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thonytsing

[数据时讯] “洛阳制造”显威力(集合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08: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柴重工:让更多中国优质柴油机走向世界

 10月25日,在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运车间,河柴重工技术检查主管苏军锋对4台CHD622V20STC柴油机进行最后检查和验收后,目送产品顺利装上大货车,发往数千公里外的海外用户。

  对于和柴油机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苏军锋来说,这台柴油机颇有纪念意义。它的发货,标志着国内首款相继增压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河柴重工掀起学习党的十九报告精神热潮,报告中有关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的论述,持续在企业上下引起热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河柴重工是我国船舶行业唯一的舰船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专业制造企业,作为一线研发、生产人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河柴重工柴油机设计技术总师季永会说,“相继增压高速大功率柴油机整体设计技术、有限空间内高温高压下紧凑型蝶阀设计技术、平台可靠性验证技术等,在这款产品每一项新技术背后,都有我们技术人员辛勤的汗水。”

  相比传统柴油机,相继增压高速大功率柴油机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更强,排放温度更低更环保,是国内外柴油机企业争相研发的高端产品。

  企业研发CHD622V20STC柴油机,可有效提高舰船的航程,降低对船舱的热辐射,50%负荷以下同比烟度值降低60%,可作为主机或辅机广泛应用于海洋运输船、游轮、公务船等市场,预计未来3年销售突破百台,大大提升中国船舶动力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季永会表示,下一步,企业将加大新产品市场推广力度,让更多“中国首创”优质柴油机走向世界,用更优异成绩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梅巍 包佳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款国产核电高压气瓶在洛诞生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双瑞特装)全体员工倍感振奋。[/td][/tr]
[/table][/td][/tr]
[tr][td][/td][/tr]
[tr][td]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双瑞特装)全体员工倍感振奋。
  日前,在双瑞特装生产车间,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三轴联动旋压机缓缓转动,一支烧得通红的高压气瓶在旋轮中被缓慢送出。在全封闭操作间内,旋压工程师张庆旭屏住呼吸,不时轻触着操作杆。在他手下,金属气瓶开口处仿佛面团一样缓缓收起,映出一条优美的曲线。
  要应用张庆旭手下这款气瓶的工程可不简单——前不久,双瑞特装成功中标陆丰、海阳核电站用高压气瓶项目,合同额近千万元,成功实现国产高压气瓶产品在核电领域应用零的突破。
  “我们让中国核电站第一次用上了‘中国造’高压气瓶!”公司副总经理邓春锋满怀豪情地说,企业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为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海阳核电站是中国核电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标志性项目。AP1000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是我国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与“华龙一号”和CAP1400并称为引领中国未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主流核电技术。
  引进、吸收再创新,国产替代不可或缺。此前,核电用高压气瓶一直是进口货的天下,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生产。
  在核电站发生紧急事故时,高压气瓶为人员进入核电站施工维修提供呼吸保障。因此,项目对设备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极高。
  60年不漏气的指标要求产品绝不能有焊缝,必须实现热旋压收口。矛盾的是,空气瓶内是300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换算成受力,等于每平方厘米就要承受300公斤的力,这要求壁厚更厚,材料更特殊,热弯难度就更大。
  张庆旭和同事们厚厚的工艺记录本里,记录着一次次失败的实验参数——为了摸索出最佳工艺参数,张庆旭和他的同事们两年间进行了上百次实验、验证,终于成功摸索出旋压成形技术。除此之外,还有金属密封技术、安全性评价技术、镜面处理技术……双瑞特装核电高压气瓶产品背后,是拥有25项国家专利的中国首创技术!
  邓春锋说,下一步,公司将加快生产进度,推进核电资质认证,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让更多产品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国产替代,建功国家核电技术提升,以更优异的科技创新成果献礼伟大的新时代!(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张豪豪 徐兆琦 文/图)

[/td][/tr]
[/table][/td][/tr]
[/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19: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1: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组织器官再生技术落地洛阳

  当下,“换心”“换肺”等器官移植手术已经不是新闻,可是您可听说在体外复制一模一样自体器官,并通过移植彻底解决异体排异的难题?

