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9-3 0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histime 于 2013-9-3 03:04 编辑
回复 qrx12340
我也没讲不好看嘛,我的意思是没特色,舍不得花钱,二天整个不伦不类的就完了。你 ...
萧条一哥 发表于 2013-9-1 18:52 
都关心这些重点民生工程的进展,都希望能做到国内最好,不过从设计审美角度看,除了几百年前的老古董建筑以外,现代建筑无论体量有多大,设计元素有多复杂,用料多上档次,能经住几年的考验? 1995年的龙洞堡多现代的机场,那时候很多城市还在使用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机场,没有任何人会怀疑那是当下有品味的建筑,可当你1999年去北京看到T2的以后,都不好意思邀请朋友坐飞机来贵阳,生怕降落在那小镇一样的破旧无品味的机场会让人对贵阳大失所望,而2008年当众人开始赞叹北京T3奢华的时候,有谁还会多看一眼T2?又是短短5年后,在即将投用的深圳T3面前会让所有人忘记北京T3曾经花过几十亿!大型公共建筑不过5年的谈资。 从现实角度看,对贵州来说5年前说要修高铁,没几个人相信贵州有钱修,连政府也没底气,否则不会还向华润提出“金元换贵广”这等奇事。 别看现在红红火火修了这么大规模的火车站,实质也是透支未来,给老百姓头上疯狂压债换来的,贵阳的城建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零售流通领域也让这个城市看上去很繁华,而冷静想想过去十年,这座城市的实体经济有很大变化么,我们的制造业,轻工业,高新产业哪一样夯实了实体经济?最近两年招商引资上马和筹备的项目也只是增量,未来一段时期对GDP都产生不了贡献的,而本土的企业叫得响有几家? 工人下岗了都借钱跑到街上租门面做生意,生意不好做亏了钱疯狂的提高转让费,如此循环让贵阳的商业流通看上去如此的繁华,租个小门面卖素粉都要20万打底,才会卖碗素粉给你要收你6块钱,而我们身边很多人对贵阳的高消费却沾沾自喜,自认为是发达地区的标志和门槛。 所以政府少花点冤枉钱,多做点实在的,对普通民众来说就是最有品味的决策了。 去年GDP增速排名是靠前了,但是总量还远远不够,50个馒头+50碗米饭=100元的平衡是无法打破的,我们现在手上拿着比过去多了十倍的钱,而馒头和米饭数量实际增加了多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