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25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持人:据说到香港机场需要几分?
张备:西部轨道开通后,13分钟,到中环是半个小时内。
主持人:对深圳网友来说意味着未来前海是深圳的中心,交通会很便利。但是对整个深圳市民来说,前海发展怎么样回报深圳的老百姓?
张备:深圳经过30年改革开放,在全国引领了风潮,创立了很多全国第一,但是30多年过去后,有些人说深圳是不是不特了,深圳是不是被人抛弃了。我的观点是这样看,深圳不特了恰恰说明深圳成功了,因为深圳先行先试经验在全国推广、复制,这恰恰是深圳特区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到了新的时期,深圳需要再出发,我觉得前海就是深圳再出发一个重点区。前海到2020年就业人口65万人,这可以给国际化人才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但是同时前海意义能够成为深圳法治化、国际化城市的一个先行区,前海定位是四个区:现代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粤港合作的先导区。更多前海会在与国际化接轨这方面来提供一些先行先试,包括法治化。王荣书记要求前海做到六个最:最廉洁、最公正、最高效、最专业、形象最好和最与国际接轨的深港合作区。
主持人:这几个最肯定是网友比较欢迎的,我们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它?你又提到在法治创新方面,中央要建法治中国,深圳要建一流法治城市,前海做哪些创新?
张备:我们已经开始做一些探索,比如说成立了前海商事法庭、前海国际仲裁院。国际仲裁院是中国内地聘用外籍仲裁员最多的一个仲裁院,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市中院派出100多名法官到香港学习英美法系,为将来前海、深圳审判国际案件做准备。另外我们成立了前海廉政监督局将多头化监督变成一体化监督。廉政监督局将纪检、监察、公安的经侦、检察院的检查、审计署审计功能合为一体,变多头监督为一体化监督。
主持人:和香港廉政公署有什么相同、差异?
张备:有很多方面学习了他们的做法,比如保持独立性,对上一级纪委负责,消除监督部门之间的缝隙等等。
主持人:前海廉政监督局目前只监督你手下100多位同事吗?
张备:廉政监督局做的工作比较多,一方面对前海管理局及其下属公司的廉政进行监督。第二,也对我们的制度,特别是风险点、权力清单进行梳理,同时在我的要求下还增加了效能监察这一项职能,同时对合作区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和工作人员,包括施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廉政监督,这一点跟香港廉政公署是一样。
主持人:前海的廉政监督局的局长向谁汇报?
张备:向市纪委。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香港,未来前海和香港的距离密切,我们前期网上看资料,说你去了无数次香港,香港和粤港的合作,前期又有很多的责任。我的问题是香港哪些群体对前海感兴趣?他们感兴趣在哪些点上?
张备:我是4月份到前海工作的,这8个多月我去香港确实有几十趟,几乎一两周去一次香港,最多的时候一周去两次。广泛地跟香港各界接触,既有特区政府官员,也有他的各类型的企业,像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同时还跟他们的法定机构、他们的协会、中介机构大量接触。我能感觉到一开始香港对前海还是有疑虑,他们不知道前海是不是要取代中环、是不是要跟香港竞争。这一年来我们举办或者参加了60多场跟香港互动的活动,接触了8000多香港各界人士,我就提出来其实前海和中环的关系更像伦敦的金丝雀码头和伦敦金融城的关系,更多的是要做大深港在全球金融市场容量,共同发展来使深港地区在全球金融市场当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主持人:刚才提到前海和香港关系,像伦敦的金融城和金丝雀码头,您把这个关系给网友解释一下。
张备:金丝雀码头在伦敦金融城之外,在它东部专门建立一个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这样一种大型的一个片区的城市开发,刚开始伦敦金融城对它也有疑虑,但是当金丝雀码头基本建成后,发现他们从欧洲大陆甚至美国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入驻,像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等等,使整个伦敦金融话语权进一步加强,我们也是希望把前海这样一个深港服务业合作区做起来,更有力地支撑深圳和香港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同时增强香港优势,我们提出跟香港合作的五点原则:第一,凡是对香港不利的事情前海一律不做。第二,消除疑虑、做大容量、共同发展。第三,虚心向香港学习,引进它的体制机制人才。第四,真正向香港让利,让香港可以分享前海开发开放红利。第五,优势互补,共同向中央争取更多的先行先试的政策。
主持人:下一个话题,“第一资源”,翻译过来是人才。前海叫管理局,大家都用非公务员形式来做,本身是人才机制创新,您说我们应该招聘很多人,您认为前海管理局欢迎什么样的人才?另外前海站在一个大的战略里面欢迎什么样的人才?
