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内存知己 于 2025-10-7 18:49 编辑
1. 突破常泰的“瓶颈” 常泰铁路目前推进受阻,直接原因是国家政策对“平行线路”的严格控制。它被判定为与既有的盐宜锡常宜铁路功能平行,且既有线路能力利用率不足,因此新建项目面临巨大政策门槛。推动淮泰常铁路,可以从构建全新路网通道的角度寻求突破,规避“平行线路”的限制。
2. 拓展更广阔的“腹地” 常泰铁路的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中部。而淮泰常铁路向北经淮安,可以连接连云港、山东半岛乃至京津冀地区;向南经常州,可接入杭州都市圈。这条通道能将苏北、苏中与苏南、浙江更紧密地串联起来,为江苏开辟一条全新的“中轴脊梁”,其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远非一条城际铁路可比。
3. 城市发展的“合力” 常泰铁路主要由常州和泰州两地推动。而淮泰常铁路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淮安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如果能形成三市合力,甚至联合北方的山东部分城市,就能极大增强项目在国家层面的分量和可行性,改变常州目前“孤掌难鸣”的局面。
总结 简单来说,当前的局面是: · 常泰铁路是解决“从无到有”的近期目标,但遇到了政策障碍。 · 淮泰常铁路是着眼于“从有到好”的远期战略,旨在构建一条功能更强、辐射更广的干线通道。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推动淮泰常铁路,并非放弃常泰,而是“另辟蹊径”,用一种更具战略高度的方案,来破解当前常泰铁路面临的困局,并为整个江苏中部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