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9-8 12: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地理丨浙江自贸区:立时代潮头 当改革先锋
弄潮儿向涛头立。2023年,浙江自贸区迎来挂牌六周年。
2017年3月,国 务院批复同意《中国(浙江)自 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浙江)自 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全域位于舟山,这也是全国唯一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区。2020年8月30日,国 务院批复同意并公布《中国(浙江)自 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浙江自贸区在全国率先扩区,从舟山区域扩展到宁波、杭州、金义片区,形成“一区四片”联动发展的格局。
挂牌六年来,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累计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和实践案例269项,全国首创125项,全国复制推广32项,建成了全国最大、单体全球第二的大型石化基地,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油气贸易港。
扩区后,立足开放和产业优势,打造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成为浙江自贸区新增的功能定位之一。各片区在差异化探索的基础上联动发展,加速构建快捷高效的物流网络。宁波舟山港去年完成年货物吞吐量超12.5亿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35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三。
“义新欧”班列线路增至22条,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重载率最高、运行线路最多、跨越国家最多、开行里程最长、回程率较高的中欧班列。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建设风生水起,“第六港区”应运而生。浙江自贸区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打通堵点,创新口岸监管链条,在义乌设立“第六港区”,出口货物进入“第六港区”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实现通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效率大大提升。
扩区以来,浙江积极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提出了跨境流动数据分级分类、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数据知识产权、数字人民币应用、数字贸易“单一窗口”、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8方面改革探索方向。
数字与自贸双向赋能,释放改革创新无限活力。今年3月,浙江自贸区发布《中国(浙江)自 由贸易试验区提升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明确指出,将建设具有引领性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率先融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建立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力争到2027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提升至4200亿元、数字服务贸易额达2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保持8%以上。
向开放而生、因改革而兴。如今的浙江自贸区,正在加快打造以舟山为代表的油气自贸区、以宁波为代表的枢纽自贸区、以杭州为代表的数字自贸区、以金义为代表的商贸自贸区,力争取得更多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向全国输出更多的“浙江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