张备:应该说前海现在对各类型人才都很急需,事实上我们成立3年来,注册26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已经招募了2万多名优秀的人才在工作。就前海管理局本身来说,我们现在急需的是在金融方面的、在规划建设方面的人才,这跟我们现在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又有较强执行力的这些人才。所以我们方方面面人才都是需要的。
主持人:前海在人才方面有什么规则的制定?
张备:前海管理局是国家唯一批复的以深港合作冠名的国家级开发区,人才管理方面我们也是加大了跟香港的合作。第一,我们是国家第一个批复的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第二,我们去年以来向国家争取的22条先行先试政策,有8条是金融的,4条就是人才方面的。第三,在市政府支持下,我们对境外高端人才、急需的人才是个人所得税仅按15%征收。其他方面我们创新了跟香港人才合作模式。我们最近有一个创意,在企业公馆旁边建2万平米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我们把它叫做深港青年梦工场,就是提供一个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一个孵化器给深港的青年,将来也可以扩大到澳门、东南亚乃至国际的方方面面的青年到前海创业。
主持人:这个机构前两天刚刚有一个启动仪式。现在网友会担心这个创业园区会不会企业太小?因为孵化的功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边有数以亿计的大企业,这边是梦工场这两个中间怎么匹配?
张备: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硅谷,我们的这个做法是学习了硅谷经验。硅谷也没有高楼大厦,但是各种各样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企业生态圈,既有大型的企业google、雅虎、苹果,也有很多中小型创新企业。美国的产业,五年会换一轮,它的机制非常灵活。事实上我们国家在现在服务业对外开放也慢慢会出现新的风潮,你看我们的腾讯、阿里巴巴,都是在创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恰恰希望企业公馆这边的大的企业、大的投行、PE机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风投机构能够到我们旁边的青年梦工场发现一些有创意、有活力的小型公司,给他们一些天使资金、风投资金,把他们做大做强。第二,也希望我们青年梦工场能到这边学习,他们可以在咖啡馆见面,见到你想见的人,通过碰撞产生很多创新思想,从而起到一个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效果。第三,我们也在探讨要不要成立一个青年银行、未来银行,用这种方式资助年轻人创新创业,为深港青年提供一个成长阶梯。
主持人: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硅谷的地价没有前海地价那么高,对青年创业是大问题。
张备:我们这个机构第一年租金是免掉的,第二年收一半,第三年如果孵化成功了就出去了,这跟地价无关。
主持人:现在网友关注的点还是在人才方面,他们提到人才公寓,这是什么情况?
张备:市政府非常有远见,在前海东北角地铁车辆段上面盖了1.2万套人才公寓,按照市政府设想有5000套提供给前海管理局,我们希望这5000套给将来入驻企业的人才来使用。同时这是吸引他们的一个手段,另外我们会加强管理和服务,一方面加强配套,地铁上盖物业周边至少有建成一所国际学校。另外我们也正在调研能不能引进香港物业公司管理,提供更加国际化、专业的服务。同时我们也通过他们的这种服务向他们学习,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知识。
主持人:前海人才创新工作上还有一点要建立旋转门制度,这个制度是借鉴香港的经验,这个情况做点解释?
张备:旋转门其实是在香港、新加坡包括美国等比较通行,一个人才,简单说在官产研这三个范畴可以比较自由地流动,当过官员,有一定工作经验,也可以去经商,经商后有了经验后可以去当学者。我们希望在前海推动一些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的,包括高校和研究院、法定机构乃至企业人才可以多向流动,而不是说永远禁锢在一个岗位上、一个范畴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