  10月17日,省科技厅正式批准了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组织器官再生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标志着中心位于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国内最大单体百级超净间实验室正式投用。由海外归国博士田丰丰教授创建的该中心团队,将在这里实现中国首例组织器官再生技术临床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1: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造”智能变压器批量出口西非

  昨日,在洛阳铜牛电气集团,一批智能型变压器即将启运出口西非加纳共和国。这是该公司近年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最大的一笔外贸出口订单。

  该批冶炼用电炉变压器一共8台,由洛阳铜牛自主研制,集成了先进的远程在线安全检测及保护控制终端,具有智能化自动化运行程度高、节能环保性能突出的优势。今年以来,洛阳铜牛变压器产品已出口到尼日利亚、刚果、埃塞俄比亚、苏丹、柬埔寨、阿塞拜疆、加纳7个国家。(洛阳日报记者 潘郁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1:2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一拖成为国内首个农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工程用户

  记者昨日从中国一拖获悉,随着我国首个农业全产业链人工智能工程“农业大脑”日前启动,中国一拖已率先成为其用户,双方将展开合作,加速我国农机现代化进程。

  在2017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正式启动的“农业大脑”,以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超级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通过传感器嵌入到农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借助分析土壤和气候等数据,再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及运算,最终帮助农户作出经济、高效的生产决策。

  “有了‘农业大脑’,能够使企业为用户提供‘农业全价值链解决方案’的目标早日实现。”中国一拖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作为“农业大脑”首个用户,中国一拖今后将在其生产的各类东方红农机产品上加装智能硬件,从而通过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和分析应用,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洛阳日报记者 陈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11: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泽达慧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提取中药颗粒物

洛阳普拉斯自动化科技装备有限公司的码垛机器人生产线

洛阳八里·唐文创小镇

中信重工研发的国内最大功率的高压变频器

在洛宁县产业集聚区嘉盛电子产业园里,工人在组装新型大功率智能充电电源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外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09: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信重工牵手中铁工程装备集团 打造国内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

国内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下线 通讯员 黄政伟 摄

  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国家“863计划”课题、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迄今为止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助力下,近日在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总装车间正式下线。

  这个开挖直径达到15.03米的“巨无霸”,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翘楚中信重工,与盾构机领域领军企业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强强联合结出的硕果,打破了国外品牌长期垄断全球超大直径盾构机供应的局面。

  据介绍,这台盾构机整台重约4000吨,将应用于广东汕头海湾隧道项目中。中信重工主要负责加工盾构机的主驱动部分(含摆动轴承)、盾体系统、管片拼装机、连接桥、后配套台车及管片运输小车等。

  汕头苏埃海底隧道全长6.8公里,双向六车道,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条兼具城市道路功能与一级公路功能的水下盾构隧道,同时也是目前国内综合难度最大的大直径盾构法海底隧道。

  中信重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工厂化作业程度高、地面沉降控制精度高、安全快速的特点,在我国一系列跨江越海隧道施工中有着独特优势,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

  此前,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的核心技术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为了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中信重工等组织优势研发团队,攻关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中信重工的优秀文化,自承担该项目以来,该公司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管控设备部件制造的每一个环节,用匠心锻造出精品。

  这台“巨无霸”设备,集合了超高承压能力系统集成设计、常压换刀刀盘技术、伸缩摆动式主驱动技术、双气路压力控制技术、高度智能化等五大创新点,填补了国内关于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研制的空白。此外,这台盾构机还集隧道掘进、泥土运输、管片拼装等于一体,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工安全、不妨碍通航、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盾构机的设计制造正向高端化迈进。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最大直径(15.03米)泥水平衡盾构机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超大直径盾构机设计制造水平跻身世界领先行列。(洛阳日报记者 赵志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08: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腾笼换鸟”引投资 洛阳老旧厂房焕生机

  -项目名称:酒钢集团洛阳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总投资额:3亿元

  -项目概况:该项目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将建设年产5万吨塔筒、2万吨光伏支架生产线及重型钢结构生产线等。

  车间内,一张张钢板被切割到设计尺寸,又由卷板机卷成型后,工人拿着刨枪、焊接设备对内外焊缝进行精准焊接,刨枪、角磨机碰撞钢板火花四溅;车间外,一台台安装后高达100米的风电塔筒整齐摆放在空地上,工人正在进行发货前最后的检查……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伊川县彭婆镇的酒钢集团洛阳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现场,随处可见紧张生产的火热场景。“今年4月项目开工建设,45天就具备了试生产条件,现在订单排到了年底。”洛阳市酒钢西部重工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门永卿语气中透出自豪。

