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建康

市铁路建设办公室对我的电话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Szsummit519 发表于 2025-8-31 09:29
园区站才是损失最大,本来建好了是个四通八达的东南西北都能到的中枢站了,最开始没有苏州东站的。园区站就 ...

东站本来就没必要建,把园区站做大就可以了,毕竟是离金鸡湖中心商务区最近的高铁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鸡湖王 于 2025-8-31 10:01 编辑
yingsh12345 发表于 2025-8-31 09:34
东站本来就没必要建,把园区站做大就可以了,毕竟是离金鸡湖中心商务区最近的高铁站


我之前也觉得东站有点多余,看来前任也是拍脑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可不可以联络组专用,城际隧道走通甬平行线位,隧道开长点,直接苏州北去苏州东,城际别过园区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园区站就是高铁专用站,增加站台变成真正国铁联络枢纽。苏州东恢复城际为主的定位,未来如苏湖,苏淀沪多留站台始发终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苏嘉甬建东站确实没必要,只建城际站即可,多出来的钱建地铁多好,未来苏州东站停靠车次和苏州新区站一样,看着高大上,事实上冷冷清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zsummit519 发表于 2025-8-31 09:55
不知道可不可以联络组专用,城际隧道走通甬平行线位,隧道开长点,直接苏州北去苏州东,城际别过园区站了

打电话个铁路办,一天按10个多电话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xialoveall 发表于 2025-8-30 00:24
联络线对苏州北没啥用 好伐,主要利好苏州东

不建,只有苏州北有十字通行能力
建了,苏州北,苏州站,园区,新区,苏州东,乃至苏州南都有十字通行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childish 发表于 2025-8-30 20:30
z大,城际和联络线分线的方案限制仅仅只是凤里街不能再加隧道么

仅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已经足够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8-31 13:31 编辑
tianxialoveall 发表于 2025-8-31 02:15
所以你已经说道点子上了; 坐高铁 80%基本是选择 市内的 少量选择中转的; 所以 市内的客流如何保证枢纽特性    是不是没有联络线  苏州北站的枢纽能力反而是增强的, ...


苏州北站的通苏嘉甬-京沪联络线已经被砍,单独一个北站已经没有铁路枢纽属性;只剩如通苏湖兼顾沪宁联络线,与园区站形成组合枢纽,而如果取消联络线,北站最后的半个枢纽能力也没了。

一座城市的铁路运输能力,其根本上限取决于车次的数量。没有足够的车次和票额,潜在的出行需求就无法被满足,车站的自然客流便会受到制约。客流不是靠砍联络线砍出来的。
而车次数量的上限,又由整个铁路网络的枢纽能级与调度灵活性决定。其中,联络线正是提升这一能级的关键。它是网络的‘关节’,让列车得以在不同线路间灵活流转,从而极大释放了运力调度的潜力,将固有的线路运力上限全面提升。
缺乏联络线的网络,其运营更像是一种‘零和博弈’:增加某一方向或车站的车次,往往意味着削减另一处的资源。这只是在静态地切分一个固定大小的‘蛋糕’。
反之,当联络线将多个车站编织成有机的整体枢纽时,它带来的协同效应使得整个系统能开行更多方向、更高效率的车次。这便是在 ‘将蛋糕的总量做大’ 。最终,提升的是整个铁路网络和城市的运转能级,而每一个融入枢纽的车站,都将从中获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批复的是初期苏州财政全资,等如通苏湖城际苏州东~八坼区段开工之后,省财政补30%资本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8-31 11:49 编辑
QEQRWETEWTWRRW 发表于 2025-8-31 07:51
我只是问一句这个联络线可以预留吗?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建。


建设联络线引入园区站时,需要平移老京沪铁路;如果只是预留,国铁应该不会同意这么大动干戈。
只是如通苏湖引入园区的话,则不影响老京沪正线。而一旦施工完成,又没有平移老京沪,那么以后很难再施工了。
另外,如果不需要兼顾国铁的话,如通苏湖的线间距允许做到更小,桥梁宽度可以更窄,全线能节省将近十个亿的投资。施工图提升建设标准修改很难,但降低标准还是相对容易的。但也是一样,一旦按照降低标准施工完成,就彻底跑不了国铁列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Szsummit519 发表于 2025-8-31 09:55
不知道可不可以联络组专用,城际隧道走通甬平行线位,隧道开长点,直接苏州北去苏州东,城际别过园区站了

凤里街下边只能接受四线隧道,如果原设计如通苏湖隧道给了联络线,
那么如通苏湖就得另外再找其他线位南下,但负责接入如通苏湖的东站已经在施工,如通苏湖前期勘察设计等等已经花了太多钱,前期流程基本走完了,废掉方案损失太大,
而且园区已经了东站能够让通苏嘉甬在园区上下车,最后平衡一下,放弃联络线也是意料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8-31 11:23
仅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已经足够大了

隧道直径搞大点,上下两层不知是否可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childish 发表于 2025-8-31 11:46
隧道直径搞大点,上下两层不知是否可行

目前没有盾构的双层隧道先例。即使有那个技术,隧道直径搞大,投资是指数增长。园区不愿意出那个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8-31 11:52
目前没有盾构的双层隧道先例。即使有那个技术,隧道直径搞大,投资是指数增长。园区不愿意出那个钱。

或者单洞双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9-1 12:59 , Processed in 0.04753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