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11-27 21:48
目前长江存储的 DRAM 专利数量还比较有限,没有像 NAND 那样形成庞大的专利池。它的专利储备主要集中在 3D  ...

合肥那边的技术也不是自研的,前期专业也是收购的,长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把闪存吃透,技术实力还是很厉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新增43.15万留鄂来鄂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

https://hb.ifeng.com/c/8oci6DXOXCd 武汉应该超额完成了大学生留汉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找到湖北省2024年数据,但有2023年的报道:2023年湖北省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21.72万人。2025年牛逼,老王威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yunh 发表于 2025-11-27 09:57
怕不是南水北调之前汉江水优于长江水,北调后汉水自我净化下降太多导致长江水优于汉江水吧

之前长江水差,那是因为沿线各种工厂、生活用水排污造成的,现在长江大保护战略+长江保护法出台,10年禁渔等措施,已经大大改善了长江流域水质,起码长江干流已经可以常年保持在二类水质了,二类水质已经是很不错了。不要用老眼光看问题。
长江是流动的,只要控制源头排污,水质改善是比较快的,不像东湖这种湖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哈子 发表于 2025-11-28 11:40
之前长江水差,那是因为沿线各种工厂、生活用水排污造成的,现在长江大保护战略+长江保护法出台,10年禁 ...

现在丹江口水库水质大部分时间可是一类的。
长江水二类倒是还行。但好水北上,自用次一等,以前武汉很多自来水都是源自汉江。顺便断了航运。
用现在的眼光和之前的眼光看武汉都是不赚的,虽然无可奈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你的头发好长 于 2025-11-28 12:49 编辑
去新疆逛逛 发表于 2025-11-28 12:37
哈哈哈,不支持他就是暴露是吧,多读点书,人家大本营在北京,你们天天意淫不就是自嗨


大本营确实是在北京,但现在你看网络上有几个北京人帮着小米的?有多少人喷小米除了小米本身外,是因为雷是湖北人,雷在武汉投资的,尤其是是我们周边几个省的,说白了就是妒忌!
就像嫁女儿一样,湖北是小米的娘家真不能算自嗨。当然这么多年了,你不是黑子我知道,但这句话确实欠妥。
我在抖音上经常看到一些湖北IP也跟着起哄,但更多的湖北IP是在自觉维护小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在某些网友的看法对现实的影响微乎其微,让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行了,别理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新疆逛逛 发表于 2025-11-28 12:37
哈哈哈,不支持他就是暴露是吧,多读点书,人家大本营在北京,你们天天意淫不就是自嗨

知道不知道小米中台南迁武汉,周边几个省的人是心里有多么不舒服,你能不能和他们一样感同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首例“医保价”脑机接口手术在汉实施 为推动技术普惠化完成关键一跃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07:13 来源: 湖北日报




同济医院团队进行术前精准定位与手术方案制定。    (湖北日报通讯员 齐剑东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龙华、通讯员童萱)11月26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1岁的脊髓损伤患者小刘(化名)通过手术完成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植入,这是我国首例按照政府核定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执行的脑机接口临床操作,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从科研探索阶段正式进入医疗服务收费目录体系,在推动技术普惠化与产业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三年前,小刘因意外导致高位截瘫,脑机接口技术的出现让他重燃希望。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小刘及家属选择在同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神经内科教授唐洲平指导完成术前精准定位与手术方案制定后,神经外科舒凯教授团队成功为他实施了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此次手术采用的是来自武汉衷华脑机生产的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它具有64通道高通量柔性电极,精确监测大脑手部运动和感觉区域的脑电信号。手术过程顺利,小刘术后情况稳定。

2025年3月,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湖北省出台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明确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为6552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为3139元/次,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为966元/次,为技术合规、可控地进入临床提供了制度保障。

同济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脑机接口技术都属于临床试验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市场应用,因此小刘的手术费用由研究经费承担,但这是全国率先将脑机接口手术纳入医院诊疗项目体系,并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收费结算的临床实践。

