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水岸莲华

[经济资讯] 华为公司2019年一季度销售收入17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9%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1 14: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岸莲华 发表于 2019-5-21 10:57
5月21日任 正非在接受央视新闻《直面热点》时表示,自己的家人还在用苹果手机,不能狭隘的说喜欢华为就用华 ...

很智慧的回答:团结了美国企业,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将问题归于政客,赢得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14: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 发表于 2019-5-21 11:58
http://news.sina.com.cn/c/2019-05-21/doc-ihvhiews3401477.shtml深圳大疆无人机占领美国无人机市场79% ...

又来帮大疆做广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14: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深圳第一个代表国家出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15:0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应马上成立跨部的应急委员会,给予华为等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15: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对民族主义情绪的忌惮,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写。

看到很多文章,标题大概类似《华为备胎能否顶住美国大棒》。

不用看,答案一定是“能”。

因为若是“不能”的话,一来陷入“悲观主义”情绪,二来和高涨的“中必赢”情绪抵触,既不经济,又有风险。

今天,任 正非罕见的出面接受中国媒体群访,其中一段话,或许能让“华为”在当下的语境中脱敏:

“目前对华为有两种情绪,一种是鲜明的爱国主义支持华为,一种是认为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

如果认为不买华为就是不爱国,那我们孩子就是不爱国,因为他们也用苹果产品。千万不能煽情,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种东西。

不要这么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爱华为手机,我们家人现在还在用苹果手机,苹果的生态很好,家人出国我还送他们苹果电脑。”

听话要听音。

任 正非这段话不是说给我们听的。

因为以我们这个群体的智商与格局,不买华为≠不爱国,这个道理过于简单,不用强调。

可民粹太有市场了,微博评论区满坑满谷的愤怒小将。

故而,任 正非不得不在宝贵的记者问答会上,挤出一块时间,来谈如此简单、小白的话题。

他是在敲打那些容易上头的民粹主义者,他是在警告那些把华为与爱国主义进行强行捆绑的媒体。

他应该早就知道把华为与民族主义情绪关联在一起,反而会激起美方更强烈的对抗。

他就差说一句大白话:“求求你们这帮猪队友,不要害华为了。”

但有的人不是这么想的,起哄架秧子像是胎带的本事。

譬如今天任 正非采访结束以后,我看到一篇报道是这样的:

“环x时x总编胡xx:任 正非胸怀比美领导人和执政团队加起来都大”

这特别像农村妇女撒泼时甩出来的硬词,又特别像咱们玩王者荣耀时互喷的垃圾话:“我孙尚香六神装以后,你们双c绑一起都打不过我……”

口惠而无实质,无聊且帮倒忙。

我们能看出来,任 正非努力想把华为拖出政治语境,而我们的部分媒体却努力想把他的正常表达都转化成对美方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矮化。

自媒体是不敢写、不能乱写,这些有资质的媒体反倒不珍惜自己的笔力,变成了他们瞧不起的自媒体的样子。

企业最好的公关,永远是创始人,不是“水军”,不是豢养的媒体打手。

难得任 正非保持了清醒、理性的思路,他的一席话很实用,你再在社交网络看到那些上蹿下跳的小丑,你把这话复制一下,粘贴过去,说上一声:“皇帝没那意思,你们太监别假传圣旨了。”

权御之术,讲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任 正非不操纵民意,反倒向民众公开表态:“我不是、我没有、别那么做。”

拒绝顺势而为下的一呼百应,试问有几人能做到。

写到这里看到一条凤姐的微博:


批评不自由,赞美无意义。

华为不是敏感又脆弱的品牌,过气网红凤姐说两句又怎么了?“苏宁手机”官博的表态显然过激了,吃相难看。

这也是在帮任 正非先生的倒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岸莲华 发表于 2019-5-21 15:32
鉴于对民族主义情绪的忌惮,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写。

看到很多文章,标题大概类似《华为备胎能否顶住美 ...

说得好@!

最怕被民粹主义绑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16: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任*正非刚刚说出了华为不惧怕美国打压的真实原因!还有更多干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os操作系统最快秋季最晚明年春季推出!兼容安卓系统所有的应用和web应用!华为OS操作系统是属于下一代最新的操作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等等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0: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深圳总部高层获悉的最新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0: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色地平线 于 2019-5-21 20:52 编辑
水岸莲华 发表于 2019-5-21 15:32
鉴于对民族主义情绪的忌惮,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写。

看到很多文章,标题大概类似《华为备胎能否顶住美 ...


