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5 0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海总结:每周上门服务一次 香港招商仍不理想
“前海打造成深港合作区最重要的力量是香港企业,但目前在前海注册的企业数量确实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希望未来前海有1/3的香港企业,目前有三个方面因素客观影响了香港企业的积极性”。在12月4日下午前海管理局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前海管理局副局长何子军在回答和讯网提问时这样表示。
第一、关于前海优惠15%的企业所得税方面,目前优惠还在加紧研究中,没有出台;第二、香港企业投资倾向于配套设施完善成熟的区域,这方面来说,前海刚填完海,各项配套开发虽然也在继续,但仍需要完善;第三、对内地的体制还不适应。比如土地出让方面,香港企业希望提前半年就把土地出让的预公告公示,这样能给他们充足时间来考虑投资,而国内基本上是50天,同时,比如一块土地,他们考虑资金等成本,不希望太大,而前海此前出让的土地面积都较大,从这些方面来说,他们都会有所顾忌。
每周上门服务一次 港资企业占比5.78%
何子军介绍,这三方面因素是通过多次与香港企业以及商协会接触后得出的。
前海管理局介绍,截止目前,前海合作区内注册企业共计2642家,注册金额合计2051亿元人民币。引入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士银行、软银集团在内的30家世界500强企业。截止10月31日,根据企业性质分类,内资企业约占比为93.27%,注册金额1435.58亿元,港资企业约占比为5.78%,注册总额143.17亿元;外资企业(不包括港资)约占比0.94%,注册总额60.8亿元,根据行业分类,金额企业1070家,占比63.13%,注册总额1012.5亿元;现代物流企业257家,占比15.16%。注册总额168、98亿元;信息服务企业139家,占比8.2%。注册总额159.54亿元;科技及其他专业服务企业229家,占比13.51%,注册总额279.13亿元。
虽然港资企业注册企业总数较少,但在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看来,港资企业的质量是比较高的。“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的企业中,港资企业占比约9.38%,注册资金达到5亿元的企业中,港资企业占比为12.5%,比如东亚银行、恒生银行、惠理集团等。另外,我们统计的口径,没有把中国的企业,在香港有业务的算进来,比如华润置地是在香港上市,但我们可能还是把它算成内地企业。同时,由于监管层对一参一控的规定,有些企业还在走审批流程,这也没有统计进来”。他表示。
与此同时,前海管理局对香港的重视程度也超越以往。据了解,2013年,前海在香港举办了总计23场大型综合投资推广活动,参加人数达1700位,赴港共开展127场一对一推介咨询活动,与香港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与协会组织多场专题推介活动。
“平均每周赴港针对重点企业上门服务一次,宣传推介前海先行先试政策,了解企业需求,特别针对重点项目开展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尽快完成注册落地,大幅度提高了前海内注册的港资企业比例,加深深港合作主体”。前海管理局在2013年工作总结中这样表示。
何子军也强调,前海管理局将针对香港企业的需求,后续在政策规划等多方面做更多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