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7 12:0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前,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11标传来消息:整条3号线的关键工程——大营坡站和贵州医科大学站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了30%。据了解,这两座车站也是整条3号线难度超大的两座车站,该工程顺利完成预定目标,也标志着整个11标的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10月盾构机全面展开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这项艰巨的任务顺利推进的背后,是中铁七局的数百位建设者们汇集起来的智慧和力量。毕竟,要想拿下难度相当大的工程,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这也是11标项目部在管理上的秘诀之一。
讲述人:纪宁波 3号线11标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从事工程行业18年
11标由我们中铁七局承建。我们负责的是大营坡站和贵州医科大学站两座车站以及两者之间的“贵大”区间的施工。整个11标项目土建工程框架合同价4.71亿元,合同计划开工日期是2018年12月30日,竣工日期是2022年6月30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项目实际开工时间推迟到了2019年6月28日,计划交工日期不变。
其中,两座车站是相当难啃的“硬骨头”,毫不夸张地说,这两座车站,特别是贵州医科大学站,绝对是整条3号线最难的车站,不仅仅在贵州,把它们放到全国甚至全世界,施工难度绝对都能跻身前列。
就两座车站而已,能难到哪里去?但只有亲历过才知道,这两座车站的施工难度之大,绝对超出常人的想象。首先,它们就在城市中心,人员密集,车水马龙,从施工场地上来看,可供作业的空间十分狭窄,同时车站的施工又不能影响正常交通,因此在工艺功法上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其次,这两座车站的地下情况十分复杂,管线密密麻麻,溶洞几乎一步一个,结合地面上密集的居民楼,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又有了很大限制,因此我们相当于“蒙着眼睛走钢丝”,必须处处小心、步步为营,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还要保证工期。这对我们,毫无疑问是一个相当严峻的挑战。
这两座车站,在技术上有很多细节,有很多独特的东西,这也很值得专门向贵阳的父老乡亲们讲一讲。但是在这里我想说:无论采用哪种施工手段和管理方式,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是我们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
我们认为,面对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为了这个事,我们项目部围绕着把人的潜力发挥出来的目标加强了管理,进行了部门整合。接下来,我们十分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要想将弟兄们的状态调整到最佳,首先就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为此,我们按照公司的要求,安排了职工夜班饭,让他们下班了有热饭吃,有热水澡洗,在工作中,我们还引入了激励机制,举行了劳动竞赛,安排了奖金。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我们将每一级的任务细化,倒排工期。在贵医站挑顶施工期间,我们项目部的管理者轮流值夜班,24小时钉在第一线。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两个车站虽然难度很大,但如果将规划做好做精细,按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稳扎稳打,就能化被动为主动,由难变易,直到成功。要想干好世界级难度的车站,就要一直坚持出动出击,不能被活撵着跑。一句话,只要我们统一思想,落实好责任,大家齐心协力地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在看似繁琐磨人的一件件工作中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于按时按量完成好工作,我们很有信心。
现在,由于大家的艰苦努力,我们两个车站的施工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目标,接下来贵医站要实施工序转换,要从挑顶施工转向正洞施工,我们的盾构机也将于这个月底下井,10月份正式开始施工。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速度,虽然干的是超难工程,但在预定工期内顺利完工是没有悬念的……
等到我们的地铁通车后,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走过了我们所负责的范围。我在想,虽然时间很短,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我们七局的建设者们这么多年的夜以继日,风风雨雨!可能在若干年后我们回到自己建设的地方,坐着方便快捷的地铁出行,那时候的感受肯定不一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