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5-2 21: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港洽周引资超200亿,5重点项目揽入株洲高新区
4月28日上午,在深圳举办的2017湖南株洲(深圳)动力产业对接暨市情推介会上,株洲高新区招商获得丰硕成果,现场成功签下了4个重点产业项目,加上在香港签订的株洲恒大健康养生谷项目,此次港洽周,高新区累计吸引投资达206.7亿元。其中,香港签约的株洲恒大健康养生谷项目投资额达200亿元。
创新亮相,全新面貌参与盛会
“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未来”高新区工委副书记、天元区委书记周建光对株洲高新区参与港洽周活动给予厚望。他表示,作为引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举措,创新驱动始终是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生存与发展的信条。
株洲高新区作为湖南省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是株洲在全省发挥“四个作用”(在加快创新发展发挥示范作用,在长株潭一体化建设上发挥主动作用,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发挥领军作用,在绿色转型上发挥示范作用)的主力。
2016年,株洲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27亿元,在全国115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28位。目前,株洲高新区正积极抢抓“一带一部”新定位、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总战略,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重点依托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优势,全力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
动力强劲,引客商青睐
本次“港洽周”及株洲(深圳)动力产业对接暨市情推介会,株洲高新区共签约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额达206.7亿元,现场签约4个,总投资额达6.7亿元。其中涉及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战略合作项目、昌龙汽车零部件项目、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和轨道交通人防工程专用设备项目。这些重大签约项目不但紧扣智能制造且均具备投资投入强度大、带动效应强、上升空间广三大特征。
比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战略合作项目,本次2017港洽周,株洲高新区特别在香港举办了专场“株洲·中国动力谷汽车零部件暨汽车后市场招商”推介会,并成功促成了此次的签约。
依托长株潭的整车生产能力及汽车消费市场,株洲高新区启动建设了7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园和汽车后市场群,而香港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也将会成功协助有兴趣投入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本地工业家,探索及开拓株洲高新区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并与国内及海外汽车工业界和有关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及合作关系。香港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拥有超过一百七十多家公司会员。大部份会员现时已从事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及投资等高增值活动。
承接粤港两地汽车产业与汽车后市场的良好平台与载体,利用香港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行业资源和影响力,结合株洲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区位和政策等优势,合力打造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后市场的产业集群。
又比如陕西邦华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陕西邦华公司以电动汽车动力型高能锂离子电源总成的制造、研发、营销为核心,不仅自己拥有技术能力突出的技术团队,并且与著名电化应用高等院校建立起项目研究、技术应用、产品开发、性能测试的工作联合体。该司是专注于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型企业,服务于整车企业,为整车企业量身订制动力电池系统。是由苏金河的汽车团队人员于2014年1月合作成立的,现有长沙和陕西两个邦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动力电池系统各方面性能参数业内领先。
今天的签约会上,该司拟在株洲高新区投资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基地。项目计划分2期实施,一期先租赁7000-10000平米厂房进行动力电池pack生产,二期拟购买60亩-100亩工业用地,建设动力电池pack线和电机、电控生产基地。
招商项目背后的“动力谷”内涵
此次“港洽周”,除集中签约项目外,活动期间,共发布2017年全市重大招商项目200个,总投资额达4037亿元人民币,涉及工业园区类、城市综合开发基础设施类、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类、社会发展类等领域。会上还推介了株洲市10个重大招商项目和十大产业园区。
现场签约项目31 个。其中,工业制造类项目21个,占比68%;第三产业及其他9个,占比29%;能源与城市基础建设项目1个,占比3%,从引资区域来看,超过50%的项目来自于珠三角地区。
整个2017港洽周期间,株洲高新区与广州恒大集团现场签约株洲恒大健康养生谷项目格外引人注目。由其投资的株洲恒大健康养生谷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项目将建设国际领先的健康生活圈“恒大·健康小镇”,围绕长者,创建全新理念的“1+N”(家+养老、养生、医疗、抗衰老、医学美容等)防、治、养相结合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活方式。其意图打造的颐养园、长乐园、康益园、亲子园及其综合配套设施包括健康中心、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商业街、美食街等蕴含着园区丰富的定位与发展内涵,紧扣了株洲高新区的区域定位和建设主题。
周建光表示,株洲高新区,及中国动力谷的建设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中国”代表国家级的水平,“动力”代表产业特色,“谷”代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中国动力谷的特色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中国速度、中国力度、中国硬度。
“中国”之水平,可以理解为高端人才与创新平台两个抓手,当智力、智慧与制造业形成深度融合,也就支撑起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株洲高新区创新优势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强。截至2016年,先后9次获批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发展,建立了国家级研发平台24家、省级61家,院士工作站10家,自主培养了以刘友梅、尹泽勇、丁荣军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和吸引了近1000支创新创业团队和11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动力”之特色,的是一个从制造到创造的跃升过程,这个跃升表现在科技含量、创新度、附加值等的提升与智能制造产业体系的形成。为进一步强化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发展,株洲高新区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双创人才、双创团队、金融创新、企业扶持等方面,系统构建了1+7产业招商和投资促进政策体系,形成了产业发展的“洼地”。
“谷”之环境,则集中体现在园区服务体系上,通过园区建设,建立起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囊括研发、文化、政策、基础配套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株洲高新区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中国动力谷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在金融服务、土地出让、厂房租售、水电气配套、交通物流服务等方面均提供了完备的要素保障。为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我们从项目洽谈、跟踪、签约、建设直至投产,为入园企业提供 “集中受理、全程代办、流程管理、限时办结”的一条龙服务。为切实解决入园企业员工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增加优质学位资源,推行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企业延伸。同时,我们还在各园区提供了蓝领公寓、人才公寓、公共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并对高端人才发放购房和生活补贴。
强大底气,喜迎客来
“我们在此承诺,对于重大项目和我们看中的高新项目,北上广深等自主创新示范区内成熟、稳健的优惠政策株洲高新区都将能够提供。”周建光在推介会上承诺的底气预示株洲高新区的强大底气。
周建光表示,未来,株洲高新区将放远视野,主动对接国内、国际经贸合作平台,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战略,加快株洲高新区发展步伐。“港洽周”是港湘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这里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享誉海内外的工商界知名人士,为港湘两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相信这必将为加快建设株洲高新区注入新的动力、新的活力、新的魅力,必将为各位企业家带来无限的商机,衷心希望各位企业家,到株洲高新区的沃土上投资兴业。”周建光在最后对现场推介会的客商朋友表示了热情的欢迎。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株洲高新区以此次“港洽周”为契机,坚定中国·动力谷发展目标和方向,一个地区高端人才聚集、技术创新活跃、高端要素汇聚的动力产业谷底即将崛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