业内专家评价,这台手术的意义远超技术层面:一项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临床走向普惠,既需要科研与临床的持续突破,也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与价格引导。此次手术是实现“政策落地”的关键一跃,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和临床证据的积累,未来将有更多患者能够在规范的诊疗流程中,像接受其他神经外科手术一样,获得脑机接口技术的帮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AI产业领跑中部 “+”出荆楚无限可能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07:05 来源: 湖北日报




11月22日,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观众在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台参观,人形机器人“表演”叠衣技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乘无人驾驶汽车过江通勤成为市民日常,人形机器人“苦练”叠衣技巧准备入职,AI大模型将激光焊接效率提升50%……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渗透力,重塑着荆楚大地上的跃动肌理。

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入实施产业倍增战略。

今年1月至9月,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1100亿元,预计全年突破1500亿元,近5年保持年均40%的高速增长。

当前,湖北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高速移动互联+先进存储”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打造武汉“世界存储之都”“世界工业软件之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领跑中部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加速崛起,成为激活千行百业发展的关键变量。

首批106个典型应用场景发布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11月24日,走进烽火通信智能工厂,5G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透明车间”里,AI系统实时调度生产任务,效率提升27%,产品直通率高达98%。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湖北“AI+工业制造”的真实场景。作为全国少有的“工业全能选手”,湖北41个工业大类齐全,为AI提供了最丰富的试验场。

今年10月,全省已发布首批106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涵盖医疗、交通、工业制造、具身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成果。AI不再是悬浮的概念,而是成为工厂、诊疗室、城市街角的真实生产力。

在华工科技,搭载“紫东太初”大模型的激光焊接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工艺优化,效率提升50%。在精测电子,工业质检大模型识别准确率高达99.95%,成为产线上“永不疲倦的质检员”。

在医疗领域,AI同样大放异彩。兰丁智能的宫颈癌AI云诊断平台,10秒扫描、2秒诊断,将医生检测效率提升100倍,检验成本降至原来的1%。这一“湖北智造”已走向全球10多个国家,成为守护女性健康的“世界医生”。

而在武汉经开区,乘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已成为市民日常。这里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自动驾驶应用领跑全国。去年,武汉立法为自动驾驶护航,推动智能网联从“示范”走向市场。

具身智能赛道同样火热。“劳动者”“荆楚”等20款“楚才”机器人提速走向产业一线的同时,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已开始打造全球首个以世界模型为中心的虚实结合具身智能数据工厂。未来3年,这座数据工厂预计将服务上百家产业链企业,支持数十个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算力、算法、数据“强强联合”

数字产业底座持续加厚


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并非单点突破,而是依靠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构建的强大生态体系共同驱动。

坚实的算力底座,是AI产业爆发的“动力源”。随着武汉超算中心二期、中国移动武汉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投用,湖北总算力规模已突破15000P,稳居中部第一,并加速构建“武汉—宜昌—襄十”三大算力圈。去年上线的湖北省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上接国家、下联市州”,让企业可弹性租赁算力,成本降低超40%。

核心算法持续突破,为产业外挂“智慧大脑”。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紫东太初”4.0版本,在多模态推理领域实现跨越,部分能力超越GPT-5;精测电子工业质检大模型准确率高达99.95%,堪比工业界的“火眼金睛”;传神语联“任度”大模型则以极高的性价比,引领创新应用。

活跃的数据要素市场,让数据“活水”滋养产业创新。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上线仅一年,已入驻数商超千家,交易金额突破3.8亿元。湖北还在探索建设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数据要素市场的中部枢纽,为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铺就“数据高速公路”。

精准的政策与服务,则为生态成长提供了“阳光雨露”。湖北先后出台《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覆盖技术创新、场景应用、要素支撑的全链条政策体系。

武汉基金联合长江证券、东湖高新区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长江产业集团筹建20亿元的长江人工智能基金……“真金白银”纷纷投向人工智能硬核赛道。

