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600+] 广州国际金融城西区(核心区)专题|最新规划:提升380米双子塔为500米+400米地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4 0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地标式超高楼出租率不高

  彭澎担心的是,投资的资金问题,及有无公司会进驻。对此,胡刚也有相同的担心:“写字楼会空置太多。现在广州到处都在建,珠江新城利用率不高,琶洲、南站也在建。”

  珠江新城内超高层写字楼的空置情况证明了胡刚和彭澎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房地产研究专家谢逸枫透露,目前广州超高层写字楼的出租率并不理想,珠江新城100层以上的超5A级写字楼就有十几栋,是供大于求的。他说:“比如某些地标式的超高层建筑,真正的出租率只有40%左右。一般广州写字楼的租价在80元/平方米~120元/平方米之间,而这些摩天大楼的则要到250元/平方米~260元/平方米,最高的达到320元/平方米。”谢逸枫表示,在超高层写字楼规划定位、产品定位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员村再建近600米的摩天大楼反而会形成不良的恶性竞争。

  摩天楼对区域带动力已减弱

  打造地标对区域开发的带动力到底有多大?彭澎认为,员村建摩天大楼对提高区域知名度、拉动地价等有一定积极作用。胡刚也认为,地标周边的土地价值确实是会有所提升的。从广州的发展来看,环市东最早建了63层,当时是广州最高,带动了环市东的发展,中信大厦也带动了天河北,广州塔对提升城市形象也是有作用的。“但地标越做越多时,能不能像以前那样提升土地价值?有是有,但是肯定不如以前。”

  “摩天楼能不能成为地标,也得打个问号,”胡刚认为,像沙面之类的传统建筑和空间形态,反映广州传统历史文化的更能成为地标。“金融城再造摩天楼,过几年也会被超过。造得高不一定就是地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交通

  10分钟到南站20分钟到机场?

  有专家称

  这一目标不现实

  新快报讯 昨日公布的三个优胜方案,为国际金融城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丽蓝图,在交通方面,均突出“高效”。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三号方案提出,“2012年底开建的广佛城际轨道佛山西站到广州南站部分线路未来将北延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该环线从金融城核心区穿过,可设计在金融城核心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中设置广佛城际轨道线站点,使得金融城核心区可在10分钟内直达广州南站,20分钟内直达白云机场候机大厅。”

  但是,对于这一目标,有本土专家却并不看好。“这个方案提出10分钟到南站20分钟到机场,我觉得是不现实的,”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开通直达线路,把周边的线网都抛弃掉,但如果这样做,就不能融入到整个城市的交通体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国际金融城,关键不在摩天大楼

头条

  Topic

  “如何真正打造出一个在国际金融服务的所有层面上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体系,关键不在大楼和景观,而要在服务软件——政策与人才上取得实质性的建设进展。”

  ■李公明

  广州市政府在近来提出要在5年时间内打造出一个世界一流的国际金融城,目前已进入到了设计方案的评选阶段。从媒体的相关报道上,人们很容易就感受到“世界一流”已经成为了这个指日可待的国际金融城的目标口号。

  然而,到底什么才是“世界一流”?我们究竟以什么来实现“世界一流”?这种口号与实际规划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所形成的反差,使人不得不思考在那些美轮美奂的规划效果图背后是否存在着问题。

  第一,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定位问题。《规划》中提出广州国际金融城的战略定位是与珠江新城、琶洲地区共同组成世界级的中央活力区(CAZ―Central Activity Zone),引领广州建立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参与全球城市竞争。这种话语其实并没有回答定位中必须包含的区别意识。北京、上海都以建设辐射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但是两地的区别还是比较清晰的:北京是极力营造中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国家金融环境,而上海则是力图在提供国际金融服务上提升竞争力,而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具体定位又是什么呢?光是一个“区域中心”的说法其实并没有真正回答这个问题。

  实际上,定位的问题与清醒地认识目前中国的国际金融体系的软肋以及地方金融发展的可能优势有着深刻的联系。一个真正具有较高国际参与能力和国内金融竞争力的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应该首先从金融服务体系本身的创新力、包容性和服务水平等“软件”来进行定位。然而,目前一说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等等概念,相关部门最热衷的首先是提出城区改造规划,在旧版的高楼大厦政绩蓝图上加上些“智能型”、“环保型”等等调味料,然后沉浸在引进多少金融机构在这里挂牌(这就是“挂牌”现象)、建地标性的交易大厦、带动商贸与房地产等产业的“景观梦”中,而金融体系的创新与真正竞争力本身则容易被遗忘。如何真正打造出一个在国际金融服务的所有层面上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体系,关键不在大楼和景观,而要在服务软件——政策与人才上取得实质性的建设进展。

  第二,为什么国际金融城非得要有“第一高楼”的地标建筑?这种规划设计观念也是与上述定位是否准确的问题相关:到底是要建设金融中心还是要建一片豪华的城市景观?尽管已有专家提出了疑问,并对其弊端提出了意见,但是令人担心的是,不少官员还停留在喜欢以摩天大楼的高度竞赛来显示城市发展水平的观念层面上,地标建筑仍然是被看作是最重要的“景观亮点”而被采纳。目前的三个优胜方案均有高层地标建筑,这使政府更可以轻松地采纳其中之一。

  第三,规划中还提出建设高端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如空中轻轨、水上BRT等等,但是这些交通工具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服务群体等等问题却不甚了了,是否会重步珠江新城APM的后尘?另外,作为这个高度奢华化的城市区域,如何保障原有的或新增的低端经济群体的生活承受力?

