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5 16: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7 于 2017-6-5 16:35 编辑
作为一个旁观者,不想说太多。只想理性的说几个问题。
积极向上确实是应该有,但是有时候,我们要有容得下批评的度量。
换一个思路。
贵阳地铁对贵阳确实是新鲜事物,但是对中国不是,贵阳修地铁已经有很多是标准的模式、标准的套路。
浏览贵阳地铁的微博,您会看到,地铁公司大量派员外出学习。
你知道地铁公司每年要派少员工多少去广州、上海、北京学习吗?
我不满意的是为什么他们花了这么多钱去交流学习,照着葫芦画瓢都不会,这是我无法接受的。要知道,学习一次要花费可不少,这些都是国家的钱。
所以,对于网友指出的很多细节错误(特别是翻译错误,站牌错误、设计缺陷),我觉得要严肃究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