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常雪球

你从未见过这样的武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 21: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有点像东京丸之内{:5_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0: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致,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0: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837049274


    武汉在中部城市不错啊 第一次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837049274


    很像大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837049274


    这张不错环境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武汉的写字楼市场怎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1: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武汉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不要只和中部几个不怎么样的穷 ...
loveowen727 发表于 2014-10-2 00:48



    高楼迷看高楼,你突然来这么一出戏?不是好笑吗?

如今的武汉远不如上世纪初期的大武汉(大汉口)时代的国际国内地位,武汉人心里像明镜似得,用不着你这对城市发展一知半解的人说三道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01: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武汉的写字楼市场怎样
故宫里的树 发表于 2014-10-2 00:40



    写字楼市场开始进入供需平衡期,但由于新的甲级或5A写字楼相继在开发中,目前甲级写字楼租金快速上涨势头将会遏制,租金与成都持平,最近数据是略微高一点,因为成都甲级写字楼已经严重供过于求。从总部经济最新排名看,武汉从第九位升至第八,成都退步一位,成为第九位。

由于历史原因,武汉房地产市场进入活跃期很慢。比重庆晚个三四年,比成都又晚个五六年。所以武汉城建变化比成渝晚数年。但反过来说市场高发期来的也晚。

所以,成都楼市从10年开始退烧,重庆楼市13年后退烧,武汉目前正处于高发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1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全景图非常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16: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总是有黑武汉的啊。。搞不懂啊。。武汉的好和坏和某些人没关系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18: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你还有点自知之明,你哥我实在是看不惯现在论坛里的浮躁骄横之气,才会出来说句实在话,我老 ...
loveowen727 发表于 2014-10-2 11:36


大武汉是历史形成的。重庆之所以能脱离四川,是拜抗战之际。抗战前重庆只有40万城区人口。武汉30年代就是125万人口,国民政府在淞沪会战后,将首都搬迁到武汉,同时做好武汉守不住在重庆建立抗战首都的准备。

武汉会战是中日最大的战役,保卫大武汉就是那个时候提出的。大武汉不是武汉人叫的,是民国政府叫出来的。武汉会战持续整整一年,武汉沦陷后,中日战争由中国防守、日本进攻转为相持阶段。

武汉的钢铁企业、兵工企业内迁重庆,造就了重庆的重钢、长安、建设等工业体系。重庆目前的老市民中,原籍武汉的数量很多,重庆人称之“老江汉”。4

所以,重庆人的构成中,尤其是建国初期老重庆人的构成中,下江人居多。而武汉和上海重庆老居民中的下江人的主要构成。其次是沪杭、沙市、湖南等地。


这个历史,老重庆人知道,年轻的知道不多。而新重庆人(不是老重庆人后裔)更不知道。

即使今天,重庆主城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都不如武汉城区(不算郊区,只算中心城区)。总部经济武汉和成都、宁波居全国排名的8-10位,而重庆则在11位。

重庆在直辖后及不厚时期,分别获得2个一万亿的中央资金支持。武汉则没有这个优势政策,在上交中央和湖北省的前提下,依然取得这么大进展,已经很不容易。武汉的国税、地税与3000万人口的重庆不相上下。这才是一个城市的底蕴。高楼建设与城市布局有关,也和一个城市城建资金的丰富有关。天津2003年前城市面貌不如武汉,但这十年翻天覆地,原因大家都知道。

所以武汉没这个优势,就是才公布的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也没有给武汉多少支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武汉就靠自己的努力,几年时间取得这么大变化,也的确是很不容易了。

至于大武汉的说法,这个还真是武汉的历史烙印,因为大上海、大武汉都是上世纪30年代叫出来的,不是你不认同就能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18: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的城建,从直辖后的第二年,即98年后开始,03--08年达到峰谷。这是第一轮,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直接相关。第二轮是不厚时期,主要是地铁建设、绿化、老城区破旧老屋的“综合整治”。

当然,不厚最大的贡献是西永。但重庆将商务中心建设布局解放碑,重拳出击,而不是分散,造成解放碑的商务资源集中度特高,这也是地形所致。

武汉是平原城市,在没有浦东、滨海、两江这类特殊政策与资金倾斜下,自然难以将王家墩快速成型,但不等于武汉总部经济资源差,13年超越成都反而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规模与辐射力更强。只是形式落后于内容,即硬件还在建设中,软件已经开始发挥效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18: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你还有点自知之明,你哥我实在是看不惯现在论坛里的浮躁骄横之气,才会出来说句实在话,我老 ...
loveowen727 发表于 2014-10-2 11:36


这些图片就不要放了,主城区的人不会放这些图片,因为渝中半岛除了解放碑几栋超高层,其他如何都清楚。只有江北才像一个新城,道路规划起点高。

昨晚我就在南滨路巴王府参加家宴,全家为从北京过来的武汉姑父姑母设宴洗尘。目的就是让武汉的亲戚们看重庆最好的夜景。

和武汉这几年的两江夜景相比,一个是山城,一个平原都市,各有风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18: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1# 巴山楚仁


    和这种人,有啥可讲,讲历史,他给你讲现在,你讲现在,他给你讲将来,你给他讲将来,你还是跟你讲历史,用黄宏的小品来讲,就是乡下,种人脑袋给骡子给踢了。
    重庆,一个是感谢武汉,没有武汉工业迁移,有重庆的工业吗,一个是感谢邓,没有邓,就没有直辖,一个是感谢平西王,没有平西王,那拿的政策与大额财政投入。
    希望,重庆,在没有平西王的日子,雄起吧。看到我们武汉人,比这些人素质高多了。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 18: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巴山楚仁


    和这种人,有啥可讲,讲历史,他给你讲现在,你讲现在,他给你讲将来,你给他讲将 ...
wang_king08 发表于 2014-10-2 18:24



    上次和那个在上海的“武汉人”讨论,就被某些人说我。所以这次我更要摆事实讲道理,不然我也怕又被扣上帽子,说我不应该和别人争论。我这是讨论,不是“黑”谁。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7 18:05 , Processed in 0.048104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