近三成企业创始人35岁以下

年轻人与年轻事业双向奔赴


眼下,一大批“95后”“00后”正逐渐成为人工智能产业浪潮中的主角,“让年轻人做年轻的事”成为湖北最富远见的投资。

在光谷关山大道,模态跃迁科技的“00后”CEO邴龙志,忙着与团队讨论新一代AI一体机的设计。这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5岁,硕博士占比超85%,却已拿下多家海外订单。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有意思!”公司联合创始人常元和说,他们在自主研发国产AI一体机的过程中,毅然选择国产GPU、CPU,搭载国产操作系统、基础模型,以及自研智能体框架,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

像这样的年轻团队,在湖北正如春笋般涌现。数命科技创始人罗弼文,公司近千个“数字员工”已在全国30多家博物馆上岗;慧观生物联合创始人赵方,其类脑式AI图像算法获评“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朗毅机器人创始人杨鸿城是在读博士,他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导航避障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据统计,武汉人工智能认定企业中,近三成企业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年龄在35岁以下。

为什么年轻人选择湖北?

一部分答案藏在高校里。湖北汇聚21位人工智能领域院士,设立34所人工智能学院,每年可聚焦人工智能芯片、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和应用领域培养专业人才超5000人。

城市也以最大的诚意拥抱他们。在产业要素最为富集的光谷,“人工智能+”办公室今年火热成立,8名工作人员人均“90后”,最年轻的28岁。“我们要能听懂年轻人讲什么,清楚他们缺什么。”办公室工作人员胡开伟说。

根据规划,到2027年,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向3500亿元迈进。技术革命、产业迭代、青春力量交织闪耀之下,推动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已成为波澜壮阔的进行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稳居内河首位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07:07 来源: 湖北日报




荆州港冲刺“亿吨大港”目标。 (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张奕

11月27日从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27.88万标箱,同比增长8.37%。其中武汉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量25.79万标箱,同比增长52.65%,占全国内河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的38.21%,占比稳居全国内河首位。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黄石新港万吨巨轮靠泊的码头旁,铁轨纵横交错,集装箱从船舱到车厢的转换不过数小时。截至10月底,该港口吞吐量完成1.03亿吨,再次突破亿吨大关。这座延绵14公里岸线的长江中游最大单体港,成为深圳盐田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三大港口集团战略布局的交汇地。

作为长江中游首个实现铁路进港、水铁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示范港口,黄石新港开创了“江海直达+长江班列”物流新模式。从舟山港远道而来的粮食,乘江海直达船5天抵港后,随即换乘长江班列,4天内便能直达川渝地区企业的仓库。全程仅需9天,较传统水运节省6天,物流成本降低四成。

随着全国交通立体网络的快速铺展,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哪里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哪里就更具竞争力。在这种形势下,湖北仅靠“得中”无法实现“独厚”,必须要加快推进铁水公空互联互通,打通条条“经络”,为交通物流提质增效。“十四五”以来,湖北水运基础设施能级显著提升。目前全省已有6个港口、14个港区实现铁路进港,为铁水联运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多式联运的繁忙现场,可以感受到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湖北担当。10月,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湖北省多式联运体系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清单,总投资8837.9亿元。

湖北省共申报创建8个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其中有7个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已有4个示范项目获命名,湖北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数量、命名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铁水联运通道体系更加健全

清晨的阳逻港铁水联运二期码头,无人集卡穿梭如织,岸桥在智能系统指挥下精准抓取集装箱。操作工轻推手柄就能同时控制几台龙门吊,数十吨重的箱体在钢铁臂膀间“举重若轻”。

“现在西南的汽车配件、华东的电子产品、日韩的精密设备,都要经武汉港进出。”湖北中外运船务代理公司负责人说。今年2月,搭载60台东风汽车的专列从阳逻港鸣笛启程,经“武汉—钱凯”亚拉陆海新快线直抵南美洲,较全程海运节省12天。5月,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落户阳逻港,让来自日韩的货物“下船即上车”,无缝直通中亚、欧洲。

