趣。我去了好几次每次还是能有新鲜感。
而太古汇的地块本来就是南北超长,东西狭窄。那么在整体布局时就应该把酒店,写字楼等尽量布置在南侧,车型通道的设置也应以东西走向为佳。北面设计应以商场为主,尽量保持地块的四边长度差距不大,在通过商场内部的动线设计保证有足够的探索性。
而太古汇的做法实在不能理解,竟然在已经很狭长的地块上又开辟了一条南北向的行车通道,等于把这个长方形地块又变狭长了1/3。以至于商场内部只有一条路线,就是从南走到最北,或者从最北走到最南。加上整个商场只有4层楼设计(B2是超市,L4是空中花园),使得整个商场即狭长,又缺乏立体感。顺便说下,这个东西线的行车通道不仅在地面,在B1也同样设置了一根,对,你没听错,本来B1可以不受影响的尽量向四面扩展,但设计师硬是让B1和L1的商场布局一模一样。
太古汇逛起来的感觉就是一目了然,没有秘密,但同时因为南北长达800米的距离,逛起来又特别累,目前商场里连个椅子都没放,恐怕是吸引不了太多想逛街放松的人了
这就是我认为的硬伤,太古后期可以通过运营,招商来解决现在的问题,但设计缺陷是无法更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2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长处和短处,能做好谁不想做好,同样是新鸿基apm,上海的前面加了个i,和北京的项目也完全不同……要精致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22:4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店开始亮灯了;纯内透开上去还是很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幸好徐家汇地块是新鸿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henryxu 发表于 2017-6-21 11:49
所以幸好徐家汇地块是新鸿基?

也不能那么说,港资的品质其实都是不错的,兴业太古汇只能说在上海众多港资高品质项目里,纯属一个意外

不管会德丰,还是恒隆,还是新鸿基,还是嘉里,包括恒基

包括一些项目较小的港资,嘉华等等,都是品质很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1: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henryxu 发表于 2017-6-21 11:49
所以幸好徐家汇地块是新鸿基?

但不可否认的是,港资虽然都很赞,在细节方面的功利,我还是认为新鸿基出类拔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2: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兴业太古汇的写字楼+商业,不谈被喷的体无完肤的招商和外立面设计,就只看建筑质量、硬件细节等,包括厕所、电梯、扶手、灯光、层高(写字楼层高就是个悲剧)等,以及商场外部的灯光、logo材质、植被布置等,和香港金钟太古,广州太古汇等都相差甚远,难以想象是同一个开发商弄的,和静安寺、陆家嘴和淮海路那批港资商业相比也不是一个档次的,应该说这算是一个大悦城、龙之梦之类的商场吧

造成这个问题的最为核心原因是,这个项目由太古和兴业合资,而兴业在很多方面又比较强势不像成都的远洋集团那样都让太古来主导。兴业的高层自己都承认这个商业体弄的还是比较不成功的,有可能租金收益不错,但绝对不是一个有品位、上档次的地标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infoevil 发表于 2017-6-21 12:24
兴业太古汇的写字楼+商业,不谈被喷的体无完肤的招商和外立面设计,就只看建筑质量、硬件细节等,包括厕所 ...

大悦城和龙之梦和这个比?你这个恢复,大部分我都认同

但和大悦城龙之梦差不多这个我极度不认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1 15: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太古汇里好多店铺装修很上心,那个兰蔻,整个店铺墙面都是显示屏,很漂亮。其他几家护肤品店装修也是各领风骚,至少比百货公司那种一层都是护肤品专柜还是强点。这么多护肤品单独店集合在一起,还算是有特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2 16: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位置这么好,高度也够,本来可以成为上海又一地标性建筑,实在可惜了,有句mmp一定要对开发商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2 2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wask 发表于 2017-6-21 12:55
大悦城和龙之梦和这个比?你这个恢复,大部分我都认同

但和大悦城龙之梦差不多这个我极度不认同

我也是极度不认同,明明就是远不如大悦城和龙之梦。。。
之前我只是针对的两座惨不忍睹的塔楼。最近去到商场里逛了一圈,得出的结论就是:上面网友infoevil,说的还是足够委婉了。整个商场除了内部的品牌档次,整个硬件档次和细节,都不如一般的万达广场,远不如大悦城和龙之梦。说这是三线城市的某农民企业家开发的,我想没有人会怀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22:57 , Processed in 0.04463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