  (作者系知名广州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城舞“小蛮腰”:打破天际线但不能打破传统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3日      
  当唐代诗人白居易吟诵出“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时,肯定无法想象,千年之后,在与长安千里相隔的广州,人们会真的用近5万吨钢材,立起一位600米高的“小蛮腰少女”。

  她就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产物——广州新电视塔。因其高的柔美、扭的和谐、偏得正大,人们喜欢亲切地喊她“小蛮腰”。

  作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塔桅建筑,“小蛮腰”挑战的绝不只是当代建筑科技的发展水平。何况在眼下中国,“高”已经不是某个城市的专利。当一座座摩天大厦或高塔将城市天际线一次次抬高时,城市所延续百年乃至千年的人文传统又将如何延续?——人们已经难以回避这个严峻的课题。

  眼下的广州塔,无疑是广州新中轴上的“定海神针”,当之无愧的“零点地标”。不论是各国政要,还是普通游客,来广州不上广州塔,几乎等于没来过这座千年历史古城。

   屹立于珠江南岸、总高度达600米的广州塔,由一座高达454米的主塔体和一个高146米的天线桅杆构成,是国内最高、也是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最高的塔桅建筑。

  从外形上看,广州塔之所以被称为“小蛮腰”,是因为塔身的空间结构是由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两个椭圆彼此扭转135度,而这个扭转又在塔身腰部收缩变细,像编织的绳索,呈现“纤纤细腰,不盈一握”的惊人审美效果,也与中国传统审美观相契合。

  在设计“小蛮腰”之前,荷兰人马克·海默尔在国际建筑界还是“默默无闻”;然而,广州塔的成功,足以让他在中国乃至亚洲一举成名。“历史上的摩天建筑多是棱角分明,简洁沉重;而我们设计的电视塔曲线轻盈,性感和复杂兼备。”海默尔说。

   按照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摩天城市报告》论证专家宋刚的统计,截至2011年中期,广州在建的摩天高楼有21座、规划摩天高楼32座,成为“2011中国摩天潜力城市”第一名,甚至把深圳、上海都远远甩在后面。

  换句话说,划破广州这座城市天际线的高层建筑,不止“小蛮腰”一座。然而,越来越高的城市建筑最直接面临的,除了安全问题以外,一座城市传统建筑精神如何延续,更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由于坐落于新中轴线上,“小蛮腰”的存在,对决定广州这座城市未来数十年气质走向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看来,广州塔算是一个及格的答案。他认为,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广州塔身上很难找出具体的岭南风格元素,但它传递出一种明快、不拘一格的时代精神,这恰是广州城市的风格,这种“神似不求形似”的追求,大体表现出岭南文化的自由积极的精神。

  “包括‘小蛮腰’这个名字,也是当今一种市民精神的体现。”何镜堂说,在文化传承中,建筑是最主要的,因为它兼具有实用性和可观赏性。建筑应当体现所在地区的地域和环境特色、体现地区的人文特色,并且对西方强势文化态度能有所回应。

  “没有传承就没有根,但照搬祖宗就缺乏创新,也跟时代不符合。关键是两者的和谐结合。传承时要挖掘‘根’之所在,把‘根’彰显出来,提升文化的内涵层次,而不是机械地将一个符号、一个构件照搬过来。”何镜堂说,“好的建筑,就是现代技术与文化内涵的综合表现。”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3日        
  一栋600米高的广州最高建筑将有望在员村附近的珠江边崛起;员村、琶洲地区还将建轻轨连接白云机场和广州南站;而红专厂计划保留,并改造南方面粉厂,建设金融博物馆……在昨日的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上,最终3套方案出炉。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金融城的规划中,提出了很多崭新的交通理念:包括建设空中轻轨、低空飞机、水上BRT、过江缆车等。

  地标建筑

  3套方案都有摩天大楼

  记者注意到,优胜的三套方案中,都强调了地标式建筑,而且都非常高,3号、6号和7号方案中,最高建筑高度分别是600米、580米、450米。

  3号方案将该地标式建筑命名为“金融塔”,位于员村热电厂附近,方案明确地将之称为“广州最高建筑,也是广州城市天际线上最显着坐标”。计划将之建成第一个融合最新科技的生态高层建筑,可自行利用太阳能装置发电,是世界上唯一设有顶层活动及观临空间的建筑。

  交通规划

  五纵五横解决交通难题

  一个新区的建设,交通无疑是成败关键。7号方案提出“五纵五横”的道路交通疏导系统五横:重点疏解东西向过境交通,道路功能朝珠江方向逐渐进行生态化、慢速化过渡。五纵:通过五条桥隧,加强与南岸会展中心及海珠生态城的交通联系。