今年前三季度,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186.1万标箱,累计出入境船舶数量同比增长60.47%,均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依托阳逻港,武汉已开通50多条联运线路。

不仅在武汉,全省的联运网络都在加速成形——宜昌打造“北煤南运”“粮肥互换”“磷煤对流”等特色物流品牌。黄石构建“舟山—黄石—川渝”的粮食水铁联运等精品线路。中欧班列阳逻港第二始发站取得实质性突破,香炉山站完成中欧、中亚班列始发……湖北加快构建快联快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政策精准滴灌助大港联运发展

在荆州港盐卡港区,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货轮正抓紧卸货。红色抓斗将铁矿砂倾泻到传送带,直接装入等待装车的铁路敞车。同时,满载荆州产汽车零部件的集装箱班列鸣笛启程,36小时后,这些货物就将抵达马来西亚巴生港。这种“集改散”与“散改集”并行不悖的场景,正是荆州铁水联运的常态。

5年来,荆州盐卡三期、江陵石化码头等项目相继建成。凭借浩吉铁路、焦柳铁路与长江的“双十字交叉”,荆州陆续开通“荆成长江班列”和“舟山—荆州”万吨级江海直达航线,39条多式联运精品线路稳定运营。今年前三季度,该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7308万吨,正在冲刺“亿吨大港”目标。

湖北铁水联运的蓬勃生机,得益于政策的精准滴灌。近年来,湖北逐步形成“省级统筹引导、市级精准补贴、基础设施支撑、机制创新赋能”的支撑体系,让联运发展有章可循、有惠可享。

据测算,多式联运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物流总费用约0.9个百分点,节约成本千亿元。在实体经济承压的当下,这样的降本空间就是竞争力。

“多式联运绝非运输方式的简单拼凑,其核心是打通循环堵点,实现放大效能。”湖北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伟认为,对于湖北而言,大力发展铁水联运,不仅是降本增效的现实路径,更是提升区域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战略举措。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出台《湖北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对创建成功的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给予每个2000万元的补助。武汉、黄石等地也修订出台集装箱航运航线相关补贴政策,真金白银支持多式联运发展。

今年,湖北相关单位与宁波市签订口岸合作备忘录,打通武汉至宁波铁海联运通道。与厦门海事局签署“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合作备忘录,开通武汉至厦门“新三样”货物铁海联运新通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业收入增长,湖北软件产业中部第一,湖北软件收入两位数增长,湖北软件出口创新高

经济观察网 据湖北日报消息,日前,湖北省经信厅公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软件产业运行情况: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态势平稳,软件业务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产业规模中部第一。前三季度,湖北省1360户规上软件企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780.38亿元,同比增长16.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产业规模占中部六省之和的51.8%。湖北省软件业务出口增速持续创新高。前三季度,全省软件业务出口2.75亿美元,同比增长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小米愿意重仓武汉,是武汉的幸运,小米目前的流动资金已经接近阿里的一半。
网络购物已经有进入红海的趋势,并随着税制的完善,区域经济的调整再加上想有一番作为的LD人。。。
未来可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军山同济医工产业园开工 打造全国领先的医工融合产业创新示范区
11月28日,武汉军山同济医工产业园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开工,正式启动建设。





该产业园将以同济军山医院为核心,打造“创新策源+科创平台+生态人文”三位一体的医工融合未来产业示范区,将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医工融合产业生态,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当天现场,武汉经开区与同济医院举行院地战略合作签约,军山科投集团与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进行合作协议签约。法睿兰达智能机器人项目、柏视医疗AI医疗诊断项目、华钛新材钛合金医工材料项目、科大讯飞AI医疗大模型项目、深兰AI医疗项目、中眸医疗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洁诺医疗服务中心项目、多模态大模型机械臂项目、纽沃脑机项目等10余个项目集中签约落地,这些项目既代表了智能机器人、先进医工材料与智慧医疗的未来方向,又聚焦于高端医疗器械与AI辅助诊疗前沿领域。