爱国是个人的事。买手机也是个人的事。

到目前为止,我一部华为手机都没用过,只有过一部安卓
手机,好像是三星的NOTE 3,具体是NOTE几不是很记得了。
一直用的苹果。

但这次不一样,我要换华为不是因为“不用华为不是中国人”,
而是这个品牌。什么是品牌??为什么一个女孩子会舍得花两个
月的薪水买一个LV的包包??是LV的包包的技术含量高么?是
LV的包包能装更多东西吗??都不是。。是因为这个女孩用LV
包包的时候。。她感觉很好。。她更爱自己了。。

我要换华为手机。不是随大流更不是被绑架。而是自愿的。。
坐等下个月华为最新5G旗舰MATE X。

换华为。我相信会感觉很好。会更开心。更喜欢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19-5-21 20:38
华为os操作系统最快秋季最晚明年春季推出!兼容安卓系统所有的应用和web应用!华为OS操作系统是属于下一代 ...

估计也会采用协议给友商免费使用,也希望华为那样做。但是,我不希望华为采用目前安卓那样的开源免费,只需要协议免费使用。华为OS应该是走iOS的模式,甚至PC平台应该是完全支持Windows平台的软件,这样就不用担心应用生态。一旦华为OS表现非常优秀,国内PC估计都会“自觉”选择预装华为OS。。。。。 最终,再过三五年后,我都希望华为能收购接手WPS办公套件,将WPS做成完全达到MS OFFICE的水平。。。。华为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31714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划重点
随着生产线日夜运转,日本人发起了饱和攻击;
日本人这种研发节奏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三箭齐发,让习惯了单手耍刀的硅谷企业毫无招架之力;
在英特尔最危急的时刻,IBM施以援手,购买了它12%的债券保证现金流,否则这家芯片巨头很可能会倒闭或者被收购,美国信息产业史可能因此改写;
SIA的“国家安全说”一出,美国**醍醐灌顶,从原来的磨磨唧唧变成快马加鞭,效率高的惊人;
三星深谙所有的贸易摩擦问题都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借机干翻了日本大象;
是否掌握重组全球产业链的能力,才是MYZ中决胜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文
仅仅30余年,已经少有人记得那场在日美之间爆发的芯片战争。

这一战,日本人输得干干净净,从高峰时占据全球近80%的DRAM(俗称电脑内存)份额,跌到现在的零。这场芯片战争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国际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竞争理论在大国产业PK中,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

垂井康夫
1980年代前五年是日本半导体芯片企业的高光时刻。

硅谷的英特尔、AMD等科技创业公司在半导体存储领域,被日本人追着打,然后被反超,被驱离王座,半导体芯片领域(当时主要是半导体存储占据主流)成为日本企业后花园。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美国的科技公司败在了模式上。

硅谷的发展模式是,通过风险投资为创业公司注入资金,创业公司获得资金支持后,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获得市场,提升公司估值,让后上市,风险资本卖出股票获利退出。这种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效率高,但体量小,公司之间整合资源难,毕竟大家都是一口锅里抢饭吃的竞争对手。

日本人的玩法截然不同:集中力量办大事。1974年,日本**批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俗称半导体芯片)”计划,确立以赶超美国集成电路技术为目标。随后日本通产省组织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东芝等五家公司,要求整合日本产学研半导体人才资源,打破企业壁垒,使企业协作攻关,提升日本半导体芯片的技术水平。

日本的计划也差一点儿夭折,各企业之间互相提防、互相拆台,**承诺投入的资金迟迟不到位。关键时刻,日本半导体研究的开山鼻祖垂井康夫站了出来,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将各怀心思的参与方们捏合到一起。

垂井康夫的说辞简单明了:大家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改变日本芯片基础技术落后的局面,等到研究成果出来,各企业再各自进行产品研发,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日本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孤军奋战的困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被吓坏了
计划实施4年,日本取得上千件专利,一下子缩小了和美国的技术差距。然后,日本**推出贷款和税费优惠等措施,日立、NEC、富士通等企业一时间兵强马壮,弹药充足。

一座座现代化的半导体存储芯片制造工厂在日本拔地而起。随着生产线日夜运转,日本人发起了饱和攻击。

美国人的噩梦开始了。1980年,日本攻下30%的半导体内存市场,5年后,日本的份额超过50%,美国被甩在后面。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九州岛被称为日本的“硅岛”,曾集中了日本绝大部分半导体芯片企业