  3号方案则提出,广佛城际环线从金融城核心区穿过,方案设计在金融城核心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中设置广佛城际轨道线站点,金融城核心区可在10分钟内直达广州南站,20分钟内直达白云机场候机大厅。

  岭南特色

  保留红专厂 建两层骑楼

  广州金融城如何与国际上其他知名金融城相区分呢?岭南特色无疑是一大亮点。方案7的名字干脆就叫做“金山银谷·花廊水街”,在起步区地上打造具有岭南特点的公共空间步行系统、二层骑楼系统,开放公共屋顶平台。

  方案7还计划保留红专厂、改造南方面粉厂,发展滨水文化创意产业、科技金融、创意金融;建设金融博物馆、金融展示中心,通过立体绿廊、步行桥、APM线和对岸会展中心相联系。

  绿色建筑

  用河涌活水冷却降热

  在建筑节能方面,方案3勾画了一个“三联产能源中心”,这是一个生态型中央能源处理系统,将为金融城提供持续而高效的能源监控,最大限度地优化城市的能源使用效率。这一绿色核心将发挥中央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核心的部件是能源中心。

(来源:金融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09: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美术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史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客座研究员、广州艺术博物院客座研究员。

nmd,现在阿猪阿狗都能谈如何建金融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0: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美术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史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
fangzhuang 发表于 2012-8-14 09:47



    感觉不妙。。。。。。这个媒体专家和网民都这么反对,但政府会动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0: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的担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伏羲


    千万不要拿响螺湾,于家堡来跟员村金融城比,它们远离市中心,建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CBD,而且它们主要是二产猛涨,大工厂落户很多,私企少,三产差,这对商务楼帮助不大,TJ虽说是北方经济中心,但一般公司的中国总部或北方总部只选BJ,市区还有不少商务楼,会有这么多公司离开市中心,到配套不完整的新区去,还有它们的看家人就要退下来了,这个决定因素,我真的对响螺湾,于家堡的后期看不明????
  再说员村应该是定位为金融,但是回过头看看,在中国总部方面,国内外金融企业,会选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比不过它们,只好定位区域金融中心,深圳这方面也很强,我们又要跟它争,到底最后有多少会到金融城呢?应该不会太多吧!只要把金融城西核心区,1.2平方公里建好就很足够了,伦敦这种世界金融中心的金融城才一平方公里,就能看出我们有多冒进!!~
  在建高楼方面,只要不要太高就可以,600米,700米这样一路比下去没有意义,最好不要比东塔高,按照目前员村的庞大规划,绝大多数是做商务的,这样的话跟珠新竞争,难度好大,珠新已建好,正在建,将要建的商务楼比比皆是,还有越秀的商务区,要在相当长的时间消化。还有白鹅潭芳村也说建大量摩天楼,琶洲岛也规划建造大量的商务楼,我想在我们兴奋冲昏头脑的时候,真的要冷静一下,不要掉进迪拜的另一种泡沫!!!
  楼上你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0分钟到南站20分钟到机场 哈哈,吹吧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2: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澎担心的是,投资的资金问题,及有无公司会进驻。对此,胡刚也有相同的担心:“写字楼会空置太多。现在广州到处都在建,珠江新城利用率不高,琶洲、南站也在建。”

  珠江新城内超高层写字楼的空置情况证明了胡刚和彭澎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房地产研究专家谢逸枫透露,目前广州超高层写字楼的出租率并不理想,珠江新城100层以上的超5A级写字楼就有十几栋,是供大于求的。他说:“比如某些地标式的超高层建筑,真正的出租率只有40%左右。一般广州写字楼的租价在80元/平方米~120元/平方米之间,而这些摩天大楼的则要到250元/平方米~260元/平方米,最高的达到320元/平方米。”谢逸枫表示,在超高层写字楼规划定位、产品定位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员村再建近600米的摩天大楼反而会形成不良的恶性竞争。

就一垃圾磚家,一點水平都沒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字楼多是好事,可以鼓励更多人创业,并为创新型公司提供更多优越的场所,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壮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3: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伏羲


    千万不要拿响螺湾,于家堡来跟员村金融城比,它们远离市中心,建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CB ...
995912621 发表于 2012-8-14 11:16



    市场是否能消耗这么多写字楼完全是市场做主,像琶州A区规划是总部区,拿地的必须是企业来拍地建总部大楼的.现在已经多个地块出让了出去,广州做为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总部经济,金融方面都落后北上深,广州方面也提出了在五年内培养100家上市公司,金融城目前只是整体规划,离实际成型或建成还有很漫长的路,并非现在就建成,未来10年发展怎么样,实在难以预测,就像02年的时候根本预测不到现在2012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3: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样的砖家,实乃广州不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3: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专家,连做美术做历史的都出来嚷两句,不该修高楼,不该修那么多,以彰显自己多清醒。
清醒的专家不知,市区中心的土地资源多昂贵,市区中心的拆迁多艰难,
更不知广州老早发布金融发展规划,老早对金融发展方向有一个定位和预测
甚至不知道广州金融城至少10年后才成型成熟,还不知道金融城原来分起步区、核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01:20 , Processed in 0.03685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