  项目建设“加速度”,靠的是什么?伊川县重点办工作人员四个字点破:“腾笼换鸟”。

  甘肃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重点发展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风电塔筒及重型钢结构等产业,现已形成20亿元资产规模。为进一步开拓中部市场,西部重工公司在我省等地寻求项目合作伙伴,伊川县彭婆镇的一家机械制造厂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受市场因素影响,这个厂近两年生产一直不温不火,场地闲置。在伊川县相关部门的积极对接下,西部重工公司租用该厂原有场地和一小部分天车设备,再购置一批新设备,“另起炉灶”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建新能源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将建设年产5万吨塔筒、2万吨光伏支架生产线及重型钢结构生产线等。

  走在焕然一新的车间里,门永卿介绍:“风电塔筒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塔筒的制作过程就像叠罗汉,要把一节节钢板筒节焊接起来。”

  原理听起来简单,可一台塔筒高度在70米至120米,每节钢板筒节直径3米至5米不等,将如此庞然大物“叠罗汉”实属不易。以正在加工的一台高100米塔筒为例,一共要把44块钢板筒节一节节叠起来,钢板筒节间的焊接必须严丝合缝,中心偏差不能超过10毫米,保证整个塔筒绝对垂直。

  西部重工公司在国内风电塔筒研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稳定的市场。“腾笼换鸟”模式大大缩短了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的时间。

  截至目前,该项目一期年产5万吨塔筒生产线已建成并投产,今年可完成2万吨塔筒订单任务;二期年产2万吨光伏支架生产线及重型钢结构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底投产;三期年产10万吨镀锌生产线预计2019年建成投用。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安排就业岗位300个。(洛阳日报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周中强 李德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1 08: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造”先进靶材嵌入苹果手机

  -项目名称:洛阳晶联光电ITO靶材生产项目

  -总投资额:1.5亿元

  -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孟津县空港产业集聚区,投资方洛阳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洛阳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项目利用洛阳隆华公司现有厂区,计划在3年内分三期建成年产200吨ITO靶材配套生产线。

  随着新一代手机iPhone X近期上市,苹果手机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苹果手机显示屏的生产中,让液晶显示屏实现触控的核心原料——氧化铟锡(英文简称ITO)靶材,就有一部分来自洛阳企业。

  日前,在洛阳晶联光电ITO靶材生产项目现场,工人正在对新一批下线的管形靶材进行检验,这批产品将发往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知名液晶面板生产企业。

  去年8月,洛阳隆华节能公司完成对广西晶联光电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洛阳晶联公司,建设了该靶材生产项目。作为在新材料领域的转型项目,该项目首条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实现稳定供货,终端应用产品包括苹果、华为等知名品牌手机。

  氧化铟锡导电膜被喻为触控液晶屏的“神经”。洛阳晶联公司副总经理郭朋介绍,在液晶屏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氧化铟锡靶材放置在真空环境中,用电子束对其进行轰击,由此产生的微粒分散在屏幕基板上,形成一层透明氧化铟锡导电膜。正因为有了这些导电膜的存在,液晶显示屏才可以感应到手指的静电,实现触摸控制。

  靶材不仅是平板显示器领域的核心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电致变色功能膜、红外遥感探测器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目前,该企业在国内率先创新了靶材常压烧结工艺,解决了高压烧结投入成本高、技术稳定性差、难以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此外,该企业产品实现了大尺寸化、高密度和低电阻率,产品相对密度、纯度、电阻率等核心性能指标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时下,ITO靶材正掀起新一轮国产化热潮。该项目建成后,将拥有200吨的年产能,预计年销售额4亿元。随着企业ITO靶材在高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等领域的逐步扩大应用,洛阳晶联公司有望成为国内最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ITO靶材生产商。(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特约通讯员 郑战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08: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12家洛阳企业成为“创新龙头” 我市省级创新龙头企业增至20家

  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日前省科技厅公布了2017年度拟认定的70家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名单,我市12家企业榜上有名。

  这是我市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以来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至此,我市省级创新龙头企业总数增至20家,占全省总数1/5,位居全省第二。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在九大体系60个重大专项中,“积极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创新高地”被列为现代创新体系8个重大专项之首。该重大专项提出,以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主体倍增;以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承载、支撑和服务能力,实现创新平台倍增。