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受不了市场份额直线下跌,不断派人飞越太平洋到日本侦察,结果让人感到绝望。时任英特尔生产主管的安迪.格鲁夫沮丧地说:“从日本参观回来的人把形势描绘得非常严峻。”如果格鲁夫去日本参观,他也会被吓坏的:一家日本公司把一整幢楼用于存储芯片研发,第一层楼的人员研发16KB容量,第二层楼的人员研发64KB的,第三层人员研发256KB的。日本人这种研发节奏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三箭齐发,让习惯了单手耍刀的硅谷企业毫无招架之力。

让美国人感到窒息的是,日本的存储芯片不仅量大,质量还很好。1980年代,美国半导体协会曾对美国和日本的存储芯片进行质量测试,期望能找到对手的弱点,结果发现美国最高质量的存储芯片比日本最差质量的还要差。

而且,日本人还拍着胸脯对客户保证:日本的存储芯片保证质量25年!

英特尔差点翘辫子
在日本咄咄逼人的进攻下,美国的芯片公司兵败如山倒,财务数据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一塌糊涂。

1981年,AMD净利润下降2/3,国家半导体亏损1100万美元,上一年还赚了5200万美元呢。第二年,英特尔被逼裁掉2000名员工。日本人继续扩大战果,美国人这边继续哀鸿遍野,1985年英特尔缴械投降,宣布退出DRAM存储业务,这场战争让它亏掉了1.73亿美元,是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在英特尔最危急的时刻,如果不是IBM施以援手,购买了它12%的债券保证现金流,这家芯片巨头很可能会倒闭或者被收购,美国信息产业史可能因此改写。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联合其它硅谷企业成立了SIA,目标是应对日本半导体企业的竞争

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哀叹美国进入了“帝国衰落”的进程。他断言,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硅谷将成为废墟。

更让美国人难以容忍的是,富士通打算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80%的股份。仙童半导体公司是硅谷活化石,因为硅谷绝大部分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包括英特尔和AMD)都曾经是仙童半导体的员工。在硅谷人心中,仙童半导体神一般的存在,现在日本人却要买走他们的“神”,这不是耻辱么?有一家美国报纸在报道中写道:“这笔交易通过一条消息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很落后了,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对此做出应对。”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仙童半导体在硅谷人心中地位神圣

几年前,硅谷的科技公司成立了半导体行业协会(简称SIA)来应对日本人的进攻,经过几年游说,成果如下:将资本所得税税率从49%降低至28%,推动养老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不愿出面施以援手。

苦捱到1985年6月,SIA终于炮制出一个让华盛顿不淡定的观点,一举扭转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21 2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逻辑扭转局面
SIA的观点是:美国半导体行业削弱将给国家安全带来重大风险。

日本不是美国的盟友么,日本半导体崛起,美国半导体衰落,看着就是左口袋倒右口袋的游戏,怎么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呢?

SIA的逻辑链是这样的:

因为超级武器技术离不开超级电子技术,超级电子技术又离不开最新半导体技术(这话没毛病);
如果美国的半导体技术落后,美国军方将被迫在关键电子部件上使用外国产品包括日本货(有点意思);
外国货源不可靠,战争时期会对美国断货,非战争时期还会向美国的对手苏联供货(日本人看到这里,估计要哭了);
所以,美国放任日本在半导体芯片领域称霸,就等于牺牲国家安全……(日本人的心此刻在滴血)。
此前,SIA游说7年,得到**的回应总是:美国是自由市场,**权力不应染指企业经营活动。

30多年前,日本是如何输掉芯片战争的?

美国人砸日本的半导体收音机发泄不满

这次,SIA的“国家安全说”一出,美国**醍醐灌顶,从原来的磨磨唧唧变成快马加鞭,效率高的惊人:

1986年春,日本被认定只读存储器倾销;9月,《美日半导体协议》签署,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获得20%市场份额;不久,对日本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否决富士通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

美国人这一波操作至少开创了两个记录:第一次对盟友的经济利益进行全球打击;第一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将贸易争端从经济学变成政治经济学问题。

负责和日本交涉的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首席贸易代表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一面指责日本的半导体芯片产业政策不合理,一面又对它赞叹不已,“所以我对美国**说我们也要采取和日本相同的政策措施。”

对这种双重标准,曾在日立制作所和尔必达做过多年研发的汤之上隆在自己的书中气愤地说:“这人实在是欺人太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9 18:14 , Processed in 0.05060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