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水岸莲华

[经济资讯] 华为公司2019年一季度销售收入17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1 2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补刀
随着《美日半导体协议》的签署,处于浪潮之巅的日本半导体芯片产业掉头滑向深渊。

日本半导体芯片产业从1986年最高40%,一路跌跌不休跌到2011年的15%,吐出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其中的DRAM受打击最大,从最高点近80%的全球市场份额,一路跌到最低10%(2010年),回吐近70%。

可以说,和美国人这一战,日本人此前积累的本钱基本赔光,举国辛苦奋斗十一年(从1975年到1986年),一夜被打回解放前。

但日本人吐出的肉,并没有落到美国人嘴里,因为硅谷超过7成的科技公司砍掉了DRAM业务(包括英特尔和AMD),1986年之后,美国人的市场份额曲线就是一条横躺的死蚯蚓,一直在20%左右。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英特尔不敌日本企业,最终放弃半导体存储业务,进入微处理器领域

那么,这70%的巨量市场进了谁的肚子?

答案是韩国。

在日本被美国胖揍的1986年前后,韩国DRAM趁机起步,但体量犹如蹒跚学步的婴儿,在全球半导体芯片业毫无存在感。而且和日本相比,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半导体芯片企业完全是360度无死角的菜鸡:根本打不进日本人主导的高端市场,只能在低端市场靠低价混饭吃;市场体量上,两者就是蚂蚁和大象的区别。

但三星深谙所有的贸易摩擦问题都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借机干翻了日本大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李健熙抓住日美进行芯片战的绝佳机会,带领三星半导体成功逆袭上位

1990年代,三星和面临美国发起的反倾销诉讼,但其掌门人李健熙巧妙利用美国人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机会,派出强大的公关团队游说克林顿**:“如果三星无法正常制造芯片,日本企业占据市场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竞争者的减少将进一步抬高美国企业购入芯片的价格,对于美国企业将更加不利。”

于是,美国人仅向三星收取了0.74%的反倾销税,日本最高则被收取100%反倾销税,这种操作手法简直是连样子都懒得装。

三星抱上美国的大腿,等于从背后给了日本一刀,让日本彻底出局。

决胜关键
如果没有三星补刀,日本半导体芯片尚有走出困境的希望。

美国人用《美日半导体协议》束缚日本人,并挥动反倾销大棒对其胖揍,但日本半导体存储芯片产业受的只是皮肉伤,因为硅谷的企业超过七成退出了半导体存储芯片行业,市场仍然牢牢掌握在日本人手中,熬过去后,又是一群东洋好汉,毕竟在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上,日本还是一支难以替代的力量。

三星加入战团并主动站队美国后,难以替代的日本人一下子变的可有可无,韩国人由此成为新宠。随后,三星的DRAM“双向型数据通选方案”获得美国半导体标准化委员会认可,成为与微处理器匹配的内存,日本则被排除在外。这样,三星顺利搭上微处理器推动的个人电脑时代快车,领先日本企业。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丢失的半导体芯片份额,几乎都进了以三星为首的韩国企业嘴里

从上面的DRAM份额图中可以发现,日本的份额呈断崖式下跌,韩国的则是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一上一下两条线形成一把巨大的剪刀,剪掉的是日本半导体芯片的未来。

此后,即使日本**密集出台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但也无力回天,日本半导体芯片出局的命运已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芝半导体插标卖掉后,标志着日本半导体芯片彻底出局

直到今天,仍有观点认为,韩国半导体芯片的崛起,日本半导体芯片的衰落,是产业转移的结果。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产业转移是生产线/工厂从高劳动力成本地区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迁移,日本的半导体芯片企业并没有向韩国迁移生产线,而是直接被替代。美国人实际上联手韩国,重组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将日本人从供应链上抹去,使一支在全球看起来不可或缺的产业力量消失得干干净净。

纵观日美芯片战,是否掌握重组全球产业链的能力,才是MYZ中决胜的关键,市场份额的多寡不构成主要实力因素,这也是日本输掉芯片战争的关键原因之一。


主要参考资料: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作者:汤之上隆;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作者:西村吉雄;
《芯事》,作者:谢志峰;
《硅谷百年史》,作者:阿伦.拉奥,皮埃罗.斯加鲁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于美国和日本赌国运,美国赢了,日本就衰败,现在美国和中国又对赌了,中国输了,就意味着上升势头受阻,后果不敢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2: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卓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底层,也就是开源的系统部分。一部分是谷歌服务层,也就是谷歌的各种内置服务程序,还有一部分是各种第三方的应用app。