  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市各县(市)区实施创新资源大调研,遴选确定217家重点培育企业和32个国家级平台、62个省级平台重点培育目标;制定落实《洛阳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通过研发经费奖补、资格认定奖励等方式鼓励引导更多企业进入科技创新“快车道”。

  今年以来,我市“双倍增”行动成效凸显:前10个月,全市申报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6家,是去年同期的1.8倍;新增创新主体894家,占全年目标任务的224%,其中新备案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全省新增量的1/3;全市新增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达291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经认定的省创新龙头企业,我市将按照《洛阳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时,省、市有关部门将统筹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创新平台专项等资金给予重点扶持,并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任姣姣)

  新增的12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

  ●前进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入选的8家省级创新龙头企业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08: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成立

 20日至昨日,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会议在我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工信部门有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就我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话题进行交流学习。

  会议期间,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暨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河南分盟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共计30家。该联盟不仅集合了系统集成、智能装备等方面的优秀企业,还为企业搭建了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标准化服务、行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将为我省智能制造供给端和需求端提供有力支撑。

  在今年印发的《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我市的中国一拖、中信重工等12家龙头企业和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新松机器人(洛阳)智能制造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等31个项目入选,入选企业和项目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原司长张相木、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副秘书长吕鹏、省工信委副主任李涛等参加相关活动。 (洛阳日报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贾蒙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08: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理工学院建设机器人试验平台 培育高科技适用人才

  昨日,在洛阳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的实验室内,大学生正在学习码垛工业机器人操作技能。

  该校自2016年创办机器人学院以来,先后建成了焊接、上下料、打磨、码垛、多方位视觉检测等七大系列机器人工作站实训平台,以及机器人结构、机器人运动控制等综合试验平台,将机器人工业现场环境搬入试验室,满足各类机器人实训需求,更好地培育高科技适用人才。(洛阳日报记者 梅占国 通讯员 赵燕昌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0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朗宸旅居车:专注研发 拓展市场



  近日,在洛龙区洛阳朗宸旅居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紧生产。该公司主要引进、生产和销售各类欧洲主流车型房车,拥有5000平方米进口房车专属装配车间。企业专注产品研发,目前拥有6米、7米和8米营地专用拖挂房车生产能力,明年还将研发生产自驾式房车,拓展市场。(洛阳日报记者 刘冰 特约通讯员 张俊望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4 0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吉通公司开发新型差别化、功能化纤维 助力产品迈向中高端

 -项目名称:洛阳吉通年产1万吨差别化、功能化纤维项目

  -投资总额:3500万元

  -项目简介:该项目位于吉利区市石化产业集聚区,投资方洛阳吉通新合纤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差别化合成纤维、纺织服装材料、聚酯系列产品、改性聚酯纤维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该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与中石化洛阳分公司展开合作,对其涤纶长丝生产线进行改造提升,主打高附加值的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等产品。

  日前,在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涤纶长丝车间内,一台台灰色进口设备整齐排列,来自洛阳吉通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调试,要赶在年底之前实现首条生产线投产。

  近年,江浙等沿海地区化纤纺织产业崛起,对中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然而,洛阳吉通公司前不久和中石化洛阳分公司达成设备改造租赁协议,加速扩产。

  逆市而上,秘诀在哪儿?该企业董事长赵中舟用一句话概括:“瞄准市场空白搞研发。”

  “别看它和普通纤维长得一样,其中的技术含量可高了。”在样品室内,赵中舟拿起一卷白色纤维样品,向记者介绍起该企业的核心产品,“一根丝细到肉眼几乎看不见,里面却布满了气泡。同样重量的该产品,隔热性能是羽绒的3倍!”

  近年,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高挥发性的黏胶剂在服装行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受限。面对这一市场“痛点”,该企业创新研发的低熔点长丝纤维,最低熔点甚至低于100摄氏度,放在开水中都会卷曲黏合。

  该产品可混纺进入布料,轻微过热即可融化黏合,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无污染,越来越成为服装行业黏胶工序的标配。目前,该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偃师布鞋制造产业,并且销售至江浙等我国沿海地区及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赵中舟介绍,近年,该企业逐步减少传统化纤产品的生产,联合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不断开发新型差别化、功能化纤维,助力产品迈向中高端。

  预计明年4月前,该项目可实现2条生产线投产。4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将大大助力该企业由常规化纤生产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型,使得产品利润增长5倍以上,打造国内高端化纤领域的领军企业。(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周慧婷 刘松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6 09:12 , Processed in 0.04881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