同济医院与武汉经开区早在2020年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同济军山医院。自2023年底同济军山医院投运以来,凭借强大的品牌、技术和实力,累计服务患者超7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配套不断完善,为武汉经开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医工融合,即医学与工程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是精准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横跨生物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核心赛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武汉经开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武汉城市副中心之一,近年来,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构建起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信息、新材料、集成电路、大健康及生物技术等为支撑的“135”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已集聚同济军山医院、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武大人民医院经开医院、武汉亚心总医院、武汉儿童医院西院等5所高水平医疗机构,汇聚华润医药、海特生物、同济现代医药等140余家医药及相关企业,引进了华科大、理工大2所在医工交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的“双一流”高校新校区。武汉经开区发展医工交叉融合产业,基础良好、前景可期、大有可为。

广州柏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晨阳表示,作为第一批入驻企业,他感到非常荣幸,“武汉在产学研方面有非常深厚的底蕴,这里将是我们未来起飞的新起点、新空间。作为AI医疗科技公司,非常期待依托车谷的实力,在医工产业园完成我们对未来医工科技的重塑。”该企业将聚焦通过AI、AR技术重塑癌症放疗和外科手术,使之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同时与同济医院合作,提供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AI解决全套方案,让病人早日摆脱癌症折磨,提高生命质量。徐晨阳透露,下一步这里将有柏视医疗的研发中心、华中总部和实验室,规划5年左右达到200人规模,创造数亿元产能。

武汉军山城市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吉介绍,医工产业园以同济军山医院为核心,划定了1平方公里核心圈,建设规模50万平方米,分四期建设,预计带动近百亿元总投资。当天开工的一期配备有展示中心、研发楼、科技型厂区等,开发建设产业园区的同时还配套商业、住宅、城市核心区公园等,计划2027年投入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光谷“AI新势力”发布 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户2025-11-28 16:45·汉新闻
2025年11月27日,2026光谷人工智能创新大会暨第三届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评选启动活动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举行。200余位嘉宾受邀出席,企业代表涉及人工智能产业全产业链。

会上,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美国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及全球CEO史蒂夫·霍夫曼通过视频形式,为第三届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评选的启动送上祝福。



大会现场发布并解读了第三届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评选体系。本届评选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对评选指标进行全面升级。除主评选“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 50”之外,还设立了七大子评选,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企业”“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示范企业”“人工智能新锐企业”“人工智能全球化标杆企业”“可持续发展卓越实践企业”“生态建设与开源贡献企业”以及“人工智能影响力人物”,旨在全方位遴选在技术、商业、创新、社会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表现卓越的企业与个人,助力中国AI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树立成长和创新标杆,大会现场揭晓了光谷企业榜“光谷AI新势力”,对新势力八强企业予以授牌:猴子说话、诚芯智联、模态跃迁、超擎数智、格创东智、紫东太初、凝动医疗、数命科技。它们平均成立时间3年,但平均融资超过1.4亿元,一半以上企业营收增长超过十倍,是光谷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创新创业的典型代表。



会上还举行了发布及签约仪式。嘉强智能激光鸿平台生态AI底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科蓝鸿蒙AI智能网点项目、柯莱特AI智聘平台、科美达冶金AI视觉检测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风致毅半导体高速Vcsel研发项目等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光谷。随后,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评选委员会与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国长城学会文化艺术专委会、迪拜自由贸易区(DMCC)、北大创业营等机构达成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AI力量的产业协同。

和福布斯一样,东湖高新区应科技革命浪潮而生、承重大战略而进,始终把“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使命,积极抢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机遇,培育了“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打造了“中国光谷”知名品牌,正全面迈向“世界光谷”。2024年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200亿元,综合实力升至全国高新区第六。今年前三季度,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展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势头。

在人工智能领域,东湖高新区已形成从芯片到算力、从运力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条,已建成算力5000P,汇聚人工智能企业近800家。今年6月,在第二届福布斯中国AI企业50强评选中,光谷8家企业上榜、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深圳,标志着光谷正加速迈向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第四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9 04:07 , Processed in 0.41728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