首先谷歌对于第一部分,没有禁止,而且也禁止不了,因为这部分是完全开源的,对全球免费的,美国政府无法限制的(就像无法限制朝鲜伊朗使用LINUX操作系统一样),所以华为手机依然可以使用。第三部分,第三方开发的应用,这些只要有第一部分就可以运行,而且也是依赖第一部分来运行的,除了少数需要调用谷歌的服务比如比如谷歌应用商店、谷歌地图等,大部分应用是不需要谷歌的这些服务的。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第三方应用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来看看一个技术术语GMS:

GMS全称为GoogleMobile Service,即谷歌移动服务。GMS目前提供有Search、Search by Voice、Gmail、Contact Sync、Calendar Sync、Talk、Maps、Street View、YouTube、Android Market(ICS上更改为Play store)服务。当用户使用谷歌服务的时候,谷歌可以把广告嵌入各种谷歌的服务中,比如:用户在使用谷歌地图的时候,就能发现搜索地名关键字的广告。

依据GMS,谷歌对Android手机给予不同程度的授权,把搭载Android系统的手机厂商分为三个级别,

1.免费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但不内嵌GMS;

2.内嵌部分GMS服务,但手机不能打上谷歌的商标;

3.内嵌所有的GMS服务,也可以使用谷歌商标。如果在Android手机中内置有谷歌GMS服务的话,是等同被谷歌官方认证过的产品。

看到这个大家就明白了,等于谷歌这次的限制,把华为手机从3变成了1,而不是华为不能用安卓系统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所谓“华为将失去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全部使用权限”是完全错误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某些需要用到谷歌服务的功能在华为系统上受到限制”,安卓系统,华为依然可以使用,华为手机出厂销售的时候依然可以预装上安卓系统,只是这个时候的华为手机,无法使用谷歌的很多服务比如谷歌地图等,等于华为装了一个阉割(谷歌服务)版本的安卓系统。

有人会说,这样一来,很多人需要使用谷歌的服务呀,这些人会不会不买华为的手机呢?答案是不会,如果用户需要GMS功能怎么办呢?

事实上大部分小的安卓手机生产企业都没有获得谷歌的GMS授权,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需要用到一个工具:GMS安装器,网上可以下载的,一款非常实用的、免费的谷歌框架工具。那些没有安装上谷歌服务的安卓系统,通过GMS安装器,可以非常简单地安装上所有谷歌服务功能,记住是所有!很多人会说,用户自己不会装这个呀,实话说,我相信销售店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会很乐意帮用户装上,不用别人提醒,而且安装GMS安装器的行为,并不违反谷歌的授权。

用户买了华为手机,同时通过GMS安装器装上谷歌服务框架,跟现在就没什么区别了!事实上,谷歌这次绝对在骂川普,因为他们是软件服务商,谷歌服务框架装的手机用户越多,意味谷歌的用户就越多,谷歌的价值就越高。相信我,谷歌私下会非常积极协助华为完善这个GMS安装器。

实际上还远不止这样,华为在国内销售的版本其实就没有GMS服务框架,没有谷歌应用市场,没有谷歌浏览器等,现在谷歌因为美国政府的关系,限制了华为预装谷歌GMS服务了,那么华为可以堂而皇之把自己的应用商店搬上去(用户可以在这里下载各种app),把自己的浏览器装上去等等。这等于给了华为一个极大的机会,打造自己的安卓手机系统生态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2: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19-5-21 22:05
安卓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底层,也就是开源的系统部分。一部分是谷歌服务层,也就是谷歌的各 ...

这个跟我昨天回一个贴说的一样的。不过,我说的比这贴说的更简单,华为只需在新销售手机搭载的系统,在首次启动时,自动弹出一个提示窗提醒用户需要GMS的点击确认下载安装即可。只需点击确认即用户授权系统执行相关安装操作(现在的华为手机更新都是可以那样授权操作的),在手机连接WIFI后自动下载并完成安装。看华为公布的自己的文件系统和方舟编译器,华为手机现在虽然是使用安卓系统,UI是华为自己的,我估计在推出华为系统后,使用华为手机的用户估计基本上没有什么感觉到系统已经切换,因为很可能沿用现在的U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2 0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2 00: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9 18:14 , Processed in 0.03740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